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但是在全球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危机。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其严重后果堪称第三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说这次的世界大疫比世界大战更可怕?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8个国家参战,打了4年,最后因瘟疫而结束,因为感染人数太多,已没有足够的士兵上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战,打了6年,损失超4万亿美元。
而新冠病毒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席卷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6大洲已无一净土。这不仅是一场健康战,更是一场经济战,美股两周内4次熔断,全球股市下跌20%,多国失业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人们痛恨战争,期望世界和平,但战争是消费刺激型灾难,政治家与经济学家都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是战争中军火烧钱,二是战后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烧钱。二战之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迅速重建了东亚经济体系,都创造了连续40年经济增长的经济奇迹。美国的军工产业多年来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销往全球,同样收益颇丰。
而疫情则是需求抑制型灾难,人们要捂紧钱袋子只保留基本消费,也就是“保命型”消费,即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餐饮、娱乐等行业大范围关门歇业,旅游、酒店住宿、养生保健等被彻底抑制。很多消费一旦被消失,很难补回来。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名言:“一开始,你抗拒;慢慢地,你开始调整适应;时间一久,会习以为常,这就是被体制化。”人都是有惯性的,在家宅久了,会发现原来很多社交需求可有可无。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脱链”。我们看到疫情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封锁边境、闭关断航,大家各自为战,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产业链转移。
特朗普已经宣布启动《国防生产法》,迅速增加美国国内生产口罩和医疗防护用品的产量。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制造业重新搬回美国,很多外资企业一旦撤走,短期内很难回归。
目前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量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达到首个10万人感染,花了67天时间,而到第4个10万,仅用了2天!如今,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万。各国领导人以视频方式召开应对“世界大疫”的G20峰会,网友说上一次的这种开会方式是在《2012》《后天》和《生化危机》中。“世界大疫”之后,将如同二战后一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重新改写,欧盟的解体将不可避免。
第三次世界大战叫嚣了很久却很难打起来,原因就在于“威慑平衡”使世界各大国都有制约他国的手段,但疫情一下子把全球经济都拖下了水,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经济已经见底了,美股第一次熔断的时候就有人准备抄底。
以前经济学讲世界经济是L型增长,就是跌下来后在底部徘徊,而目前经济下坠是I型,一路下跌,不知道底在哪里。
第一次全球大萧条始于美国华尔街。1929年9月5日开始的华尔街股市崩盘,两年以后股市跌去90%。千万富翁“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以为抄底的机会来了,于是大肆举债加杠杆入市,只是没想到的是美国股市在25年后才回到1929年的点位,这次抄底让格雷厄姆彻底破产。
我国股市大盘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是6000点左右,当时专家预测突破1万点指日可待,但是现在12年过去了,中国股市依然在3000点以下徘徊。
两个月前中国经济只是按下了暂停键,现在来看世界经济不仅按了“暂停键”,还按了“删除键”。至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什么时候重启,是能够迅速恢复,还是要“重装系统”,一切都是未可知之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度过危机?一方面要学会喊救命。例如: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的呼救,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帮助西贝很快拿到银行的数亿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各行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企业要想办法把政策用足,千方百计开源节流。
很多經济学家预言疫情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和高增长,其实不太可能。
比如:电影行业,2019年中国年度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今年随着春节贺岁档和一季度的消失,起码100亿的票房收入打了水漂,而所谓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如《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夺冠》这类影片,动辄二三十亿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不可能都像《囧妈》一样玩一把金蝉脱壳。这些影片日后想要重新上映,普通档期很难保证票房,黄金档期又早已被后面的新片占上,想要“补偿”谈何容易?
旅游、餐饮等行业也是同理:一年只有365天,人也不可能从一日三餐变成四餐。
那么消费会在哪方面重启?毫无疑问还是房地产。房地产的下一个机会点不是刚需,而是改善性需求,中国未来房地产的改善性需求仍然非常大,居家隔离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房子和空间的重要性。
未来,免疫力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免疫力一方面是指身体免疫力,这点无须解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除了身体及情绪的免疫力,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财务免疫力很重要,如果再有两个月无法开工,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甚至个人破产。
疫情之后对于大众来说,最需要的是赚钱生存和养家,而不是急于报复性消费。
近40年来,中国的各行各业,包括房地产,都没有经历过严峻的长期经济下行周期,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中国也靠“4万亿”的强刺激很快复苏。本次疫情,中国也率先提出复工、复产,但是,大家切忌抱有一种盲目乐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