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
[摘 要]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培养导向在高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以计算机专业为立足点,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3-0182-0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多数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就业难问题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中要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是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工作岗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毋庸置疑,计算机专业需要围绕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开展一系列改革,从而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职业胜任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改革的现实判断:学用脱节
(一)学习周期与知识更新周期脱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20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已缩短至2~3年。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它的知识更新速度与其他的课程相比要快得多,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智能化,它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学生使用这是一个周期,一届高职学生的培养周期是三年,这两个周期的客观存在已经让我们与岗位实践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而且只能降低且无法避免这种脱节的影响。
(二)模拟教学与真实岗位实践脱节
一方面,学校教学的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即使再高端和仿真,这些设施也并不能完全与教学内容、真实工作场景100%合适匹配,导致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教师的教学计算机上配置了相关的教学应用软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但由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习驱动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时盲目的心态与真实工作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和用脱节的问题。再者,计算机专业相对其他专业就业面比较宽,尤其是交叉行业中的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完全模拟或是提高真实岗位实践应用的难度是很大的。
(三)批量培养与真实岗位的差异化需求脱节
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可避免要直面批量培养所造成的瓶颈,而且特定区域对同一工种的需求也是有限的,计算机领域的岗位分工又细,且即便是同一工种也有三六九等差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各种现实困难,教师也很难实现理想的分层教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整个教育都要面对的问题。
二、职业胜任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改革的价值判断:学与用直接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及证书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领域缺乏的是高、精、尖人才,需要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去应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发现,90%的用工单位对工作岗位都提出了“需具备若干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并且不同的岗位工作经验年限要求也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非常重视,强调实操能力和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岗位所需求的证书也提出不同要求。同時由于计算机行业相关证书最能直接反映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只有学与用直接相关,且相关度越高,学生才越有就业市场,职业教育才能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
三、职业胜任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改革的工作任务:创新改革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在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中,核心思想是保障教学模式适应市场变化。一是学制上“2.5+0.5”不应是固定一成不变的,青海当地就业市场“淡旺季”明显,我们可以在二年级就跟随市场淡旺季弹性设置“0.5”见习安排。二是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分解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细定专业方向,强调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按照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安排课程,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螺旋式上升安排教学计划和结构,区分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课程。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学完三年的课程之后能够满足相关企业同等学力人才的用人要求,而不能过于保守,只是用传统教育的观点铺排课程,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曲解了“宽基础”的概念,把有些看起来很广泛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实际上这些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并不大,这些课程不是说没有用,只是它与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初衷不大相符,可以大胆删掉。因为高职院校是要培养一批有一定技能并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要培养知识全面、学术水平很高的开发类人才,学生能够顺利就业,适应某类企业需求,我们就已经很成功了。三是建立与岗位能力分解相对应的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取消毕业考试、毕业论文,取而代之的是毕业展示,用实实在在的毕业作品说明学业成果,比如推行“1+X”证书项目,落实双证或多证获取率。
(二)改革课程设置
由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而地方经济各有特色,这就导致了各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力和规格各有不同,目前职业院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那么具體到某一地区的职业院校该如何设置课程呢?首先比较有效的方式还是在课程设置之前要做关联性分析,通过建立当地往届学生数据库和当地合作企业调研数据库,分析当地相关岗位和相关技能,紧密围绕岗位胜任能力开设课程。其次是课程设置采取“N门职业岗位能力课+X门个人持续发展能力课”形式,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为核心课程,即必修;个人持续发展能力课为方向课,即选修。再次是课程层次和内容,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求实务课占绝大比重,理论课占比小,这才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基础。理论课程遵循“广、浅、新、用”四字原则,同时要满足实际,结合职业胜任能力开设;实务课程在总的课程里占比最多,同时要以掌握技术为第一目标;第二学年设置以“实务专题”为宗旨的制作课程,题目确定比较自由,主要注重联系职业岗位实际。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其实质也是改革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计算机专业多采用“实务教学”,而计算机实务项目本身就具有不易描述、系统内部关系复杂、需求多变等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事的行业是互联网领域,项目需求瞬息万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与职业岗位相关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课堂突发事件多,而分层教学又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如何取得最佳“性价比”的教学方法改革也是重要的一个课题。一是鼓励教师采取主动加工的开放式教学,结合对计算机及互联网项目中的实践案例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无论是项目引领还是任务驱动,原则就是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岗位在做的项目越贴近越好,让学生能看到企业的实际设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依托企业“画龙点睛”,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技师参与课程和教材的选定和研发,选取企业真实案例形成实践教学的案例素材,并供教师交流研讨、提高。此外,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渠道,聘请企业技师来校讲学,学习企业实际生产在学校实施环节按“课”进行的模式,我们搭好框架,让企业画龙点睛,借鉴和学习经验。三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教育和教师终身的话题,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针对计算机及互联网项目案例中的问题和知识点设计对应的交互场景实验,包括场景任务和项目角色,让学生通过场景实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项目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学生组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职业岗位,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完成项目案例中的特定场景任务,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交互,学生尝试把理论知识转化成解决项目问题的具体方案,并通过实验检验项目方案的实施效果。让学生领会真实职业岗位从设计到实施再到检验的整个任务解决流程,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
(四)创新评价考核方式
一是日常考核环节应考虑“分层次评价”,由于青海当地的生源基础较差,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考核主题,从而检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重视毕业生作品展示,学生要做出实际作品,并安排毕业作品展示说明会、答辩。强化学习内部的自我管制和自我调整,对于课程计划执行,每个项目教学阶段结束后,都应组织学生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三是创新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的灵活置换模式,利用“长板效应”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四是强化职业证书的获取工作。职业证书是量化职业院校培养结果的直接指标,更是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最直观的衡量指标,因此考证工作应常抓不懈。围绕职业岗位胜任能力所需的技能等级证书来开展考证教学与辅导工作,区别核心课程相关证书和选修课可选考证书工作。但大多数情况是核心课程证书脉络清晰,而选修课可考证书容易被忽视。由于选修课是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课,可以考取的证书也具备很多的可能性,这类教辅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学的动力。
总而言之,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是保障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工作的必需指引。如何充分认识本专业胜任能力的价值,并利用其指导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是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
[2]杨再奇.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
[3]任爽.面向计算机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专业与课程建设,2020(1).
[4]马晓莉.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教育天地,2017(31).
[5]武献宇.新时期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机电教育创新,2020(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