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学界对词语的语义分析, 往往着眼于成分分析,如“铁门”的词义就是由其构成成分“铁”和“门”的语义组合。由于词义的融合性、抽象性,有些词语与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显豁, 如 “木耳”,解释起来颇费周折,意思是“生长在腐朽的树干上,形状如人耳,黑褐色,胶质,外面密生柔软短毛的一种菌类食物”。 如果按照以往构词法分析的话,更是感到纠结,如果把它强制性归入“偏正”,但正成分“耳”又是虚指,因此人们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从“造词”的角度加以解释,称之为“比喻造词”。问题是,这样一来,“木”的作用显然有所忽视,似乎有被架空之嫌。 我们认为,“木”“耳”均是词语所指对象的主要属性,一个反映生存环境,一个反映外观形状,两者结合,再加上认知常识,从而实现概念的表达。 这些属性特征其实就是 “事物的方方面面”,即“物性结构”。 利用物性结构理解词义,一定程度上就会避免上述所遇到的尴尬,不仅有助于我们概括和归纳其构成模式,而且标准统一,使得分析更为清晰明朗,而且对词语中不同语素间语义关系的关注,也是对以往构词研究过多侧重句法关系方面的弥补。
生成词库理论由美国教授Pustejovsky 于1991年首次提出,该理论将广义的生成方法引入词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具有较强的语义解释力,因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2008 年以来,该理论在汉语学界开始兴起,并逐渐推广,涉及这一领域的主要有袁毓林[1]、魏雪[2][3](P72-108)、李强[4-6]、宋 作艳[7](P202-221)[8][9](P13-18)[10]、张秀松[11]等人,并出现了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有的着眼于理论,有的侧重于应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句法组合、隐喻和转喻、复合词词义信息标注、词汇语义关联等方面, 对后学者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 生成词库理论强调词汇具有生成性,内容主要包括词项的词汇语义表达和句法层面的语义生成机制。 而物性结构在词汇语义表达中最具特色,也是该理论的核心所在。 物性结构主要涵盖构成角色、形式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等四大属性。 形式角色描写对象在更大的认知域内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构成角色描写一个物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或在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其他物体。 施成角色描写对象是怎样形成或产生的,如创造、因果关系等;功用角色描写对象的用途和功能。它们“在本体知识的平面上勾勒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将生活经验和常识编码进入语言系统之中,从而为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的互动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事实上,合成名词的建构,多半依据的就是其所指事物的物性结构,它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事物加以命名的认知基础,也是造成方言名词“同物异名”的根源所在。 临泉县位于安徽西北部,四边分别与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平舆、新蔡、淮滨,以及安徽省的阜南、界首、颍州等八个县市接壤,辖33个乡镇,人口将近200 万[12]。临泉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13],除少数乡镇语音有个别差异外,词汇和语法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鉴于目前临泉县外出打工者居多,方言纯度逐渐弱化的态势,本文拟讨论临泉方言饮食类合成名词①的建构及其特色,具体饮食名称详见表1。
表1 临泉话饮食类常用名词
这种建构比较简单,直接凸显物性角色,一般以“物性角色+中心语”形式出现,偶有“中心语+物性角色”形式出现。
1.形式角色。 主要包括形状、性质、口味、颜色等方面。 如:
形状:细粉、扁食(饺子)、稀饭②、糖稀、沙瓤西瓜。
性质:干饭(米饭)、发面馍、死面锅饼子、好面、杂面。
口味:香油、酥肉、滑肉、辣糊子、咸馍(发面做成的咸卷子馍)、面瓜(一种含纤维少而柔软的瓜)。
颜色:红芋、红糖、白糖、红瓤红芋、黄瓤西瓜。
需要指出的是,“稀饭”“糖稀”中的“稀”,一个位于中心语之前,一个位于中心语之后,均是事物的状态。
2.构成角色。 这种构成主要指的是原料,既可以是主料,也可以是佐料;既可以凸显一种构成材料,也可以凸显多种材料。 如:
猪油、菜籽油、米茶(米汤)、姜茶、糖茶、疙瘩茶③、倭瓜茶、红芋茶、红片儿茶、糯米糕④、糖糕、拉达菜⑤(一种腌制咸菜)、鲫鱼汤、鸡蛋汤、羊肉汤、菜汤、猪心肺汤、鸡蛋糕、糁子馍、菜糁子馍、糖包子、面头子、油支拉子(油渣子)、蒜面、油果子(油条)、油馍、酱豆子。
“鲫鱼汤”凸显的是一种主要材料;“蒜面”则主要凸显的是一种调料,即“放了蒜汁的凉面条”;“菜糁子馍”则凸显其“(蔬)菜”“糁子”等多种构成元素。
3.施成角色。 主要体现的是“蒸”“煎”“烙”“炒”“炸”“烧”等制作方式。 如:
煎饼、烙馍、烧饼、炒豆、炒面、蒸馍、蒸槐花、炒面条。
有时也存在施成角色隐含的状况,如“鸡蛋、鸭蛋、鹅蛋”等。 实际上施成角色“下/产(蛋)”的隐含与否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因为这是人类共识。
4.多种物性角色。 此类相对较少。 如:
黄沙瓤子(西瓜)、红沙瓤子(西瓜)、白汆丸子、煎倭瓜托子。
“黄沙瓤子” 是由两种不同的形式角色共同建构的,“黄”为颜色、“沙”为形状。“白汆丸子”是由颜色“白”和施成方式“汆”共同建构而来。 “煎倭瓜托子”是由施成角色“煎”与构成材料“倭瓜”共同建构而来。
事实上,生成词库理论并不排斥对隐喻、转喻的研究,生成词库理论“尤其是物性结构对于名词的描写,作为储存在心理词库中的词汇知识的一部分,它可以更加细致地描写和刻画隐喻和转喻的语义理解与生成途径”[14]。 Moravcsik(2001)、Bergler(2013)等也都认为隐喻和转喻现象的产生,依赖于词项丰富的结构和语义信息,词汇语义结构中的物性角色对理解隐喻、 转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5]。同样,方言名词的建构也总是和隐喻、转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解其意义时,也需要物性角色的参与、互动。
1.形式角色与隐喻。 这有整体隐喻与部分隐喻两种。
(1) 整体隐喻, 词义全部由形式角色隐喻而来,如:
锅盔⑥(用铁锅烙成的一种圆形大饼子)、疙瘩、角子⑦、窝窝头、雁(一种包子)、老鳖靠河沿(锅饼子)、丸子、布袋、豆壳(一种点心)、裤腿面子⑧(大块肥肉)、癞施包子⑨(像癞施包子即蟾蜍的食物)。
“布袋”就是一种“像布袋的食物”,“布袋(布制袋状容器)”由工具到食物,是基于外形相似。“老鳖靠河沿”就是贴在锅边制作的一种手拍饼子,就“像老鳖靠河沿”,“(靠河沿的)老鳖”由动物到饮食,主要依赖于状态相似。
(2) 部分隐喻, 词义中的形式角色以隐喻出现。 如:
·月饼、糖·豆、糖·瓜(子)、酱·油(子)、米·花糖、·花团子。
“月饼”的“圆形”与“月亮”外形相似,“糖瓜”的形状与“瓜”相似。 “花团子”即“米花团子”,米经过高温加热后会爆裂,像开花状,称之为“米花”,然后用特制糖稀把它们粘在一起,做成“米花团子”。
2.物性角色与转喻。 如:
(猪/羊)·晃子(血块)、·浮子、果子(点心)。
“·晃子”由形式角色状态“晃动”转喻而来。 “果子”则是由成员“树上的果实”⑩转指为“一切类似于果实的食物”, 属于部分即构成角色到整体的转喻。
3.多种物性角色直接共同转喻。 如:
白臼、面条、花卷(双色花卷馒头)、油香、油支拉子(油渣子)。
“花卷”是由颜色“黑白双色混合的花色”与施成“卷制而成”共同转喻而来。“油香”是由构成材料“油”和“香”的味道共同转喻而来。“油支拉子”由材料“油”和“支支拉拉”的声响共同转喻而来,妙的是“支拉”两个音节的“合音”恰好为“渣”,此种现象,学界称之为“分音”造词法。
4.多种物性角色共同转喻,其中个别角色以隐喻出现,此类尤为丰富。 如:
枣·山、面·叶子、麻·叶·子、韭菜面叶子、炸米·花子、水·疙·瘩、旱·疙·瘩、·蛤·蟆·疙·瘩·子(小的像疙瘩的一种面食)、豆·腐脑、粉·皮子、韭菜·盒子、菜·盒子、肥肉·脸子、焦米·棍、发面·泡子、红·丝(一种中国传统甜点原料)、绿·丝、碾·串(用不够成熟的大麦经石磨磨出来的形状像串的细长条食物)。
“碾串” 是由施成角色“用石磨等工具轧制而成”和形式角色“像串儿”共同转喻而来,“细长条”以隐喻出现。“·蛤·蟆·疙·瘩·子”则是由两种不同的形式角色大小、外形共同转喻而来,而两种形式角色均以隐喻出现,即小如“蛤蟆(蝌蚪)”、状如“疙瘩”的一种面食。
研究发现,方言中饮食类名词的建构,功能角色发挥作用的几乎不见,这大概是因为过去生产力低下,又时常遭遇自然灾害,农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缺粮,活命尚难,谈何有意识地“食疗”“食补”,因此诸如现在的“醒酒汤”“降火茶”“减肥菜”之类的词语自然也就不会存在。
正如上文所述,物性结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那么方言名词“同物异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下以临泉方言和阜阳方言11○的比较进行具体阐释(见表2)。
阜阳话饮食类名词倾向于凸显“构成角色”,如食物原料;而临泉话则倾向于凸显“形式角色”,如食物的形状、状态。 临泉话倾向于凸显动态细节特征,如“猪晃子”“浮子”“发面泡子”中的“晃”“浮”“(起)泡”的应用就是如此,生活现场感十足;而相应的阜阳话“猪血”“米酵子”“油疙瘩”则多凸显食物的稳定属性。
表2 临泉话、阜阳话中的“同物异名”例举
由上可知,饮食类词语总是跟食物自身的“物性”休戚相关,有些食物注重材料,有些食物强调制作方式,有些食物则在乎外形特点,只不过方言不同物性凸显有所不同罢了。 如临泉方言“浮子”“白臼”,两者都是酒酿。 前者是用米做成的,食用时一般制成“茶水”,在茶水里呈漂浮状态,因而称为“浮子茶”,没有制成茶水的,则称为“浮子”;后者一般是用麦仁做成的,在制作麦仁的过程中需要用“臼子”脱去麦皮,脱皮的麦仁一般呈“白色”,因此为凸显这一工艺流程及颜色的变化,称之为“白臼”。
不单如此,物性结构的影响还体现在方言的总体特征上。
事实上,人们在分类标准上,同样会参照一定的物性。如临泉方言“死面”“发面”的区分就是基于性质,前者不需发酵,后者则经过发酵过程。临泉方言中“豆腐”的分类也极为简单,只有基于形状不同的“厚豆腐”“薄豆腐”。 分类并非全部按照客观物性, 有时也会渗透社会文化等因素, 如临泉话的“面”有所谓的“好面”“杂面”,“好面”就是小麦面,因过去产量较低,人们很少吃到,所以谓之“好”,以区别于平时吃的“杂面”,即非小麦面。直至今日,由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面”反倒显得比较珍贵了。
临泉方言中含“叶(子)”字眼的食物名词,多喻指像树叶般较薄的面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类似“薄”状食物的名词极易形成“叶”类词汇系统,如“面叶子、麻叶子、韭菜面叶子”等;再如含“疙瘩”字眼的食物类,多指疙瘩样成块的面食,因此有所谓的“旱疙瘩”“水疙瘩”“蛤蟆疙瘩子”“疙瘩茶”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临泉方言中,表现为同一物性的角色在具体的词语中内涵有所不同,不同的物性也可以表现同一语形。 如“油”:
油果子、油角子、油馍、酱油子。
“油果子、油角子、油馍”中“油”属于构成角色,而“酱油子”中的“油”则属于形式角色,意为“像油似的稀状”。即便同是构成角色,“油”的多少在不同的词语中也有不同, 其中 “油果子”“油角子”是“(用)油(炸成的)面食”,“油馍”则是“(用)油(烙成的)食物”,前者用油较多,后者用油较少。在过去生活穷困的情况下,人们也只是改善生活或招待客人时,才会“杀鸡、烙油馍”,也只有在比较隆重的节日里,才会“炸麻花、炸油果子”等。
一些方言名词会有不同的称呼,如“馒头”,在临泉话中可以称作“馍”或“蒸馍”,两者的区别貌似施成角色“蒸”的有无。 而且就意义上看,“蒸”的添加纯属“多余”,因为“馒头”本身就含有“蒸”的义素特征,无需呈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馍”一般指的是平时食用的方形馒头,而“蒸馍”则特指过春节或办喜宴时制作的圆形馒头,而且内藏红枣、红糖等,比较隆重,含有若干的仪式感,团圆喜庆的文化意味十分浓郁。
总之, 物性结构是合成名词建构的语义基础,语言不同,物性角色的凸显也有所不同,这种特点尤其体现在方言名词的建构上。就临泉饮食类名词而言,物性不仅参与建构,或直接或间接,而且对总体特色如分类格局、系统建构、文化再现等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影响。
注 释:
①临泉方言饮食类词语材料由张敏提供。 张敏,临泉县姜寨镇人,72 岁,退休教师。
②“稀饭”临泉方言又称为“糊嘟”。
③“疙瘩”方言读作“jieˇda”。
④“糯”方言读作“luò”。
⑤“拉达”方言读作“laˇda”。
⑥锅盔,方言读音“guóguǐ”。
⑦角子,方言读音“juoˇzi”。
⑧裤腿,方言读音“kùdei”。
⑨癞施包子, 别的地方称 “癞施”“癞尸”“癞死”“癞包”“癞宝”等,即“癞蛤蟆(蟾蜍)”,详见许宝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版)第7 418-7 419 页。
⑩《说文解字》:果,木实也。 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1○阜阳方言材料源自王琴的《阜阳方言常用词汇》,发表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第4 期第62-75 页。
12○先把面搅成面筋泡上水,约半小时后,倒出水,把面筋边搅边倒入开水中,使之形成许多象鱼苗似的细长条,烧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