王凌
摘要:以对《2—5的分与合》这一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为基础,思考“简单”的课怎么上。教学的落脚点不能仅仅放在例题中承载的知识上,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优化、提升:着眼多元,让学生在交流中学;着眼历史,让学生在文化中学;着眼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学;着眼结构,让学生在联系中学。
关键词:“简单”的课教学诊断《2—5的分与合》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教学内容,便于学生调用已有经验或迁移已有知识,显得比较“简单”。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年级的“数的分与合”“10以内的加、减法”,二年级的“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五年级的“小数的加、减法”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要么把学生当作什么也不知道,要求他们从头至尾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问题学习;要么认为学生都会了,快速地结束新知的学习,进入练习环节。这两种教学方式,前者让学习索然无味,学生只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活动;后者只是增加了学生运用的熟练程度,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原有阶段,没有进步。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并研究:“简单”的課怎么上?下面,通过对一个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一、案例描述
W老师是有着近20年教龄的骨干教师,长期从事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态度认真、经验丰富。由于工作单位调整至新建校,他首次执教一年级。以下是他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5的分与合》的新授环节——
师(出示教材情境图,如下页图1)猴妈妈采了4个桃,想分在两个盘子里,你能用手中的圆片自己分一分吗?
生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
师就是说,4可以分成2和2。
生左边放1个,右边放3个。
师4可以分成1和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左边放3个,右边放1个。
师4还可以分成3和1。一共有三种分法,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指图1)看第一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另两种分法,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整描述另两种分法。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分与合”。)
师观察“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这两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3在左边,一个3在右边。
生一个3在前面,一个3在后面。
师也就是说,1和3这两个数交换了位置。4可以分成2和2有没有交换位置的情况?
生因为2和2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一种分法。
师5个圆片,分成两份,你会分吗?
(学生操作圆片,很多学生得到一种分法后就举手示意。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四位学生依次回答:5可以分成2和3、1和4、3和2、4和1。教师板书后,指着每一种分法请学生完整地说出分与合。)
师看到5可以分成1和4,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想到5可以分成4和1。
师看到5可以分成2和3,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想到5可以分成3和2。
二、案例分析
“数的分与合”是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W老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得到数的分解,通过比较发现同一种分法的两种表达。但是,W老师将数的分与合当成一个知识点来教学,在引导学生分圆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分解的结果,简单带过了逆向的合成。这就忽视了一个更基本的事实:一个数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反过来,这两个部分又可以合成这个数。而这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甚至可以看成一个有趣的数学魔术——“数字变变变”。学生可以通过感受数的组成的多样性来发展数感,同时可以感受到分与合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进一步可以感受到同一种分法的两种不同表达。这不也是一种极有意思的体验吗?
其实,教师用书对教材编排做了很清晰的解读:教学“4的分与合”时,“不能仅局限于4的组成,还要充分关注分与合的思想以及研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等,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其他各数分与合的学习”;教学“5的分与合”时,“教材首次提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的问题,启发学生借助学具操作获得对问题的解答,把‘分与‘合同时教学”。
可见,教师需要更细致地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厘清每个例题的作用,发现例题中隐含的知识。进而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发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以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教师拥有的数学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相关:教师如果认为知识是静态的、固化的、冰冷的,学生又怎么能感受到动态的、生动的、火热的知识呢?
三、案例改进
课后,笔者与W老师进行了交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4的分与合”的教学怎样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参与。我们认为,应该在新授中让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与他们之前获得的“某个自然数加1会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的动态变化不同,是对一个数进行分解而得到两个数,这两个数又可以合成原来的数。这是一种新的经验。在练习中继续引导学生发现,分成的两个数仍有可能继续分解,而这个数本身又可以作为一个部分与另一个数合成一个新的数。
下面是改进后的教学——
师猴妈妈采了4个桃,想放在两个盘子里,你能用圆片表示桃子,帮猴妈妈分一分吗?
生左边盘子放2个,右边盘子放2个。
师(同步课件演示)4个桃被分成了两份,左边是2个,右边是2个。多有意思啊,4被分成了两个数!谁来说一说,4分成了几和几?
生4分成了2和2。
师原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谁在黑板上摆一摆?
生(同步摆放)左边盘子放3个,右边盘子放1个。
师(同步课件演示)像这样分,4分成了几和几?
生4分成了3和1。
(另一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摆出左边1个圆片,右边3个圆片。)
师(同步课件演示)像这样分,4分成了几和几?
生4分成了1和3。
师(课件呈现4个圆片,动态演示分成1和3、2和2、3和1的过程)数原来也可以变魔术呢,可以分成两个数!4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依次回答。)
师(指着课件中的第一个图)小猴子回家了,它在想:猴妈妈采了几个桃呢?
生4个桃,因为1个桃和3个桃合起来就是4个桃。
师我们就说,1和3合成4。原来两个数可以合成一个数!还有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学生回答。)
师这真是有意思的数字魔术: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又可以合成这个数。4的分与合,你会了吗?
(教师请一位学生说了一种分与合后,又请两位学生分别补充,然后让全班完整地说。)
……
(练习环节,教师出示如图2所示的习题,要求学生综合调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根据方框内的数是否需要继续“分”,来选择所要填的数。)
图2四、几点思考
将从一节课的分析、改进中获得的经验进一步总结为一般的方法,从而给具有类似特点的课型提供相应的指导,是教学研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正如我们教学生的那样:不要局限于一道题的解法,而要思考一类题的解法。笔者以为,“简单”的课其实并不简单,教学的落脚点不能仅仅放在例题中承载的知识上,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优化、提升。
(一)着眼多元,让学生在交流中学
“简单”的课看上去简单,学生不用教就会了,实际上学生往往囿于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不能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与思考。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从而丰富学生认识与思考的视角,并修正、完善自身原有的观点。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是否能做到有理有据,是否能借助举例、画图等方法,是否能对他人的表达提出质疑或补充。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只有充分交流,学生才会发现,既可以从十位加起,也可以从个位加起;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学生有的从个位乘起,有的从十位乘起,只有通过交流,结合3个12连加的竖式,将加法竖式与乘法竖式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明白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
(二)着眼历史,让学生在文化中学
“简单”的课虽然知识内容单薄,但知识形成的历史却含有丰富的人文素材。教師要善于将知识内容背后的数学史料挖掘出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你知道吗》栏目其实就提供了有关的素材),改编为数学故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文化。
例如,一年级“认识整数”的教学,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字的由来原来如此曲折,数字就会变得不那么“简单”。无论1个苹果,还是1个皮球或1辆汽车等,它们的数量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样,“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也可以结合分数产生的历史来开展:介绍古代中国、印度表示分数的方法……直至分数线的产生。
(三)着眼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学
“简单”的课虽然知识内容浅显,但知识探究的过程却含有深刻的思想方法。教师要准备好课件、学具等辅助手段,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感悟其中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2—5的分与合”教学中,渗透“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在“6的分与合”教学中,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习惯;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系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策略意识,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
(四)着眼结构,让学生在联系中学
“简单”的课,知识内容看起来孤立、单一,实际上是可以整合、拓展的。教师要把握知识结构,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加以整合、拓展,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
例如,在“2—5的分与合”教学中,安排图2所示的综合练习;在“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中,联系“表内乘法”的算理与算法,并进一步类推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中,联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并进一步迁移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在“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如果点的位置在其他三个象限怎么办、怎样确定空间中某个点的位置。课堂回放【编者按】 作为一种理念(思想),现象教学是情境教学的“再进一步”,就是基于更真实、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更自然、深入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更像一个研究者一样认识世界。对此,孙四周老师团队在理论研究获得一定的突破后,努力让它进入常规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本刊2020年第3期和第5期呈现了他们的两个课例——《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期继续呈现一个课例——《异面直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