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鹏 马欣仪 谭艳
【摘 要】疫情面前,儿童易产生紧张、担心、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等心理,对儿童的“心灵防疫”亟待关注和支持。其重要途径是提升儿童心理弹性,主要策略是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激活家长主体作用,为儿童提供家庭关键性“保护性因素”;发挥学校助力作用,为学生提供班级次关键性“保护性因素”;发动社区协同作用,为儿童提供社区“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弹性;“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58-03
【作者简介】1.左鹏,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1)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马欣仪,长沙市高新区麓谷小学(长沙,410006)教师;3.谭艳,长沙市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长沙,410208)教师,一级教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每天在增加,这些数字的背后关联着千万个家庭,也关联着千万个儿童。处于疫情严重地区的儿童,特别是身处有成员被感染家庭的儿童以及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担心、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等心理,若长时间不处理,容易造成心理阴影。很多临床儿童心理医生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留下的心理阴影或心理创伤,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缓解,将对他们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完整性以及行为的正常性造成影响。为此,这些儿童的“心灵防疫”亟待关注和支持。我们认为重要的途径在于提升儿童心理弹性(resilience),即儿童在面临灾疫带来的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1]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内外“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是兒童心理弹性形成的关键。其中,内在“保护性因素”包括儿童的气质、能力、技能以及自我观念等;外在“保护性因素”包括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它们能减少危险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增强儿童整体的应对能力。[2]可见,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受到儿童自身以及周边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灾疫当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改变儿童的内在“保护性因素”提升其心理弹性颇为困难,为此,我们要尽可能为这些儿童创设良好的外在支持环境,进而为他们提供帮助。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支持性环境中,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家庭、学校、社区是儿童生活最为重要的三个场,也是其心理弹性最为重要的支持性环境。如果灾疫中的儿童能够在这些地方获得良好的社会关系,如温暖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得到热情及时的照料和充满爱心的抚育,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相反,如果在此时缺失这些支持性的环境,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之出现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等情况。目前,湖北和湖南都是疫情重灾区,在灾疫爆发之后,我们有必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为儿童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弹性支持系统。
一、激活家长主体作用,为儿童提供家庭关键性“保护性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给予孩子的温暖、鼓励和帮助,家庭内部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抚养者与儿童的亲密关系都与儿童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3]灾疫面前,父母应担当起教育的主体责任,不仅要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是否有持续紧张、担心、焦虑等负面情绪。在家期间,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积极思维,如给自己的心情打分:1分为“心情糟糕”、10分为“心情平静”,询问孩子的心情处于1 ~ 10分之间的哪个分数,如何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在5分以上,制定一个令自己心情愉快的方法清单,去做一做,改善心情,如做一些室内活动、亲子游戏、观影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导向积极思维,通过建立一种高亲密性、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病例,对于儿童的心理冲击会比较大,这时他们的紧张、担心、焦虑甚至恐惧感会加重,一定要妥善安排另一位与儿童关系亲密的成年抚养者来关心照顾儿童,减轻儿童的担忧情绪,鼓励儿童相信医生,让儿童在运动、劳动和游戏中转移注意力。
二、发挥学校助力作用,为儿童提供班级次关键性“保护性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教师和同学是其主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是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系统。研究表明,在面对危机时,同龄人和稍年长的个体是儿童心理弹性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儿童能从他们那里寻求帮助和安慰。[4]因此,在灾疫面前,教师和同学是帮助儿童提高心理弹性的另一个重要群体。灾疫期间,虽然每天师生和同学不能见面,但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为此,笔者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开展了“见屏如故”的网络互动活动,助力学生健康防疫、阳光防疫、快乐防疫;同时,还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鼓励班级同学每天一起“群聊”,晒居家“快乐精彩瞬间”等。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充满爱、充满正能量、充满阳光与快乐的班集体,有助于班级内的每个儿童在灾疫中提高心理弹性。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还制作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儿童提升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理性分析信息及处理情绪等,多主题帮助儿童增强心理防护能力。同时,对于家庭成员中有感染病例的儿童,心理健康教师还提供求助途径,精准帮扶,必要时进行危机心理干预。
三、发动社区协同作用,为儿童提供社区“保护性因素”
社区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提高心理弹性的重要支持系统。广泛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也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灾疫面前,很多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网格化管理,在帮助社区居民加强防疫意识和做好防预措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为在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提供充足的生活物资,保障社区的生活秩序井然,社区邻里都能和谐相处,良好的社区环境对于降低儿童的担心、焦虑和恐慌情绪,提升儿童的心理弹性非常有利。除此之外,我们还发动社区学校的作用,在关注灾疫中儿童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弹性方面做了些许措施,如社区开放了儿童体能训练中心、手工编织坊、儿童书屋等,由社区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个别化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为患者家庭儿童提供体温测量服务,为儿童提供“爱心口罩”“新年礼物”等,让儿童感受到社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的爱心与热心。通过社区向儿童传递社会的正能量,让儿童周围的生活环境成为其良好的心理支持场域。
【参考文献】
[1]BONANNO G A.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Potential Trauma[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14(3):135-138.
[2]屈卫国.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5):32-34.
[3]OLSSON C A,BOND L,BURNS J M,et al.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1):1-11.
[4]WERNER E E .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4(3):81-84.
[5]王丽霞,汤永隆.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特点及干预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