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辉
中铁十八局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2
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经济和节能等特点,目前国家和地方正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工艺上并未发展成熟,在其制造、运输、现场施工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施工阶段,由于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新型工艺技术掌握的局限性,可能会造成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性评价方面,也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指标。
在对工程项目评价方面,主要的方法有AHP模糊综合法[1]、灰色聚类法[2]、可拓学理论法[3]、贝叶斯理论[4]等。AHP模糊综合法又称为多层次模糊综合法[5],其主要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比较任意2种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各个因素的层次,再结合模糊理论,将评价等级进行量化,从而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基于AHP模糊综合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为实际项目中的安全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6-11]。
在建立AHP模糊综合法评价模型前,需要对因素集和评语集进行确定,通常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本文中第一级为A,第二级为B,第三级为C。评语集即为评价等级的集合,可以对评语集进行量化,通常将评价结果分为以下5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差和很差,采用抉择评语集E={e1,e2,e3,e4,e5}表示。
为衡量各个因素对项目的重要程度,需要对各个层次中的各个因素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首先需要引入不同元素之间的比例标度,并且根据比例标度来建立构造矩阵,以B层次的构造矩阵为例,其矩阵为:
其中:n为因素数量;bij表示层次B中的因素bi和bj的重要程度比较值,其值根据引入的比例标度进行确定,具体如表1所示。
得到各个层次的构造矩阵后,即可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Wi。
表1 判断矩阵标度
可以根据特征值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式(2)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RC:
式中:λmax——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IR——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以根据表2得到。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IR值
当RC<0.1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矩阵,直到满足要求。
根据所建立的评价程度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定,以确定某个评价指标的某个评价尺度可能性大小rij,即隶属度大小。得到全部隶属度后,建立隶属度矩阵R:
其中,h表示为所规定的评价等级总级数。
将所得到的权重集合W和隶属度矩阵R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模糊子集E:
其中,“·”为合成W和R的计算方法模糊算子。
为进一步对项目评价等级进行量化处理,需对抉择评语集E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由各个评定量化指标组成的参数列向量V,根据式(5)得到综合评定量化值N:
福建省福州市某住宅小区4#楼为高层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2 000 m2,其中装配率达到71%。主要的预制装配构件有:剪力墙、叠合梁、叠合板、阳台、楼梯、填充墙、隔墙等。装配式构件由预制场运往施工现场构件存放点,再由施工现场的塔吊系统进行吊运。
2.2.1 评价指标因素集的确定
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及相关文献[3]确定了两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指标因素集
2.2.2 评语等级的确定、评价集的建立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情况,建立5个评价指标等级:非常安全、安全、一般、危险和非常危险,利用E={e1,e2,e3,e4,e5}进行表示。
2.2.3 权重指标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值,结合项目施工现场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见,根据1.2节内容,可以得到各个判断矩阵及其权重。以B层次判断矩阵及其权重为例(表4),得到判断矩阵后,其权重以及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如下。
由表4得λmax=5.409,查表2得IR=1.12。由式(2)得RC=0.091 3<0.100 0,因此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同理可以得到C层次判断矩阵及其权重,各个层次的权重指标如表5所示。其中,各个因素的综合权重为其在该层次的权重乘以所属上一层次的权重。
表4 B层次判断矩阵及其权重
表5 指标权重
2.2.4 量化评定值
对C层次各个指标按照非常安全、安全、一般、危险、非常危险这5个等级进行评价,经统计处理后,建立对应的隶属度矩阵。根据1.4节中的内容,得到综合评价模糊子集E={0.706,0.169,0.082,0.022,0.021}。
在得到综合评价模糊子集后,需要进一步对项目进行量化评价。首先将5个等级按照表6进行量化,并得到相应的评定列向量V=[80 60 40 20 0]T,根据式(5)得到综合评定的量化值N=70.55,位于良好区间内,因此可以判定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结果为安全。
表6 等级量化
1)基于AHP模糊综合法能够系统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
2)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人为因素,构件安装,现场吊装,施工方案、监测,环境因素。
3)建议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