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兰,李醒亚,王佳琪,刘倩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450052)
2010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1]。由于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失衡、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2],公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最突出问题之一[3]。医疗对口帮扶有利于增强医疗技术落后地区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是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及实施公平医疗的战略手段[4]。我国部分地区正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5],鼓励医生及护士实行多点执业[6-9],加快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10],形成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医院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11]。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帮扶医院)作为河南省对口支援单位,护理部2011年开始先后与省内38所市县级医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并制定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护理学科对口支援实施方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推进了护理骨干带动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帮扶医院为综合性教学医院,开放床位8 500张,护理人员6 471人,其中护士长355人,护士6 116人;高级职称156人,中级职称1 255人,初级职称5 060人;专科及以上6 461人,专科以下10人。帮扶医院对口的受援医院共38所,其中县级医院35所,市级医院3所;市级医院中又包括二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乙等医院2所。
1.2 研究方法
1.2.1 帮扶方法
1.2.1.1 制定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3〕21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7号)、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6年)(豫卫医〔2014〕17号)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护理学科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并绘制工作进度甘特图,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1.2.1.2 帮扶内容 ①帮扶医院定期选派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护士或受援医院所需专业人员对受援医院进行护理管理、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帮扶,指导受援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②帮扶医院分批选派相关护理人员对受援医院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绩效考核弹性排班模式等开展现场指导;组织受援医院全体护士长集中培训,向其分享护理管理新理念。③帮扶医院免费接收受援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来院进修学习及参观交流;充分利用该院的10个河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受援医院培养护理专科人才。④帮扶医院定期前往受援医院开展专科义诊、知识讲座等活动。
1.2.2 帮扶途径 ①主要通过电子邮箱、微信群、远程会诊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上传下达和日常交流;②邀请基层医院护士参加帮扶医院主办或承办的各种学术讲座、进修;③选派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到基层进行1 d或2 d的现场讲学和督导。
1.2.3 帮扶时间 分为长期帮扶和短期帮扶。长期帮扶为1~3年,短期帮扶为3~6个月。
1.3 评价方法 以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为依据,通过问卷方式,调查获取2016年—2018年帮扶医院向受援医院派出的护理人员职称分配情况,护理查房、新技术、新业务受帮扶情况,护理管理服务受帮扶情况,受援医院在帮扶医院主办的省级护理专科基地接受护士专科培训的情况及在帮扶医院受培训情况。
1.4 质量控制 2016年—2018年对受援医院展开调查。调查表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并收回,同时院方将经过审核并加盖医院公章的支撑材料以快递形式发回。在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保证数据客观性及准确性,无支撑材料的内容一律视为无效,不计入统计数据。本次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6年—2018年帮扶医院派往受援医院的护理人员职称分配情况(见表1)
表1 2016年—2018年帮扶医院派往受援医院的护理人员分配情况 单位:人次(%)
2.2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理查房、新技术、新业务受帮扶情况(见表2)
表2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理查房、新技术、新业务受帮扶情况 单位:所(%)
2.3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理管理服务受帮扶情况(见表3)
表3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理管理受帮扶情况 单位:所(%)
2.4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士培训情况(见表4)
表4 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护士培训情况 单位:人次(%)
3.1 对口帮扶成效 帮扶医院根据相关政策制定出2016年—2018年护理相关对口帮扶政策,通过完善机制着手改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和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尤其注重人才培养、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引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帮扶。本研究调查了3年间帮扶医院派往受援医院的护理人员职称分配情况,护理查房、新技术、新业务受帮扶情况,护理管理服务受帮扶情况,受援医院接受护士专科培训情况及护士培训对口帮扶情况等,结果显示:受援医院在技术、业务、管理、知识培训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护理团队综合素质提升。
如今,随着政策指向偏移,各三级甲等医院纷纷参与制定和实施基层医院支援对口帮扶,通过采用“走下去”帮扶,“请进来”学习,“不间断”指导,“无障碍”转诊,“全方位”交流[12]等无缝连接策略,有利于深化受援医院的帮扶护理制度,为基层医院护理团队培养专科人才,引进新技术、新业务,发挥支援护理专家技术带头作用,加大护理知识讲座,逐步提高其护理科研能力,有效实现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最终使病人受益。
3.2 对口帮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此次帮扶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部分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2018年受援医院绩效考核、弹性排班帮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绩效考核结果与申丽等[1]研究基本一致,可能与很多县级医院重医疗、轻护理,未予充分支持,如护士同工同酬制度落实率虽有逐年上升趋势,但没有根本变化。在弹性排班方面,部分县级医院不够重视,造成帮扶讲座达不到较好的效果。
3.3 建议和展望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3年的帮扶工作,受援医院在技术、业务、管理、知识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需要与医院文化相融合[13],帮扶医院和受援医院还需继续努力提高帮扶成效。随着卫生事业对口支援深入发展,各医院应该与时俱进,响应国家政策,而如何适度调和国家政策与基层医院文化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