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敏, 汤华山, 高润泽, 穆亚楠, 杨雪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上海 201200)
微创拔牙是以一种全程舒适化的方式拔除复杂牙的方法,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理念[1]。 微创拔牙的文献集中在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方式的研究, 如T 形分牙术、“三明治” 法分牙术、超声骨刀与涡轮机联合运用[2-4]等技术方式,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些基于牙体分割的拔牙技术,可否运用在前牙至第二磨牙区域残根、残冠的拔除中,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本研究尝试将牙体分割技术运用在前牙至第二磨牙区域残根、残冠的拔除中,并与传统拔牙方法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
选择2016-03—2019-09 在我院拔除残根、残冠的272 例病例,共计320 颗残根、残冠。 患者年龄20~70 岁。 纳入标准:无牙周炎及根尖病变的残根、残冠;残根自牙槽嵴顶至根尖长度>10 mm;患者愿意配合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病例均采用单盲法,多颗牙患者每次仅拔除1 颗牙。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 组,一组采用牙体分割技术拔除(研究组),其中男性74 例,残根、残冠89 颗,女性65 例,残根、残冠71 颗;另一组采用传统锤凿法拔除(对照组),其中男性71 例,残根、残冠82 颗,女性62 例,残根、残冠78 颗。 2 组在性别、 残根与残冠牙位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医生与助手完成,并做记录。 数据的采集与评估均由助手完成。
表1 残根、残冠牙位分布情况(颗)Table 1 Tooth 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root and crown (piece)
研究组:微创拔牙挺、金属吸唾器、外科微创专用切割钻(31 mm)、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弯头血管钳、拔牙钳。 对照组:普通牙挺、骨凿、牙科锤、拔牙钳等必需器械。
1.4.1术前准备与麻醉 术前采集病史,口腔常规检查,拍摄X 线片,行浸润麻醉。
1.4.2手术过程 研究组采用牙体分割技术拔除。 ①残冠处理:首先在齐牙槽嵴顶上缘1~2 mm处切断牙冠,有肉芽组织覆盖、不能直视牙根断面时,切除或者剥离之,显露牙根断面。 ②牙体分割:单根牙, 自牙根中心点向根尖方切割至预估的深度,再沿着近远中向或者颊舌向继续切割,形成一裂隙;多根牙,先将其分成单根。 ③分牙:单根牙,牙挺插入切割间隙,轻轻旋转,将牙体组织分成2部分; 多根牙, 先将牙挺插入磨切出的牙根间隔内,旋转牙挺,牙槽窝四周形成挤压,部分牙根片松脱。 ④拔除牙齿:用微创拔牙刀顺着牙根方逐渐插入根尖,挺松牙根,用血管钳夹出。 ⑤创口处理:清理拔牙创,刮除拔牙窝内的肉芽组织,置入可吸收明胶海绵,双手捏紧拔牙窝复位,放置棉球压迫止血。
对照组采用传统锤凿法拔除:暴露牙根的操作同研究组; 利用锤凿法锤击牙挺或骨凿, 分根,楔入,挺松牙根;牙根松动时,用牙根钳唇鄂(舌)向摇动,并辅以旋转动作,拔除牙齿;创口处理同研究组。
所有患者拔牙后常规按医嘱服用止痛药。
2 组具体观测内容如下。1.5.1手术时间 自牙龈分离至残根、 残冠拔出,咬住棉球为止。
1.5.2拔牙窝完整率、断根率 拔牙窝四周牙槽壁光滑无碎屑并可完全复位记录为拔牙窝完整;拔牙窝牙槽骨有骨裂及碎屑记录为拔牙窝不完整;拔牙过程中有根尖折断记录为断根。
1.5.3术后满意度 调查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不适感及疼痛感等,分为接受、基本接受和难以接受,其中接受和基本接受的病例记为“满意”的病例。
1.5.4术中血压变化 所有患者采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记录麻醉后、拔牙中血压变化值。1.5.5术后疼痛及创口肿胀情况 术后疼痛程度分级:0 级,无自觉疼痛;Ⅰ级,仅仅创口轻微疼痛,无需服用止痛药; Ⅱ级,自觉疼痛明显,需要服用止痛药;Ⅲ级,自觉剧烈疼痛,止痛药不能缓解,伴有全身症状。 比较患者术前、术后颊周径(下颌耳垂至颏部正中,上颌耳垂至人中线),判断术后肿胀程度:0级,肉眼观察无任何肿胀;Ⅰ级,仅患牙的牙槽窝口处可见轻微肿胀;Ⅱ级,患牙牙槽窝周围唇颊侧黏膜肿胀,不超过唇沟底,颊周径增长<2 mm;Ⅲ级,创口及唇侧黏膜肿胀,超过唇沟底,伴肌肉区肿胀,颊周径增长≥2 mm。
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满意度、拔牙窝完整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于手术后疼痛、肿胀此类等级资料采用结果变量为单向有序的R×C 列表资料Ridit分析。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拔牙窝完整率、断根率方面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 组患者在注射麻药后均发生血压上升的情况,并逐渐升高至拔牙后2 min,血压基本恢复至麻药注射时的水平,监测2 组血压升高值,发现研究组平均血压升高值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3。
表2 2 组患者拔牙效果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tooth extr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2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变化(mmHg)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during operation (mmHg)
术后3 d 内随访,研究组术后疼痛、创口肿胀程度均较轻(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情况比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well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舒适化诊疗是牙科发展趋势,利用牙体分割技术拔牙,应用标准化设备、规范化技术使拔牙手术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心理创伤和影响最小化[5]。
本研究所选择的残根、残冠为无法钳夹的牙体组织,牙冠、牙根有一定的长度,且均为无根尖周炎,牙根较脆、容易根折的牙齿,不包含阻生牙、埋伏多生牙[6]。 既往对于这类复杂牙的拔除,一般通过单次或多次的锤击, 将牙挺插入牙根与牙槽骨的间隙,利用楔力、杠杆、旋转原理,使牙齿松动,达到拔除目的。 一两次的敲击,患者尚可忍受,多次敲击,患者会产生心理恐惧及不适感,不愉快的拔牙经历已成为患者牙科畏惧症的重要原因之一[7]。 部分患者再次拔牙时,会将“不敲榔头”作为是否拔牙的一个先决条件。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手术过程中全程使用轻力,无大幅度摇晃,无锤击,牙根脱位轻柔,这些是患者满意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研究组术中血压升高的幅度也低于对照组,间接反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紧张程度较低,也利于防止术中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轻术后反应程度,也是舒适化口腔治疗的主要目标。 研究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较轻,拔牙窝完整率大于对照组。
选择45°仰角高速涡轮手机,其更适用于有邻牙阻挡的操作,45°涡轮手机的冷却喷水呈柱状,直接喷在车针头部,同时气体向两侧分散,避免高压气体直接喷入拔牙创,防止皮下气肿的发生。 使用的外科微创长裂钻车针,呈圆锥形,契合牙根的形态,能有效避免误伤周围组织, 有效切割长度>4 mm[8]。有学者在去骨增隙时采用球形钻,认为其能更有效地避免软组织损伤[9]。 微创裂钻长度有16、21、25、31、35 mm 等多种规格。 研究认为, 更长的车针能够提供更好的操作视野[10]。笔者认为,应视操作需要及患者的开口度来作出恰当的选择,选择31 mm 长度的裂钻即可避免相邻牙齿的阻挡。 微创拔牙刀刃口锐利,刃口较薄,通过切断牙周韧带,压缩牙槽骨,使用的是持续的楔力和轻微的旋转动作。 多数学者报道仅用微创拔牙刀,缓慢用力,即可插入至残根、残冠根尖1/3 处,拔除残根、残冠[11-12],笔者认为效果不佳。
研究组采用先分割牙体, 牙挺插入缝隙挤压,再用牙挺切断牙周韧带后拔除复杂牙。 从临床结果来看,研究组平均拔牙时间更短。 前牙至第二磨牙区的复杂牙,操作视野比较清晰,分割牙体所需时间较短,一般耗时1~2 min ,即能将多根牙分成单根牙,单根牙一分为二。 通过裂隙间牙挺的转动,均匀地压缩牙周韧带,挤压牙槽骨,部分牙根片会松动并脱落出来;即使没有根片脱落,由于有切割形成的空隙及挤压形成的空隙, 微创拔牙刀更易进入牙槽骨与牙根之间切断牙周韧带, 分割开的牙体组织几乎不会出现折断现象。 通过分割出空隙及类斜面,牙根失去了部分周围组织抱持紧固,减少了牙根脱位的阻力。 同时切割后牙体的转动轴心也会发生变化,改变了牙根脱位的运动轨迹,粗大弯曲的牙根则能顺着弯曲牙槽窝脱位[13]。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牙根分割的角度。 每个牙根分成2 块基本相等的厚度,并且能够在牙根纵轴最长处分开,这样不会出现根尖折断的情况,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 进针起始位置选择在根管口,车针前进的方向应与牙根在牙槽骨内生长方向一致。 上颌切牙区牙根粗壮且较直,考虑到修复中多需保存唇侧骨板, 以颊舌向分割为佳;下颌前牙区牙槽骨板较硬,牙根较细,断面呈扁圆形,以近远中向切割为佳;尖牙区牙根较长,平均牙根长度在14~20 mm,在角度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切记切割到足够深度,分割深度不足,是尖牙区分割拔牙失败的重要原因;上颌前磨牙区牙根颊侧骨板偏厚,牙根呈扁圆形,少数为双根,以近远中向切割为佳;上颌磨牙区根分叉较大,颊侧牙根较细,分根后应视牙根牢固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去除牙根间隔;下颌磨牙区多根分成单根后,对扁平形单根可沿近远中向再次分割拔除。 ②牙根分割的宽度及深度。 牙根分割的槽沟范围应该控制在牙体组织内,根尖部及两侧最好控制在0.5 mm 左右,既有利于牙体分开,又不损伤周围组织[14];槽沟应保证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通过术前拍片并参考中国人标准牙根长度值作预估,可在切割针上安装止动圈标记深度位置; 宽度应能保证顺利放入比牙体稍小的牙挺,这样牙挺才能在插入足够的深度内转动并分开牙体,避免根尖部的折断。 ③对于骨粘连的牙根,可以沿着牙根周围稍做切割,切割时,车针应自牙体组织进针,稍向牙体组织侧施压,解除粘连,牙挺就能够轻松插入[1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未观测术后牙槽嵴顶高度及宽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本研究证实,通过分割技术拔牙,器械简单,全程使用轻力,患者术中舒适度较高,血压波动较小,安全系数也更高,术后肿胀、疼痛程度更轻。 该方法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另一种实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