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2020-04-26 10:02桂云青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转化态度爱心

桂云青

摘要:当今教育正处于各种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交锋的时期。但不论思想观念如何不同,其基本出发点是一致的,最终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对于后进生应该持什么样的教育态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了五个方面的归纳:宜深入了解,忌无的放矢;宜尊重人格,忌简单粗暴;宜持之以恒,忌一蹴而就;宜公平合理,忌区别对待;宜多管齐下,忌单打独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能以春风化雨之态,走进学生心灵,必能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关键词:教育  转化  态度  方法  爱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是对从教者的原则要求。面对着目前某些令人心忧的教育现状,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痛心疾首,在某次演讲中大声疾呼:不能再对我们的孩子让步了,要赋予教师适当的惩戒权,要不然会毁了教育,毁了孩子,下一代未来堪忧,祖国未来堪忧。钱先生列举美国的教育实例,列举新加坡、韩国的教育实例,结合自己和孩子的经历,谆谆告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没有适度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钱教授的一番话,在全社会都捧着孩子,一味提倡所谓赏识教育的大环境下,无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然而仔细想来,这当中提到的惩戒还有一个度的问题,而这个度如何把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心里实在没底,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恐怕行不通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教育也该与时俱进。“鞭子本姓竹,不打不学习;不打不成材,一打分数来”被无数事实证明并非最好的教育方式。爱的教育,应该是最有效的教育,当然,这里说的爱,不是溺爱。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书育人者应该捧着一颗爱心,公平公正地做好所有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而不能爱有差等。通常,我们认为有必要接受惩戒的学生,过去习惯上冠以差生或者后进生的名号,现在学生间则自嘲或互嘲为“学渣”。不管怎么称呼,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而“学渣”恐怕也不会从内心深处就甘当一名学渣,他们也有着当“学霸”的渴望,只是多年形成的不良习惯,使得他们一时难以改变。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多萝茜·洛·诺特尔的这些话,对指导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后进生转化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一、宜深入了解,忌无的放矢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同时,后进生或多或少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他们要求自尊而又得不到自尊;他们争强好胜却又屡战屡败;他们有极强的上进心却又意志薄弱。只有了解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否则,不但不能转化后进生,还会造成他们的对立情绪。这样,转化工作就被动了。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入学考试的语文成绩非常差,进班以后,作业马虎,错误率极高,就语文学科而言,汉语拼音还不会,基本字词不会写,更谈不上用了。怎么办?我在课堂上有意观察他,有时找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很奇怪,他基本能解决。有时,甚至出现比其他同学反应还快的现象。这就令人费解了。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原来该同学从小父母离异,他跟随着父亲,而父亲常年在外忙着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他,偶尔相聚的日子,问到成绩,也是非打即骂。缺少母爱,缺少照顾,他变得孤独,脾气古怪,不合群,不爱学习,作业状况惨不忍睹。作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上课无精打采,成绩差,也就是必然的了。了解到事实后,我和孩子的父亲积极进行沟通,聊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与他面谈,委婉地指出他的家庭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生意要做,孩子的未来更重要,争取他尽最大可能陪伴孩子。我则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引导。课间、午休、放学后都是可利用的时间。双休日家访,既是监督,又可进行文化课和心理辅导。慢慢地,孩子进步了,到了九年级的时候,该生已经顺利进入班上优等生行列。

二、宜尊重人格,忌简单粗暴

青少年学生在求学期间犯下一些错误甚至对老师造成一定伤害属正常现象。当然,近年来常有“熊孩子”种种暴力行为伤害到老师,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见诸新闻媒体,让许多一线老师寒了心。面对落后的群体,要么不闻不问,要么简单粗暴。前段时间一段教师在堂上讲课,几名学生在下面打牌喝酒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两者相安无事,让人大跌眼镜。试问,这还是教育吗?也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采用种种手段惩罚学生:罚站、拧耳朵、扇耳光、打手心,甚至拳打脚踢,还有针扎、罚吃苍蝇等骇人听闻的手段,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学生的身心都受到莫大的伤害。于是,師生对立,老师与家长对立。老师视学生为不可教的废物,是朽木不可雕,家长在某些老师眼里则是蛮横无理、不可理喻;家长则认为老师素质低下,毫无师德可言,不配当老师。前段时间,一学生家长利用自己派出所副所长的职权,竟然将惩戒了他孩子的老师带至派出所关押七个多小时,而这只是因为老师罚站了他孩子几分钟。这样的事情令人震惊,也令人感到悲哀。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偶然之中又有其必然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现在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的极其不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多方受害,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教师惩戒学生是为了教育学生,惩戒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但是,惩戒虽然可以起到处罚本人、教育他人的作用,但有时也会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更不该当众羞辱学生,那样会使后进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使转化难上加难。后进生犯了错误,必要的批评当然是应该有的,犯了错误,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但他们到底不是成年人,教师还是应做到严慈相济,多给鼓励性的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免使学生产生消极自卑心态,降低教育效果。

三、宜持之以恒,忌一蹴而就

一次教育活动,一项措施,往往不能收到显著的教育效果,对问题严重的后进生更是如此。有些后进生虽然一时有些转变,但由于强化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不转变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当然,现实使得许多老师很难做到这一点。从主观来说,教师也是平凡的人,面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他们有失去耐心的时候,这也可以理解。从客观来说,不少孩子面对苦口婆心的老师,不但不领情,反以为老师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是跟他过不去;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也不理解老师对他的孩子永不言弃的做法,因此闹出种种不愉快。有鉴于此,老师必然会想:吃力不讨好,何必呢?尽管如此,我想,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哪怕有委屈、被误解,还是应该把它做好。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坚持不懈的付出,必将有丰厚的回报,有什么比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更让一个教师感到幸福的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当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真诚关爱,持久热爱,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激发他们内在的前進动力,点燃他们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几年前,班上就出现过这样一名学生,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非但如此,他还经常在班上带头捣乱,有次英语课上,竟然吹口哨。作为班主任,我先找该同学了解情况,说服教育,之后陪同英语老师一道家访。小孩子在经历了那一次风波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似乎收敛了许多,我正在为孩子的进步高兴之时,意外又发生了。体育课上,他与另一名同学追逐,推倒了别人,导致被推同学骨折。冷静地处理完事情后,我持续很长时间,密切关注这名同学,让他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此后他每取得点滴的进步,我都予以充分的肯定。他也曾出现过一些反复,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引导着他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这名学生安分了,学习也步入正轨。

四、宜公平合理,忌区别对待

虽然有些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极其聪明的,甚至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然而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平等精神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又一重要支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绝不能因为差别的存在而厚此薄彼,对后进生歧视厌恶或放任自流。道理虽如此,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教师既注意学生的共同点又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后进生转化工作才大有可为。记得那是十年前的事了,至今我记忆犹新。九年级的一节综合活动课,主题是“乘着歌声的翅膀”,我采取分小组活动的方式,最后一个环节是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唱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坐在角落里的一名小女生,平常是那么不起眼,同学眼中典型的差生,当她鼓足了勇气举起手,向我示意,她要唱歌的时候,其他同学都笑了。我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时候不能让她失望,我点了她的名,她唱的是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那清亮而又略带颤抖的嗓音,饱含的是一个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一曲终了,我不吝赞美之词,大力表扬了她,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从那以后,这个平常总是显得忧郁的小女生,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我不禁感慨,老师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平平常常,但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文化课不突出的,他也许是唱歌能手;不会唱歌的,也许是体育健将;不能奔跑于体育场的,也许是个绘画天才。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点,抓住这些闪光点,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发展,是教育智慧的体现,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本分。

五、宜多管齐下,忌单打独斗

后进生形成原因复杂,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单靠班主任或某个授课老师做工作,很难奏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们必须形成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的合力,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对于教师而言,多与后进生接触,理解、关心、帮助他们,只是工作最直接的一面,我们还应该重视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这样我们才会从根源上找到问题,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解决问题。班主任与授课老师之间的配合也是重要一环,一个教师对某个学生的了解毕竟是片面的,互相交流,掌握的情况就全面了。两人智慧胜一人,群策群力,更容易对症下药,不定时开班级会商会,是很有效的举措。在开班级会商会的过程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某授课老师与某一同学关系极其恶劣,而该同学甚至表示厌恶该老师,以致进而不愿意学习该老师所授课的学科。但这名学生却是其他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仔细交流后才知道,老师由于望生成龙心切,给学生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高,又因学生一时难以做到而对学生求全责备,言语有时有失分寸,从而招致了学生的反感。没完没了的絮絮叨叨,不恰当的碎碎念,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找到了症结所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定期召开家长会,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现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家长迫于生活的压力,外出打拼,少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这种现状,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而现在的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就成了很难得的家校合作交流,寻找最佳教育途径的机会。学校牵头,班主任与授课教师积极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家长们反映情况,提出问题,班主任和老师们负责答疑解惑。这样,许多问题摆到桌面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人畅所欲言,既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增进了感情,融洽了关系,为以后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把这句话真正落到实处,后进生转化工作才真正有了希望。

后进生转化工作任重道远,进行转化的过程有烦恼,甚至有痛苦,但有了转化的成果后,这些烦恼、痛苦就成了我们甜蜜的回忆。老舍先生说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后进生转化工作也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以此与同行共勉。在教育提倡核心素养养成的今天,让我们坚守一份情怀,执着一份信念,心怀一个梦想,做一名智慧而温暖的行者。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转化态度爱心
爱心树(下)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爱心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