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包小兰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车道岭林场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安定区国有林场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并分析了改革成效,以期为国有林场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措施;成效;甘肃定西;安定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16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定西市安定区辖4个国有林场,其中车道岭林场成立最早。该林场位于安定區北部乡镇,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低于安定区平均降雨量(380 mm),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保存难度大。近年来,林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狠抓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森林资源管护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林场概况
定西市安定区车道岭林场位于安定区城北40 km处的巉口镇,东邻巉口镇北川村、南至称钩镇白杨村、西靠榆中县、北连鲁家沟镇罗川村。林场始建于1960年,是全区唯一的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全场总经营面积870 hm2,全部为林业用地面积,其中有林地356.7 hm2、疏林地39.5 hm2、灌木林地450.2 hm2、未成林地8.3 hm2、苗圃用地13.9 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4 hm2,活立木蓄积量12 423 m3,森林覆盖率92.75%。建场前,干旱少雨,光山秃岭,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建场后,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场职工大力发扬定西的“三苦”精神,采取生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经过近6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车道岭上建起一道绿色屏障,林场多次获得“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全省植树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建场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林场领导开拓创新,牢固树立可持续经营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绿化不动摇”,响应绿化祖国号召,绿化车道岭,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三分造、七分管”,森林资源管理是林场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林场始终把管护工作放在首位,做到了严管林。在管护中,确定专人经常性管护与抽调人员突击管护相结合,坚持昼夜巡逻,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兑现奖罚,严厉打击和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在防火上,林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制定防火应急预案,狠抓护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加强宣传,张贴标语,集中宣讲防火知识,积极控制火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了自建场以来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的可喜成绩。在有害生物防治上,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预防的方针,对天牛等蛀干虫害木及时报批清除,对逾400 hm2油松林每年防治松针卷叶蛾1次,对逾200 hm2侧柏林每年防治侧柏银蛾1次,做到了有效监测和防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国有森林资源的安全,实现了面积、蓄积双增长。
2 林场改革措施
2.1 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全面发展
林场在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持续发展的原则,把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全面加强防火、防盗、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切实做到严管林[1]。实现可持续经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全力构建和谐林场。
2.2 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发展质量
按照现代林场发展的要求,以科技为先导,在种苗生产、造林绿化、森林经营、林分改造等林业生态建设的各领域,推广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
2.3 围绕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步伐
按照国有林场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育苗产业,全力组织实施宜林荒山造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造林补贴项目、重点公益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3]。
2.4 争取项目工程,促进林场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区林业的中心任务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林场的技术优势,大胆承揽全区乃至全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同时积极争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等林业项目资金,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推动林场又好又快发展[4]。
2.5 发展自营经济,促进和谐文明
从国有林场的特点出发,按照国有林场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建立符合林场发展自营经济的保障机制,搞好场区绿化及文化建设,鼓励职工大力发展种苗生产,大搞养殖业、种植业,发展自营经济,不断提高职工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3 林场改革成效
3.1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林场始终遵循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多方争取项目,积极筹措资金,采取综合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林场的工作生活条件。建成小型电灌工程1处、集流场5 220 m2、蓄水池22个、单面无支架日光溫室2座、新修道路10 km、拉电5 km,从而保证了林场育苗、造林等生产生活的需要;新建砖混结构3层办公楼760 m2、管护站160 m2,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接通自来水,从而保证了林场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3.2 种苗生产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林场抢抓机遇,改变过去以农为主种植粮食作物及发展小型果园的传统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育苗产业,大面积培育适销对路的苗木,开辟建立育苗基地13.33 hm2以上,培育侧柏、油松、油用牡丹、臭椿、山毛桃、云杉、五角枫、文冠果等苗木逾1 100万株。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立柠条采种基地2处,共287.47 hm2,年产种子5 t以上,既满足造林种苗需求,又为全区乃至全市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大量优质种苗。
3.3 造林绿化步伐加快
建场以来,林场始终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采取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方式,大力营造生态林,加快造林绿化步伐。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场积极响应“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的伟大号召,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调整造林方式,发展混交复合林,对杨树纯林进行改造,采取杨树与柠条、沙棘,杨树与油松、云杉的混交改造,加快造林步伐,提升造林质量。近几年来,林场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采取了有效的营林措施。一方面,加大了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低产林分改造的力度,对低价值的杨树实施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三倍体毛白杨、河北杨嫁接改造,对低价值林分进行以油松、云杉、侧柏为主的针叶树改造,使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优质复合林分,已建成高标准油松林逾400 hm2,侧柏林逾200 hm2。
4 参考文献
[1] 董静曦,冷华,谢晖,等.国有林场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J].林业经济,2017,39(3):22-26.
[2] 魏晓霞,翟洪波,赵鹏武,等.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5(6):22-27.
[3] 张旭君,高俊峰.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实践与建议[J].林业资源管理,2015(6):28-32.
[4] 李婷婷,陈绍志,兰倩,等.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林业经济,2016,38(1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