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故事
在儿童口腔健康这个问题上,早防、早治非常重要。
而且,防应该在治的前面,防远远重要于治,而防的工作,家庭比医院更为重要,向家长普及儿童口腔保健的知识也就更重要。
从这一点上来说,保护好孩子的牙齿,科普工作的作用有时候比医生的作用还要大。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是防止重大疾病的策略之一。
随后,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实,关于口腔健康的意义,远比我们了解的重要得多。《父母必读》杂志是非常早就开始向公众传播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媒体之一,就是因为我们有邓辉教授的鼎力支持。每次去拜访邓辉教授,都会被80多岁依然拥有美丽容颜的她惊艳到,后来我们才意识到,一个人的容颜和牙齿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邓辉教授至今保持的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是她的“驻颜神器”,更是她普及的口腔健康知识科学、实用的“有力证据”。
Q您还记得和《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A20世纪90年代初,我接诊了一位9岁的小患者,他的门牙在玩球时被磕掉了,他的爸爸很精心地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将磕掉的牙包得好好地带到了医院。看到这颗干干的牙,我很遗憾地告诉这位爸爸,因为处置不当,这颗牙已经不可能再给孩子植回去了。
听完我的解释,这位爸爸既懊悔又难过,因为自己处理不当,令孩子永远失去了一颗牙齿。而我当时也非常感慨,这位爸爸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里当教授,但对于儿童口腔方面的知识却是一片空白。由此我感觉到,向家长普及科学养育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一些牙外伤紧急处置的知识,上面那位小患者的牙齿可能就保住了。
心里存了向家长普及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想法,于是在一次与《父母必读》杂志的编辑见面时,我就把上面的这个故事给她们讲了,希望能为育儿科普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杂志社很快就组织了一场如何急救牙外伤的讲座,邀请我给家长普及孩子的牙受伤后如何正确处置的相关知识,当时来听的家长很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了解,原来牙齿磕掉了以后还可以“种”回去!看到这样的口腔知识那么受家长欢迎,《父母必读》杂志又约我写了一期专门宣传儿童口腔健康科普的专刊,叫《儿童护牙完全手册》。从此以后,开启了我与《父母必读》的科普合作之路。
Q在与《父母必读》杂志一起做科普的几十年中,您有什么特别想说的?
A在和《父母必读》杂志一起进行科普工作这么长的时间里,我越来越感觉到科普的重要性。就拿儿童口腔健康科普来说吧,我们国家有3亿多的儿童,而经过专业注册的,至少是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儿童牙医全国才有2400多名,如此大的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儿童口腔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所以早防、早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且,防应该在治的前面,防远远重要于治,而防这个工作,家庭比医院更为重要,向家长普及儿童口腔保健的知识也就更重要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保护好孩子的牙齿,科普工作的作用要比我们医生的作用还要大。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科学育儿知识应该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无论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需要向家长传递、普及:培养孩子从小坚强,有大爱,有高贵的品格,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国家。而我们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应该有这样的科普意识,不光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还要不断地将自己领域的新知识及时传达给普通大众、传达给家长,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父母必读》杂志在40年的工作中,承担了向父母传递科学育儿理念的重任,在育儿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求教,不断地传递,对于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和健康素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Q儿童口腔健康的情况这些年都有哪些变化?
A我们国家分别在1983年、1995年和2005年开展了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2015-2017年,又进行了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第4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5岁年龄组乳牙和12岁年龄组恒牙龋病的患病水平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从66.0%上升到71.9%,上升了5.9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从28.9%上升到38.5%,上升了9.6个百分点。
儿童口腔的发病率上升,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科学素养以及保健措施是否到位都有一定的关系。在特别贫穷落后的地区,为什么孩子不容易长龋齿?是因为饮食极度匮乏,一日三餐能满足就已经不错了,孩子没有条件经常吃到零食,患龋率就低。发达国家则是保健措施和人们的健康素养都能跟得上,孩子的患龋率也低。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近1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孩子在享受到各种美食的同时,牙齿的健康也受到了极大挑战,如果家长没有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和科学喂养常识,就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龋齿。
Q在保护口腔健康方面,这些年有哪些重要的举措和倡议?
A《“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口腔卫生,12歲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家庭、医生以及社会的全面努力。而我们牙科医生,特别大力提倡全民使用含氟牙膏,这是一个简单经济又有效的防龋措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牙科联盟都推荐大家使用含氟牙膏来刷牙,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使患龋率下降。
龋齿是一个慢性、感染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它是不可逆的,一旦患了龋齿,就不可能再愈合,但只有一个阶段是例外,那就是牙齿出现白斑的阶段,这时候牙齿刚刚脱矿,是龋齿刚刚有苗头的时候,这时使用氟化物,可以让牙齿再矿化,恢复健康。可见,氟化物是牙齿的保护神,是半个世纪以来对牙科防龋最大的贡献。
最近,我们牙科医生搞了一次活动,主题就是“我要用含氟牙膏”,大家都在这样的倡议下签名,目的是倡导大众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过去都说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牙膏,否则会引起氟中毒,现在的观点是,孩子出牙后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的量为大米粒大小,3~6岁的孩子每次使用的量为豌豆粒大小,只要控制好使用量,含氟牙膏完全可以放心地给孩子使用,即使孩子把牙膏咽到肚子里,也不会导致氟中毒。
Q做儿童科普这么多年,您想给家长们哪些建议?
A我想向家长强调几点。
1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别看就坏了几颗牙,其实对孩子的健康危害性很大。牙齿龋坏,会使孩子的口腔功能不能正常行使,影响咀嚼,导致孩子营养吸收不良,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容颜,使孩子丧失自信心。更严重的是,牙齿疾患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肾炎、虹膜炎、聚血症、败血症,最近的研究显示,牙病还可能引起心内膜炎、糖尿病。
2重视口腔保健。我们口腔里的细菌非常多,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口腔疾患的防治非常重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到“262”,即一天刷2次牙,6岁时一定要做窝沟封闭,一年要看2次牙医。另外,孩子2岁半后每天要用牙线给他清洁牙齿,每半年涂一次氟。做好口腔保健,不仅能使孩子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能大大减少治疗牙齿的费用。
3提高健康素养。家长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这与孩子的健康及全家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比如对待孩子的牙齿保健,除了科学喂养,注重牙齿清洁及保健,还要养成定期带孩子看牙医的健康习惯。家长一定不要等到孩子牙疼了才去看牙医,因为孩子感觉到疼的时候,牙齿已经坏到牙神经了,这时再治就已经晚了,有时甚至于要拔除牙齿。另外,有些畸形牙、恒牙缺失等牙齿异常的情况,家长是自己无法发现的,只有专业医生通过专业检查才能发现,并给予及时治疗,所以定期带孩子检查牙齿非常有必要。定期看牙医,还能检查孩子的牙齿保健情况,比如刷牙是否有效,牙菌斑是否仍然存在,并能从医生处获得一些口腔保健的科学知识及科学喂养知识,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对孩子和家长都很有好处。有的家长在医生建议给孩子拍X光片时担心会有辐射,实际上,拍一次X光片就相当于坐20分钟的飞机,孩子受到的影响远没有家长想象的严重。
特别提醒:
牙外伤紧急处置的正确方法
刚刚磕掉牙时,牙齿周围的牙周膜还是活的,如果在短时间内把牙齿植进去,这颗牙齿是可以再植成功的,但前提是磕掉的牙齿要正确地保存,以保持牙齿的活性。牙齿磕掉后,要马上捡起来,捡的时候要拿着牙冠,不要碰牙根。然后马上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牙齿,洗掉牙齿上的脏东西,然后将牙齿轻轻放进原来的牙槽内,让孩子轻咬牙,闭上嘴,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如果孩子年龄较小,或家长不敢把牙齿放回到牙槽里,可以把牙齿泡在4°C左右的鲜奶中(最好是不含糖的脱脂纯牛奶)或生理盐水中,立即去医院,由医生进行下一步的处置。如果家里没有鲜奶或生理盐水,家长可以把牙齿含在自己的舌下,以保護牙齿的活性。千万不能把牙齿包在纸里,这样做会使牙齿表面的活细胞死亡,导致再植牙失败。
邓辉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际儿童牙科协会(IAPD)理事,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会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兼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学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