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亚兰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肿瘤呼吸科,河北 邢台 054700)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居于第2位。胃癌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的发病率,引起胃癌的病因有很多,与人们平时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临床表现上,胃癌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胀痛,纳差,营养不良,消瘦以及贫血等不良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胃癌晚期,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需要选择效果显著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治疗晚期胃癌常选择的两种药物为阿帕替尼和替吉奥,针对这两种药物在晚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研究。
从2016年1月~2019年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选择3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数字分组的方法将这3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1 5 例患者。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的年龄为47~68岁,平均年龄在(54.5±2.3)岁,男患者10例,女患者5例,其中属于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8例、中分化腺癌的患者有4例、管状腺癌的患者有2例、黏液腺癌的患者有1例;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的年龄为44~66岁,平均年龄在(52.8±2.3)岁,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其中属于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7例、中分化腺癌的患者有4例、管状腺癌的患者有1例、黏液腺癌的患者有3例。两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等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15例晚期胃癌患者选择单纯的替吉奥胶囊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入院检查,排除化疗禁忌,根据体表面积用药,如果患者的体表面积<1.2m2,则给予40 mg/次的替吉奥胶囊,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患者的体表面积>1.5m2,则给予60 mg/次的替吉奥胶囊,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两周,然后停药2周,治疗周期为4周。
给予观察组15例晚期胃癌患者选择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入院检查,排除化疗禁忌,根据体表面积用药,如果患者的体表面积<1.2m2,则给予40 mg/次的替吉奥胶囊,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患者的体表面积>1.5m2,则给予60 mg/次的替吉奥胶囊,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同时联合阿帕替尼口服,初始为患者提供250~425 mg/次的阿帕替尼,每天服用一次,然后根据患者的药物耐受情况及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情况调整患者的药物剂量,患者每日服用阿帕替尼药剂不超过750 mg/次。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
分别为两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由我院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检查,具体的评判标准如下:(1)通过上腹部CT检查发现晚期胃癌患者的病灶明显减小,临床症状基本缓解,且病情逐渐稳定,则为治疗效果显著;(2)通过上腹部CT检查发现晚期胃癌患者的病灶有所减小或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则为治疗有效;(3)通过上腹部CT检查发现晚期胃癌患者的病灶较前增大,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则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
本次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表上看,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5/1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近年来胃癌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发现时多数为晚期,晚期胃癌全身化疗是多年来的研究重点,其治疗水平的提高影响胃癌的总体疗效,很多晚期胃癌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常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连贯性及依从性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且患者易接受的方式等优势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两种药物为阿帕替尼和替吉奥,阿帕替尼是一种抗VEGFR-2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受体-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该药物具有较高的代谢率,副作用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替吉奥是一种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口服给药后替加氟在体内转变为5-FU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从而改善胃癌患者消化道症状。将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联和给药,不仅可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综上所述,应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口服给药的方式易于接受,可使患者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