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0-04-27 14:42:58陈立青
护理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韧性问卷因素

陈立青

(济南市济钢医院,山东25010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作为一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隔离留观人员占比较大,数量较多;相较于确诊病人,各种庞杂的疾病信息、陌生的隔离环境、未知的患病结果等给隔离留观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严重的创伤或承受巨大压力时所表现的个性化特质和具备的能力[1-3]。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能够对个体应对、适应、保持积极情绪和处理问题能力产生影响,甚至影响人的免疫能力[4-6]。面对数量较多的隔离留观人员,护理人员应依据其不同心理韧性水平,采取个体化的应对措施,以减轻隔离留观人员的负性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积极有效地面对和接受留观结果,避免焦虑、不安、抑郁等情况的产生[7]。本研究调查了COVID-19疫情防控过程中隔离留观人员的心理韧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策略,以期为留观隔离室护士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取2020年2月1日—2月10日留观隔离人员80例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卫健委制定的COVID-19留观隔离标准;②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能读懂并能填写调查问卷;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或其他重大疾病;②近半年内有其他重大创伤事件;③隔离前确诊有精神或心理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就业情况、婚姻状况、生育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基础疾病、隔离时间、是否有同住亲属确诊、医疗信息来源、疫情关注度等。CD-RISC由美国学者Connor等[8]编制,于肖楠等[9]汉化。包含坚韧(13个条目)、自强(8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测人员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87[10-12],被广泛应用。

1.2.2 资料收集和整理 由研究者本人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回收当天即进行资料输入和数据整理,并进行两人核对。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隔离留观人员心理韧性水平 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总分为(62.05±5.33)分,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2.25±3.76)分、(19.84±2.03)分、(9.98±1.63)分。

2.2 隔离留观人员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隔离时间、疫情关注度以及是否有同住亲属的感染的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留观隔离人员心理弹性单因素分析结果(n=80) 单位:分

3 讨论

3.1 留观隔离人员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低水平 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与其应对生活压力、突发事件、负面情绪和改善应对行为息息相关[13]。面对突发的疫情、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和死亡威胁、陌生的隔离环境,心理韧性水平低的人员更易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对个体的内在免疫机制有不良影响[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总分为(62.05±5.33)分,低于国内外各项调查研究中的心理韧性水平[10,16-18]。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染力较强、蔓延范围大、病情变化迅速等有关[19]。基于心理韧性水平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留观隔离人群数量庞大,提升其心理韧性水平能够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利于疫情的控制和医务人员的工作。

3.2 留观隔离人员的心理韧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显示,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受到较为稳定的内部因素(即人格、自我效能、信念等)的影响和相对变化的外部因素(即压力大小、获得支持水平等)的影响[20]。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基础疾病、隔离时间、是否有同住亲属确诊、疫情关注度的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60岁和本身有基础疾病的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较差,可能与目前报道数据显示年龄大和有基础疾病的COVID-19病人危重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所带来的压力有关,使其感觉自己免疫力相对较低和对疾病的控制力不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留观隔离人员获取正确的医疗知识、对疾病保持正确认识能力更强,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心理的产生;相较于隔离初期的人员,隔离时间>10 d的人员由于身体状况良好、适应隔离环境,其心理韧性水平较高。

3.3 提高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的建议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本次调查结果,建议增加留观隔离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重视留观隔离人员的心理问题,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升留观期间的体验。针对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隔离初期的人员予以重点关注,可通过一对一心理辅导、小组宣讲、正性激励等方式增加其对自身免疫力的信心和对疾病、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对于疫情关注过多的人员采取转移注意力、提供其他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等,增强其正确应对阻碍因素的能力。

猜你喜欢
韧性问卷因素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6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08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20
问卷网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特别文摘(2016年15期)2016-08-15 22:04:26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军事历史(1981年2期)1981-08-14 08: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