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分析

2020-04-27 10:3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标本

刘 颖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近年来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患者主诉,临床检验结果反馈的信息更加准确可信。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水平高于或低于标准范围内,则表明体检者的身体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疾病问题。现阶段血常规检查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因此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血常规检查都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难以全面了解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因此极易陷入误区。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检查手段,医师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分析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分布等情况从而对疾病有一个初步的诊断,对临床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但是影响血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因素众多,往往造成血常规检查易出现误差,从而难以准确诊断疾病,耽误治疗。因将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2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间,研究分析了有关血常规检查中常见误差的原因,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28例患者,采集的血液标本均使用EDTA-K抗凝,,均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段16~51岁,平均年龄(37.9±9.3)岁。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分析采取部位对血常规检查的影响,比较静脉血血液标本存储时间及存储温度对血常规检查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仪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的各种试剂,乙二胺四乙酸盐真空抗凝采血管,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均已进行常规保养,仪器性能符合检验要求。

1.2.2 血液采集及检测方法清晨确保空腹8h以上再采血,用注射器采集1ml肘静脉静脉血,置入硅化塑料管,加入50ul 150g/L乙二胺四乙酸盐混匀,指尖血使用一次性末梢采血针采集20ul,加入稀释液2ml,按照标准说明书检测血样,静脉血检测按照全血样品模式进行,末梢血检测按照预稀释样品模式进行。并分析比较静脉血在常温、4℃冷藏状态下以及不同存储时间段WBC、RBC、PLT、Hb水平差异。

1.2.3 一般来说,只有发病24小时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才具有参考价值。有时候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反而应对其血分析实施动态观察处理。例如处于休克早期的患者,出现代偿征象时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并无异常现象,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因为患者的休克症状极有可能出现进行性发展,此时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表征进行定时观察,对血分析进行复查,以迅速了解患者的休克状况,从而予以适当的治疗处理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研究数据,P<0.05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采血部位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静脉血血液标本WBC、PLT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P<0.05),而RBC、Hb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采血部位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2.2 不同的存储时间血常规结果比较

血液标本立刻检测与2h后检测血液标本中WBC、RBC、PLT、Hb水平无明显差异,4h后检测结果与立刻检测、2h后检测结果相比,WBC、RBC、P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的存储时间血常规结果比较

2.3 不同的存储温度血常规结果比较

常温及4℃存储的血液标本48h内检测WBC、RBC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而PLT、Hb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当机体患病时,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可以直接影响血液系统,作为基础检查方法之一的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诊治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因此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要求高。而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众多学者总结了血常规检查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人为因素:采血人员操作不熟练、技术不达标等原因容易出现血液在采血针内凝固的异常现象,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白细胞水平影响较大。血常规检查只是一项辅助诊断技术,并不能将其单独作为定性诊断依据,需要与临床分析相配合才能发挥效用。部分患者可能因某些生理因素影响而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增高征象,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开展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

血常规检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检验手段,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对上述这些问题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促使血常规检查更好的发挥作用。本研究中静脉血血液标本WBC、PLT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P<0.05),而RBC、Hb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P<0.05);血液标本立刻检测与2h后检测血液标本中WBC、RBC、PLT、Hb水平无明显差异,4h后检测结果与立刻检测、2h后检测结果相比,WBC、RBC、P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常温及4℃存储的血液标本48h内检测WBC、RBC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而PLT、Hb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影响血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血液采集部位、存储温度、存储时间等,因此检验人员需重点关注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严格按规定操作,减少误差,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标本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检急诊标本危急值通知流程及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