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勇 余良芳 罗宇成 刘绍伟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检验科,湖北 宜昌 443003)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当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后,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进而促使血小板凝集,可导致血栓形成。该过程可同时激活纤溶系统生成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产生多种多聚体,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最小的降解产物,其升高预示着体内凝血酶生成及继发纤溶系统激活,是血栓前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与临床中多种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对本院632例检测D-二聚体的患者进行分析,统计D-二聚体阳性患者所在科室的分布及所患疾病比例,探讨D-二聚体在各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选取本院2019年6~8月各个科室科收治的6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2例,女性320例,年龄2~76岁。
D-二聚体采用法国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试剂为法国STAGO公司的STA分析仪配套试剂,对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严格遵守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选用STAGO公司的配套质控品,每日运行质控一次,结果在控后方可进行样品检测。
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1.8 mL,将其置入盛有0.2 mL枸橼酸钠(0.109 M) 的抗凝管中混匀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法国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D-二聚体>0.5 μg/mL视为阳性。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计算百分比。
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632例患者中,有316例D-二聚体阳性。阳性患者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为:重症医学科84例,阳性率为45.65%;急诊与创伤外科32例,阳性率为51.61%;骨科69例,阳性率为57.50%;血管外科21例,阳性率为50.00%;妇科30例,阳性率为50.85%;心血管内科13例,阳性率为21.31%;风湿免疫科36例,阳性率为63.16%;儿科23例,阳性率为62.16%;血液内科8例,阳性率为80.00%(见表1)。
表1 D-二聚体检测阳性患者在临床科室的分布
对316例D-二聚体阳性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统计发现:炎症、恶性肿瘤、骨折、自身免疫性疾病占主要部分,分别为77例、59例、46例、36例。肢体深静脉血栓及组织损伤次之,分别为15例和14例。此外,冠心病、脑梗死、淋巴瘤、肺栓塞、白血病分别为8例、8例、7例、6例、5例、其他疾病35例(见图1)。
本研究主要统计了我院9个科室的D-二聚体检测数值,发现血浆D-二聚体作为一种反映机体内凝血和纤溶状态的指标,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在这9个科室中,总阳性率为50%。其中,急诊与创伤外科、骨科、血管外科、妇科、风湿免疫科、儿科及血液内科阳性率均在50%以上。D-二聚体阳性患者主要为炎症、恶性肿瘤、骨折、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次为肢体深静脉血栓及组织损伤。D-二聚体是血栓前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是反应体内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激活的一个指标,骨折、肢体深静脉血栓及组织损伤这些疾病都涉及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激活。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的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可采用该指标对这类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进行动态监测。骨折及组织损伤破坏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天然屏障,引发出血,激活内外源凝血途径,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进而继发纤溶亢进。此时,动态观察D-二聚体数值,可监测机体是否有形成血栓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
本研究还发现炎症、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D-二聚体阳性比例同样较高。其中,炎症患者阳性比例最高,表明这些疾病通过某种机制激活了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有研究发现,机体在炎症修复过程中,有纤维蛋白参与,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产生D-二聚体,因而炎症患者往往表现为D-二聚体阳性[2]。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机制破坏机体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有发生血栓及DIC的风险[3]。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纤溶状态、血栓形成早期评估以及是否有发生DIC风险的重要指标[4]。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动态观察D-二聚体水平是判断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等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5-8]。本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亦较高,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常伴发血栓形成等凝血-纤溶异常状态。有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和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聚集增加,导致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及微血栓形成[10,11],故该类患者D-二聚体常表现为阳性。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冠心病、脑梗死、肺栓塞、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亦存在一定的阳性比例。此结果表明,D-二聚体的检测在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诊断中也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作为冠脉血栓栓塞的标志,并可预估冠脉阻塞严重程度[12]。在脑梗死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预示栓塞程度严重[13]。肺栓塞是栓子阻塞肺动脉,表现为肺循环及呼吸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易与冠心病、胸膜炎、心力衰竭等混淆,常误诊漏诊。研究表明,如果肺栓塞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故肺栓塞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尤为重要[14]。大量研究显示,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在肺栓塞的早期排除诊断中,灵敏度97%以上[15]。更为重要的是,临床上常用D-二聚体阴性结果排除肺栓塞,其准确性较高[16]。另有研究证实,多种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发病时显著升高,可作为观察部分血液系统疾病预后的指标[17]。
综上所述,D-二聚体水平阳性除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外,还与炎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亦有关联。因此,D-二聚体对炎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