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英
上海竹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7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美观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幕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玻璃幕墙的结构形式也由单一的框架式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肋玻结构形式、钢桁架结构形式、网架结构形式、索桁架结构形式等等。而其中以预应力拉索或拉杆作为支撑结构的玻璃幕墙,以其简洁、通透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单层拉索幕墙是点支式玻璃幕墙体系的一种重要类型,可分为单向索网和双向索网。预应力双向单层拉索幕墙由竖向受力索和横向稳定索组成,对于玻璃幕墙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受力体系。
单层拉索幕墙结构以其自身的柔性大、质量轻、阻尼小、自振频率低[2]等特点开始不断地被应用于实际当中,代表着大尺度幕墙结构的发展趋势[3]。本文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大面积采用的拉索幕墙系统,供其他类似项目参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下称“国金项目”)位于浦东新区竹园公园商贸区内,项目主体建筑包括3栋超高办公楼及连通3栋塔楼的廊桥。
外幕墙采用预应力双向单层拉索幕墙,立面效果晶莹剔透(图1)。拉索幕墙总体量约为26 000 m2,主要位于各塔楼立面的中间部位。国金项目3栋塔楼拉索幕墙的水平宽度均为24 m。高度方向分低区和高区:低区均为40.0 m;高区则根据塔楼高度的不同而不同,最高达117.5 m,创目前行业内预应力双向单层拉索幕墙之最。
图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
本工程中拉索幕墙结构采用预应力拉紧索网以组成稳定的表面系统,主要的支承结构体系为施加预应力后的正交布置拉索。
拉索固定于两侧钢立柱和上下结构梁上,形成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必要刚度和形状稳定的结构。通过对柔性的拉索施加预应力,使预应力和内力在体系内实现自平衡,克服了单索刚度低、稳定性差、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比较大的缺点。
幕墙表面材料选用10 mm+1.52 SGP+10 mm+16 Ar+10 mm+1.52 PVB+10 mm的全钢化中空双夹胶Low-E超白玻璃。玻璃外侧比内侧能抵挡更大风压,外侧夹胶玻璃采用高性能SGP夹胶片用于提高承载力。采用均质热浸处理技术,降低玻璃的自爆率。玻璃中空腔体内充入氩气,提高热工效能。
采用夹持式无孔点支承玻璃幕墙体系(图2),驳接件(包括夹具和夹边式驳接头)通过玻璃间的缝隙夹持玻璃,利用摩擦力传递荷载。在玻璃板和驳接件间设置橡胶垫片,保证节点处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动,且防止玻璃与驳接件的金属件直接接触造成玻璃的破损。采用该幕墙体系的建筑通透性好,可以避免采用点爪式夹具时,在玻璃上面钻孔引起的漏气、破坏Low-E膜、影响美观等一系列问题。
图2 无孔点支撑玻璃幕墙的固定效果
本工程中拉索幕墙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拉索幕墙结构荷载的取值、索网受力模式及拉索截面的确定、拉索幕墙系统中开启窗和门的构造设计、拉索固定后的微调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拉索幕墙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结构计算,基础为荷载取值原则。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拉索幕墙规范可以参照,因此,在确定风荷载的计算值时,综合了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 257—2012《索结构技术规程》和项目风洞测试报告,并从安全方面考虑,取其三者中的较大值。
根据洞口水平向为短边、竖直向为长边,且洞口水平宽度尺寸远小于垂直高度距离的情况,采用横向短边承受风荷载、竖向长索承受重力的受力模式。拉索上下间距2.5 m,大多数层高5 m,一个楼层有2根水平拉索。由于采用短边受力,跨度较小,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预应力,减小主索截面,达到既经济合理又轻巧美观的效果[4-6]。
确定索网受力模式后,根据荷载情况和边界条件确定基础性力学数据,通过允许变形值计算出预应力,得出轴拉力后,反推拉索截面的大小。
拉索的材质采用高钒碳钢,与传统不锈钢材质相比,其破断力大为提高,拉索的直径可降低20%左右。
借助Strand7软件进行拉索截面计算,得到可满足要求的下列结果:横向采用φ55 mm高强度(破断拉力为3075 kN)的高钒碳钢拉索,实际取值为φ59 mm;竖向分别采用φ28 mm(高区,破断拉力为713 kN)和φ20 mm(低区)的高钒碳钢拉索。
3.4.1 重力引起的索网变形问题
在设计构造上,为抵消一部分由重力产生的变形,拉索顶部水平主体结构钢梁在加工时进行局部起拱处理,待拉索幕墙全部安装完成后,加载的玻璃重力与梁的起拱变形相抵消,解决了夹具在高度方向的变形公差问题。
3.4.2 索网张拉完成后的松弛问题
国金项目拉索的一端增加直径154 mm、长度400 mm左右的调节端,通过调节端螺纹的旋进或旋出实现微调(图3),消除张拉完成后索网的微量松弛位移。调节端的零件需要设计到极限小,以减小对整个拉索幕墙通透效果的影响,调节端最终固定于两端的钢立柱或主体结构上。
图3 带调节端的索头
本项目若不设调节端,虽立面效果会更通透,但对施工、安装的要求更高,需一次精准到位,且安装完成后,一旦主体结构有微量变形,只能重新张拉索网,否则将造成拉索松弛、变形过大而使玻璃面板之间产生挤压破碎的后果。因此,调节端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7-8]。
由于拉索幕墙结构支撑件少,构造难度较高,故通常情况下不设开启窗和门。本项目通过特制的钢质转接件,实现了在拉索幕墙上连续可开启窗和门的设置。
3.5.1 拉索幕墙中开启窗的构造设计
1)开启窗框的固定。国金项目拉索幕墙设计中有大量整排开启窗(图4),垂直向有6樘连续开启窗,窗高约800 mm;水平向为14樘,宽度约1 500 mm。开启窗框采用铝框,构造上无法实现与拉索之间的直接固定。本项目在开窗部位截断竖向拉索,把每段厚20 mm、长约2.5 m的2块钢板竖向依次固定于垂直方向拉索上。采用特制钢质转接头,一端连接竖向拉索索头,另一端夹住钢板。开启窗框转接件与钢板之间用螺丝或焊接固定(图5),解决了开启窗框的支撑固定问题。
图4 拉索幕墙开启窗效果
图5 拉索幕墙开启窗构造大样
2)索网与窗框的同步变形。竖向连续开启窗跨越横索的部位,需解决开启窗框与横索的同步变形问题。用特制钢转接件通过φ35 mm销轴分别与上、下端窗框钢板连接,把固定横索的索夹固定于转接件上,确保转接件与横索相对转动,保持窗边的横索在24 m跨度内连续不间断,实现开启窗框与横索、竖索之间的同步变形,确保了拉索幕墙的整体安全性和水密性。同时考虑到窗扇位于高处,只能借助设备采用自动开窗的形式。
3.5.2 拉索幕墙中门的构造设计
1)首层旋转门和平开门的构造设计。国金项目拉索幕墙落地,首层主入口处需设门。首层以旋转门和平开门为主。拉索幕墙的变形位移量约为100 mm,经常启闭的门误差最多为2 mm,所以拉索幕墙不能与门直接相连接。采用在门上端增加大钢梁,把拉索和门分为上下2个独立的系统,分别解决拉索和门的构造及变形差异问题。在旋转门顶部增加大钢梁,梁上端用于固定拉索,下端用于固定门框或地弹簧天地门轴,以此来解决首层所有门及门框的固定问题。
2)独立单扇门的设计。采用拉索封边铝框与门框之间的相对滑移构造,解决门框和拉索之间的变形不同步问题。高区拉索幕墙的出入口为平衡易推门,即平开门,高约2.5 m、宽约1.5 m,恰为一个玻璃分格。采用厚20 mm、宽550 mm的钢板组成门框,镶嵌于拉索幕墙的一个分格单元内。门框顶部拉索夹具固定住铝合金边框,边框与门框之间采用2道密封胶条封闭,确保拉索幕墙与门框之间能相对伸缩且位移量大于100 mm。门框与底部主体结构之间单独固定,与索网完全脱离,索网的变形不受门框的影响,门框兼有雨棚功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拉索幕墙的结构索网体系由正交单层索组成,具有稳定性好、变形小等优点,实现了拉索幕墙上连续可开启窗和门的设置,其外观更加通透、简洁,深受建筑师的青睐。预应力双向单层拉索幕墙的使用,使得像国金项目这种大空间、大跨度的高难度拉索幕墙得以实现并成为建筑艺术佳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