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性健康教育,“早恋”也非洪水猛兽

2020-04-26 10:07胡萍
教育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早恋两性异性

胡萍

在写这篇文章之际,笔者正好接到一位网友的求助。他的女儿今年上初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女儿正在与一位同班男生交往,两人在微信里相约去男生家里,男生说家里没有大人在……他担心女儿与男孩发生性行为,无比焦虑,问我应该如何与女儿谈这件事情。

接到这样的咨询不止一次了,父母们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恋情时,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发生性行为,另一个是影响学业成绩,这位网友当下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发生性行为。在咨询的过程中,我提了几个问题:曾经与孩子聊过爱情的话题吗?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爱情的话题吗?对孩子进行过性健康教育吗?这位父亲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诚然,这位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健康快乐,不想让女儿因为爱情受到伤害。但是,面对女儿的恋情,夫妻俩完全不知所措,这也是很多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恋情时的状态。

那么,父母该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爱情呢?我们需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尊重孩子的爱情

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爱情呢?笔者认为,只有了解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爱情,才能够理解孩子的爱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爱情。

首先,从人类进化的视角来看,爱情是未来幸福婚姻的基础。就婚姻而言,人类和其他动物有着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动物在每年的发情期,找到各自的配偶进行交配,之后便各奔东西。大多数动物由雌性抚养后代,只有极少数的动物能够组建“家庭”,由“夫妻”双方共同养育幼崽,比如企鹅。

但是,人类维系持久稳定的婚姻不是依靠每年发情,而是依靠情感。固定的配偶和稳定的家庭关系使得人类的幼崽能够获得更好、更安全的生存空间,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成长。幼崽健康成长是物种繁衍生息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关系到了物种的延续。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学会经营两性情感的“程序”已经深植于基因,成为生命中一项重要的能力。

在婚前恋爱的过程中,如果个体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已经发展成熟,在恋爱中既保持热情又不失理智,那么,走向婚姻的过程才是顺利的。婚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才能稳定和幸福。如果成年个体走进婚姻之前,缺乏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则会导致恋爱过程不顺利,屡屡犯错、屡屡失败,难以走进婚姻殿堂。即使进入婚姻,也会导致双方关系僵硬,婚姻失败。可以说,个体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婚姻幸福。

其次,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来看,青春期的爱情是孩子情感能力发展的练习。在人类的生命中,每一项能力,其实都是从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的,比如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性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等,其发展过程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孩子在学会行走前,要先学会抬头、翻身、爬、站立等动作;孩子在学会流利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之前,要经历用哭声表达需求、牙牙学语、词不达意等阶段;同理,在情感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会经历对异性产生朦胧好感的阶段,会体验到爱情中的滋味、爱情中的挫折甚至爱情中的伤害,从而懂得爱情的甜蜜,明白怎样的人才能够与自己共度今生。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爱情的早期练习,怎么能够具备经营两性情感的能力呢,又怎么有能力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呢?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经营两性情感,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当让孩子心动的那个异性出现时,孩子的爱情“程序”就被启动了。孩子的爱情可能发生在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但童年时的爱情与青春期的爱情有着本质的不同。童年时的爱情,因为个体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不具有性的成分,这是大自然的设定。因此,童年时期的爱情是孩子体验爱的情感和练习与异性相处的契机。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发育的成熟,繁衍的“程序”开始启动,到青春期后期,爱情目标自然就直指性目的了。所以,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性冲动成了重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从生物的视角来看,青春期性物质的产生会让孩子对异性萌生情愫。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内性激素的明显增加,孩子的生理会发生多种变化。男孩和女孩各自的性器官逐渐发育,渐趋成熟,让他们具备了生育能力,这是大自然的安排。在这个时期,孩子生命密码中寻求配偶的“程序”开始启动,他们自然会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他们学习经营两性情感的开始。

当我们明白青春期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后,我们才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爱情,当孩子的爱情被理解和尊重时,他们才能敞开心扉与家长交流。

原则二:接纳孩子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爱情后,会经历前所未有的体验:爱与被爱的滋味,幸福快乐的感觉,以及失恋带来的孤独、痛苦、无助等,这些体验丰富了孩子的生命,这是父母和朋友无法给予他们的。

当孩子在爱情中享受着爱与被爱、感受着幸福与快乐时,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经历情感挫折时,父母更要接纳孩子的感受,此时此刻父母的同理心、陪伴和引导是孩子走出困惑,战胜挫折的力量源泉。

一位11岁男孩失恋后,母亲告诉他:“有一些很美好的東西,可能不会永久,它们会像火花一样,闪耀过,然后就熄灭了,有些爱情也会这样。”从母亲的话语中,男孩知道她接纳了自己的爱情,也理解了自己失恋的痛,逐渐放下了心防。

原则三:告诉孩子爱情中不可触碰的底线

在爱情中,孩子能够获得很多成长。首先,他们可以增强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与异性交往的能力需要练习,一段感情能够给孩子带来练习的机会。或许,孩子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会遇到很多尴尬的情况,但那正是成长的契机。其次,他们可以获得追求真爱的勇气和信心。孩子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异性的过程恰恰是他们培养勇气和信心的过程,这样,他们在未来遇上自己心仪的人时,才有勇气追求真爱。再次,他们需要锻炼承受失败的能力。爱情中,孩子可能会经历被拒绝、被伤害等挫折,这并不可怕,坚强地从失恋中走出来,总结经验,是青春期孩子失恋的价值所在。最后,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青春期的孩子在爱情中需要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经历爱情的过程,也是学习承担责任的过程。

青春期的爱情是孩子成长的良机,同时,家长也要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尚未成熟,需要为他们设立一定的原则和底线。这些原则和底线是:双方要真诚地对待彼此的情感,把自己变得更美好,不伤害对方;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要为此耽误自己的学业,影响自己的生活;未成年之前不可以发生性关系,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对于来向笔者求助的这位父亲,我告诉了他应对女儿恋情的这三大原则,也向他详细讲解了如何执行,我相信,虽然他和很多父母一样,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假如他积极地学习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他就能够真正走进女儿的内心世界,帮助女儿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恋爱时光。

(作者系儿童性健康教育专家)

责任编辑:樊效桢

猜你喜欢
早恋两性异性
异性齿轮大赏
浅谈几种早恋类型的疏导方法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星女郎林允独家专访选秀招黑绯闻一一回应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铝的“两性”
外教新词堂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