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27 06: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2期
关键词:全责常规康复

陈 香

(泗阳康达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速度慢,且常规护理方法较少关注康复训练、心理等方面的护理[1]。全责康复护理管理,以“全责”作为标准,分为体位、肢体、心理、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护理,并制定针对性康复锻炼,加快患者康复[2]。本研究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上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探究其临床效果,现如实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各30例。

常规护理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1~85岁,平均(73.45±4.07)岁;病程0.8~6.7年,平均(3.75±1.28)年;患病类型:骨关节性疾病13例,心脏疾病7例,脑血管疾病10例。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2~86岁,平均(73.12±4.56)岁;病程0.9~7.2年,平均(3.68±1.32)年;患病类型:骨关节性疾病14例,心脏疾病9例,脑血管疾病7例。两组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别,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采纳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加本项研究,且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卧床时间超过0.5年;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的患者;意识不清晰的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未脱离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糖尿病患者。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基础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具体内容为:(1)主治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评估后,安排出相应、具体的治疗以及护理的内容和方法;(2)护理人员按时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及时接受治疗、护理,并对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康复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3)将患者护理效果纳入绩效考核标准。

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采用全责康复护理方法进行管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内容。(1)护理人员的全责管理,按照护理人员的能力等情况合理安排其接管人数,并要求其全权负责其管理的所有患者;护理人员根据主治医生制定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及时向患者普及科学的疾病知识,并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护理的流程、目的等;护理人员应在当天值日时详细记录患者身体状况、采用的药物或者护理方法、患者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等,以方便换班时的工作交接;护士长则需每天对各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其护理的疏漏并进行正确护理方法的指导;每周进行工作总结、工资评分会议,对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等进行评估,其中患者评分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工作评分作为绩效的一部分;制定详细的绩效制度、奖惩制度,号召全体人员向工作积极、高效的优秀护理人员学习。(2)患者的管理:护理人员将医生制定的康复方案一步步分解讲解给患者,例如卧床姿势、服药时间等;护理人员叮嘱并确保本研究中患者按时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患者每次都能安全地接受治疗,如接送等;对抱有负面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3)患者家属的管理:普及疾病知识及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家属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患者的独立能力,例如只帮助患者做其没有能力做的事等。两组护理时间为1个月。

1.3 效果评估

以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经过护理,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中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护理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远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存质量评分情况(±s)

表1 生存质量评分情况(±s)

注:*为组内比较,同项项目评分在护理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组间比较,两组同项项目评分在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时间 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常规护理组 30 前 7.12±1.13 9.24±2.04 9.37±1.28 9.45±1.17后13.45±1.78* 11.47±1.52* 11.78±1.10* 12.04±0.91*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 30 前 7.16±1.09 9.31±1.89 9.45±1.35 9.51±1.35后10.47±1.64*# 15.69±1.05*# 14.88±2.01*# 15.68±0.84*#

2.2 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9.27±4.97)分、(40.97±5.47)分;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9.39±5.16)分、(59.54±6.15)分。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经过护理,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护理后的生活能力评分远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情况

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常规护理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由于疾病丧失基本活动能力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存在忽略患者康复治疗、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需求的缺陷,而且由于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注重疾病护理,较少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恢复极为缓慢,使得护理效果不够理想[3]。本研究通过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上采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远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活能力评分远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极大程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情况,增强治疗的信心以及积极性,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掌握一定的生存能力。

总而言之,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上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全责常规康复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
汽车追尾哪种情况无需负责
无证婚姻,要分手,男方要女方负全责,有依据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