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与NT-proBNP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27 10:32刘丽芬温远生杨秀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单支病程血浆

刘丽芬,温远生,杨秀清

(惠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00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其主要诱发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血液成分、管壁异常、血流改变等是共同影响因素[1]。从疾病的特点来看,ACS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一旦未及时诊断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患者极易出现死亡[2]。因此,必须加强对ACS的早期诊断。血浆D-二聚体(D-D)是有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对血栓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血栓形成的直接因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3]。脑利尿钠肽(NT-proBNP)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可辅助该病早期诊断,为预后的改善提供参考[4]。ACS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类型,有着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特点,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血浆D-D、NT-proBNP早期诊断ACS的价值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110例ACS标本,针对血浆D-D、NT-proBNP早期诊断的价值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我院检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ACS血液标本视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接受体检且结果显示正常的110例体检者视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46±5.41)岁;病程3-17个月,平均病程(8.32±2.75)个月。对照组:男57例,女53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61.98±5.0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根据观察组110 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量情况,分为单支组和多支组,其中单支组45例,多支组65例。单支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2.97±5.38)岁;病程4-17个月,平均病程(8.40±2.78)个月。多支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3.11±5.46)岁;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8.29±2.71)个月。两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ACS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5];(2)认知和精神均正常,可完成基本的交流和沟通;(3)临床病理资料齐全、完善,不影响调查研究的进行;(4)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健康体检者排除各种原发性疾病,如血栓性疾病、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2)ACS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如肝、肾、非等;(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存在精神系统异常,可能影响调查研究正常实施。

1.2 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于前一天晚上叮嘱患者禁食禁饮8h,行必要的健康宣教,提升受检者的依从性。清晨空腹状态采采集静脉血5ml,保存于EDTA抗凝管中,3000r/min环境下离心处理10min,静置15min后分离上层血清,存储于-30℃的冰箱中待检。使用仪器为SF-8200全自动凝血测试分析仪,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浆D-D,发光免疫分析法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均由美国Re-LIA公司提供。检测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确保检测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观察检测到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结果,分析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并给予对比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分别行t、x2检验,相关性分析行Pearson法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的比较

在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浆D-D(mg/L) NT-proBNP(μg/L)对照组 110 0.30±0.08 70.38±15.29观察组 110 2.14±0.23 478.52±92.35 t-79.248 45.643 P-0.000 0.000

2.2 ACS患者单支组和多支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的比较

ACS患者中,多支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ACS患者单支组和多支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的比较(±s)

表2 ACS患者单支组和多支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浆D-D(mg/L) NT-proBNP(μg/L)对照组 45 1.62±0.15 218.60±62.34观察组 65 3.56±0.38 569.81±124.36 t-49.805 26.479 P-0.000 0.000

2.3 ACS病情与血浆D-D、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行Pearson相关性法分析发现,ACS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D-D、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P<0.05)。见下表3。

表3 ACS病情与血浆D-D、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血浆D-D反映了纤维蛋白在循环中转化的程度,对血栓的形成和降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临床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中,血浆D-D常被视为诊断指标之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尽管在ACS患者中,血浆D-D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争议,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血浆D-D在ACS发生时以及再发心肌梗死中,其水平均会出现上升,可以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6]。NT-proBNP是pro BNP裂解生成BNP过程的产物,属于心脏肽类激素,对心功能的评价价值较高。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室容量的扩张与充盈压力的增高,会导致NT-proBNP的分泌量的增加,进而容易导致其在血浆中含量上升,因而被视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重要标志物[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相较于健康体检者,ACS患者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更高。进一步对不同病情ACS患者分析发现,相较于单支病变患者,多支病变患者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明显上升(P<0.05)。由此不难看出,在ACS患者中,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普遍保持在较高状态。行Pearson法分析发现,ACS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D-D、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提示病情越严重,血浆D-D和NTproBNP水平越高,表明冠脉受损程度与 D-D、NT-pro BNP指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早期ACS诊断检查中,检测血浆D-D和NTproBNP浓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早期ACS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

猜你喜欢
单支病程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通过气囊运动实现提升单支剔除检测精度研究
单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沁水盆地煤层气单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探讨与实践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雅丽洁极密?BB霜以“套盒产品”亮相美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