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的安宁秘诀:爱和耐心

2020-04-26 10:08杨帆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凯二宝大宝

杨帆

手足之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纯粹的感情之一。在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仅有亲情、有陪伴、不孤单,更可以在未来人生路上互相扶持、相互牵挂。台湾亲子育儿作家汪培珽老师甚至专门著书《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来表达对生两个孩子的庆幸和赞叹。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会为是否该要二宝而犹豫不决,甚至需要老大批准了才敢生二宝;有了二宝的父母,则可能为两个孩子无休止的吵吵闹闹而焦头烂额……

美好的情感因为准备不充分或者处理方式上的不当,反而成为一家人的烦恼。

那么,成人如何智慧地预防这些问题,在出现问题时能从容应对呢?或许,绘本能给我们启发。

二宝出生前:忙碌和期待中建立情感连接

在决定是否要二宝的阶段,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提起是否要二宝的话题,更没有必要征求大宝的意见。如果大宝给的答案是“我不要弟弟妹妹”,那岂不是自找麻烦!父母可能只是随便问问,但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拥有是否要二宝的决策权。生不生二宝,是父母自己去决定和负责的事情,不要在一开始就拿这样的问题去困扰大宝。

如果已经怀有二宝,则建议不要向大宝隐瞒,可以通过共读一些关于手足之情的绘本等方式,来帮助大宝建立“自己将成为哥哥/姐姐,会拥有弟弟/妹妹” 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如果大宝对妈妈肚子里怀的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有兴趣,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读绘本《我会有个弟弟吗?》。

故事中的小男孩特别希望妈妈为他生个弟弟,他帮妈妈在《姓名大全》里为弟弟挑选名字,他期待小弟弟能当他这个 “宇航员” 的助手,他把自己的玩具放进婴儿床里……他的父母对他的引导堪称教科书级:不管男孩怎么说、怎么做,爸爸妈妈都是温和地笑脸相对,妈妈会坚定地说“无论这个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一见到他(她),就会知道他(她)正是你一直期待的”。最后怎么样呢?果然如我们所料想,妈妈生了个妹妹。而当男孩看到妹妹的那一刻,他一下子爱上了自己的妹妹!在男孩疯狂地想要个弟弟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暴躁、没有评判、没有比较,只是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无论男孩女孩,一定是他所期待的。这就是父母该有的态度。

二宝即将出生时,家长会进入比较忙碌的阶段,亲戚朋友们对即将出生的宝宝的关注和问候、母亲频繁的产检、家人因为孩子出生而做的多种准备,难免会导致陪伴大宝的时间减少、质量降低,从而让他(她)有被忽视的感觉。此时,家庭中的成员要注意千万别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大宝,导致其内心的不安全和焦虑。

绘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处于焦虑中的新手哥哥。

小凯的爸爸一早就出门去接妈妈,只留下一句话:接下来家里会不一样了。孤独的小凯开始了他的想象。果然,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作者安东尼·布朗一贯的异想次元空间通过画面逐一展现:水槽里长出了鼻子和嘴巴,水壶变成了猫,水管变成了蛇……最后,随着爸爸和妈妈的回来,

谜底揭开——小凯有了一个妹妹,他这才关闭了异想空间回到现实。

画面中那些怪异的形象和它们传递出来的不安情绪,无疑代表着小凯当下的心境 :迷惑、焦虑、孤独和恐惧。这个即将成为哥哥的男孩,还未长成一个男子汉,有他的脆弱和无助。其他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爸爸妈妈能对大宝的心理多一些关照,哪怕多一点解释,都可以大大缓解大宝的焦虑。

除了关照大宝的心理健康,成人还应该在二宝出生前安排好大宝的饮食起居,找到可以信任的看护人来陪伴和照顾他(她),而不是像故事中的爸爸妈妈一样,留大宝一个人在家中。这些伤害对孩子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弥补。

二宝出生后:在爱和智慧中自我调整

二宝出生后,旧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爸爸妈妈的时间更多地给了二宝,对大宝的情感和注意力也被分走一大半,因此给大宝造成 “有了弟弟(妹妹),妈妈不爱我了” 的感觉。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影响——新生儿被人频繁探视、总能收到礼物,甚至会有各种庆祝的宴席或聚会。人们对二宝的关注无意中造成对大宝的忽视,于是失落变成委屈,久而久之又转变成嫉妒,甚至愤怒。就像《我为什么讨厌吃奶》中的哥哥那样,看着弟弟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他内心嫉妒,但嘴上逞强。他不仅声称“我可不喜欢吃奶”,还为自己“不喜欢吃奶”找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直到最后,自己不小心撞伤了头,妈妈一句“怎么了?快到妈妈这儿来”,让一直假装坚强的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父母需要认真地告诉大宝,并不是因为有了弟弟(妹妹)不再爱他,而是因为小宝宝太小了,更需要人照顾。每一个大宝宝都是从这样一个小宝宝一点点长大的,在他小的时候,大家也像现在这样去照顾他,所有人都围着他,为他的到来而开心。

接受家庭的新成员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幼儿来说是一种威胁,但幼儿在成长中的发展潜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是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来估量的。

《彼得的椅子》是一本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绘本作品,很好地阐释了孩子如何战胜手足间的嫉妒,达到成长的自觉。故事一开始,彼得搭到很高的积木 “哗啦”一下倒塌了,妈妈不仅不安慰,还示意他小声点,为什么呢?因为新出生的妹妹在睡觉!真是气人啊!这还不止,他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小床,被漆成了适合女孩子的粉红色;坐了好几年的高脚椅,正在被爸爸漆成粉红色!彼得赶快抢救下自己还未被漆的小椅子,准备和他心爱的小狗威利一起 “离家出走”。可是,当他坐在小椅子上时,才尴尬地发现自己太大了,根本坐不进去!

故事中的爸爸妈妈没有忽略孩子的心理。妈妈会征求他的意见:“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起吃?”而不是发布命令:“快回来吃饭!”妈妈也会配合他的捉迷藏游戏,并顺利地帮他找到一个台阶下。吃饭的时候,彼得坐在大人的椅子上,爸爸把手臂搭在彼得的肩膀上,这就是爱的肢体语言。正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和智慧,彼得获得了心灵的成长和飞跃,他跟爸爸说:“我们把小椅子漆成红色,给苏西坐吧。”

陪伴中长大:无差别的爱

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又会遇到新的成长问题。比如:爸爸妈妈到底最爱哪一个?这是二胎家庭的家长一定会被孩子逼问到的问题。绘本《你们都是我的最爱》给了我们堪称完美的答案。

熊爸爸和熊妈妈每天睡前都会跟宝宝们说:“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棒的熊宝宝。”可有一天,熊宝宝们不满足这样的答案了:“到底你最喜欢我们哪一个呢?谁才是你的最爱?我们不可能都是最好的啊!”爸爸的回答非常睿智,他分别告诉孩子们“你是谁也不曾见过的最最完美的第一只小熊”“你是谁也不曾见过的最最完美的第二只小熊”“你是谁也不曾见过的最最完美的第三只小熊”。这是爱的诺言,对孩子们无差别的爱,才能更好地维系亲密的手足情谊。

对孩子无差别的爱,尤其要注意在当着一个孩子的面夸赞另外一个孩子时一定要适度,不能激起孩子的嫉妒心。《换弟弟》中的鳄鱼妈妈做得就不够妥当。当着鳄鱼哥哥的面,她毫不掩飾对鳄鱼弟弟的喜爱和夸赞:“你的小弟弟可真是个漂亮的小家伙。” “他喜欢把鱼和青蛙吃得干干净净的。”“瞧瞧他这可爱的鼻子。”受够了!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宝来说,接受新成员本来就是一项挑战,妈妈却又为这份挑战雪上加霜。所以鳄鱼哥哥会产生“换弟弟”的想法。虽然故事中他换来换去,发现各种弟弟会有各种麻烦,还不如自己的弟弟好。但实实在在地引发他产生“换弟弟”想法的,就是妈妈流露出来的对弟弟不适当的偏爱和夸赞。这一点二宝爸妈一定要引以为戒。

家里多一个孩子,会多几分辛苦,也许还会多几场纷争,但究其实质,是给大宝多一个共同成长的玩伴、一个相携余生的手足。育儿无小事,从小帮助孩子们建立和谐友爱的手足关系,需要父母的智慧和耐心。相信带着对孩子们的爱,多学、多看、多思考,一定可以化解一切问题。

猜你喜欢
小凯二宝大宝
千 纸 鹤
小凯身上的怪味
鳄鱼大宝
发光的河蚌
大宝二宝做衣服
洗澡
童年的月饼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