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鸿禹,刘生学,刘亚奇
(海军工程大学 舰船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湖北 武汉 430033)
习主席强调,要“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军校要为部队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战可打、打可赢的军事人才[1]。实战化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决实打实。“必须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习主席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的重要讲话,使军队院校更加明确了以战领教、为战抓教,扎实抓好各项教学训练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海军部队实战化游泳训练是以实战需要为依据,以海军使命任务为牵引,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所进行的针对性训练[2]。作为海军培养各级人才队伍的源头,海军各院校在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改革中首当其冲,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在实战化教学改革中率先迈出坚实步伐。
游泳,是一项具有意识性,并依靠身体肢体与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水中活动的技能运动[3]。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除蛙、自、仰、蝶等4种竞技游泳外,在军事、生产以及生活服务上使用价值较大的游泳方式统称为实用游泳,包括侧泳、潜泳、立泳(踩水)、水上救护、跳水以及武装泅渡等。
目前对于游泳课程,海军院校对其定位来看,主要是作为军事基础体育课程内容之一来开展组训施训的。通过横向比较我国海军院校游泳课程及欧美发达国家海军院校在游泳课程的设置,不难发现,我国海军院校绝大多数的课程仍然是以蛙泳课程为主,基本上以解决“会游泳”为主。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海军院校在游泳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自由泳也就是爬泳为主要泳姿开展训练。从目前游泳课程的设置来看,主要是在大一、大二的军事体育基础课程中,设置有40学时的游泳基础训练,而我校针对大二学员,每年暑期设置了10天,60学时的野外综合演练,其中自然环境游泳占到了20学时,为野外综合演练各项中的重点内容。事实证明,大学游泳运动的发展如果仅仅只能通过游泳课堂的授课形式来进行,是不能满足将游泳运动在高校进行广泛传播的需求[4]。分析学校现有游泳课程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薄弱环节。
学校游泳课程教学目标,以本科学员毕业考核时在标准泳池中以蛙泳为基本泳姿连续游800m为主,而实用游泳教学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在暑期综合演练中,将武装泅渡作为提高科目,在少部分已经达到毕业考核标准的学员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组训施训环节中,能够完成武装泅渡的学员占参训学员的比例始终在40%上下徘徊。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较为单一[5]。此种情况在军事院校的游泳课程中也有一定体现,现阶段我校开设的游泳公共课程中,主要以蛙泳为主要泳姿进行组训施训,在训练内容上与地方高等院校相差无几,距实战化要求还较远,火药味还不足,特别是较为实用的立泳、潜泳、水上救护、跳水等内容,只对学校参加国内外相关科目比赛的学员进行了重点强化训练,而没有普及到全体本科学员。
学校现在建有2所游泳场馆,分别是室外游泳馆和室内游泳馆,这在海军院校中处在前列。但2所游泳馆均为标准泳池,最大水深小于2m,且占泳池全部面积的30%左右,加之室外游泳馆每年开放的时间在6~8月,其他学员大多是在室内游泳馆进行游泳科目的训练,等等,这些客观条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实用游泳课程的开设和训练。
在军队院校改革的大背景下,各所院校在共同基础科目上的设置了较多的文职编制教员,而现役编制教员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与地方大学相交较为广泛的基础科目上尤是如此。目前学校包括特项比赛在内的所有游泳课程由基础部军事基础教研室承担,该教研室现有体育教员10名,其中专职负责游泳基础课程的教员有3名,现有的师资力量在开设实用游泳课上可谓是捉襟见肘。
开设实用游泳课程,涉及到目标、场地、课时、师资和保障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各种制约限制实用游泳教授因素不断降低,才能使实用游泳的教学效果到达预期,提高施训对象的真正“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入伍前掌握基本游泳技能的学员人数在稳中有升,但数量仍然在低位徘徊,泳姿也主要以蛙泳和狗刨为主,对自由泳、立泳等实用游泳的技能掌握较少。以我校青年学员为例,如下图1。
图1 海军工程大学2015~2018年新学员游泳能力统计情况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近4年来,新学员在入学前可以用蛙泳游完50m的比例始终在20%~30%之间徘徊,除蛙泳之外的其他泳姿可以游完50m的比例始终在2%~5%之间,熟练掌握了立泳、爬泳等相关实用泳姿技能的学员人数基本在3%以下。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在实际组织游泳课程教学过程中,仍主要以蛙泳为主要泳姿来开展教学,而对已经基本掌握蛙泳的学员,则缺乏系统的其他泳姿课程训练,特别是缺少水中救生、立泳、潜泳、跳水等实用游泳相关课程教学的组训施训,从而出现了四年制生长学员在毕业后绝大部分只会在自然条件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游泳,而不敢在相对恶劣的条件下游泳及救助溺水人员的情况。在当前以实战化教学为主要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以实用游泳、水中救生装备器材使用以及水中救生的组织实作等,较为贴近部队一线实际且实战应用较强的水中课程建设仍是处于空白状态。
2.1.1 实战化教学的需要
在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英美联军伤亡较为惨重,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联军官兵是在抢滩登陆时因各种原因落水后,因在大风浪中不会游泳、或不会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开展自救和互救而丧生[6]。又如,1998年抗洪和部队水域作战训练的大量调查信息表明,部队指战员掌握水上救生技术,具备较高的水域生存、作战和救生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7]。因此,作为与海洋打交道较为频繁的海军官兵,在实战背景下必须加强海上(水中)生存技能理论培训,完善自救与互救技能等实用游泳的系统实作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战斗力和生存力。目前,海军院校在军事基础体育相关课程中都开设了游泳课程,但无论从教学时间、教学效果还是考核内容上,现阶段海军院校仍然以蛙泳为主要教学泳姿和考核泳姿,教学重点主要还是以解决官兵是否“会”游的问题,距离实用性和实战性还有较大距离,导致了院校训练与实战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轨的现象。
2.1.2 参加国内外军体赛事需要
目前,海峡勇士、精武杯、国际航海技能竞赛、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多项军事体育赛事对实用游泳课程的相关内容都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今年我国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海军五项赛事中,游泳项目就占到了2项,分别是水中救生和实用游泳,涉及到潜泳、跳水、水中越障、水中脱衣、带枪游泳等相关内容,单纯靠蛙泳是很难完场以上科目且取得优异成绩的;在国际航海技能比赛中,涉及到水中救生项目,该项目涉及到水中脱衣、拖带假人及潜泳等内容。从这些年学校参赛并取得较好成绩也启示我们,需要在本科学员中开设实用游泳课程,以提高全员在水中竞技的基本能力素质。
2.1.3 第一任职岗位需要
部队的需求就是院校组训施训的目标。学校历年毕业学员中,大多数分到水面舰艇、潜艇及海军陆战队等一线作战部队。一线作战部队对所属人员实用游泳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大多开设了水上综合科目训练,并将游泳、水下作业、水中救护、水中越障等内容相结合,锤炼官兵综合能力,而在这些科目中大多涉及到实用游泳相关技能。第一任职岗位的需要,也启示我们需要在本科学员中开设实用游泳课程,提高学员作为未来海军军官必备的职业素质。
2.2.1 场地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学校所在的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其中海军五项比赛在学校木兰湖校区举行。为了保障海军五项比赛,在木兰湖校区新建了一座游泳馆,该馆建有恒温国际竞赛泳池(50m×25m,10赛道),其中浅水区为25m×25m,水深1.5m,深水区为25m×25m,采用坡式池底,最大水深4m,且最大水深面积为350㎡,为实用游泳课程开设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全天候室内训练场地。同时,木兰湖校区周边自然水域水面较为宽阔,且最大水深在2m左右的湖湾区域面积接近3000㎡,水深在5~10m范围内的水域面积更为广阔,为学员在自然条件下练习实用游泳技能提供了较好的天然训练场。
2.2.2 课时
现阶段,学校本科生4年的教学计划排的比较紧凑,几乎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供单独开展实用游泳课程训练,但可在周末分批次安排学员到木兰湖校区开展实用游泳课程内容的学习训练。按照每周末2天12课时计算,按单一科目30课时训练,如若根据实用游泳课程相关内容学时合理设置,可以保证学员在校4年中完成实用游泳课程。
2.2.3 训练保障
与以往相比,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实战化训练保障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鲜明特点,保障内容、行驶、手段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实战化训练对保障的依赖性更强[8]。得益于承办第七届军运会海军五项比赛,学校木兰湖校区训练保障设施有了质的提升。例如,运动员住宿的综合楼可改造成4人间,可满足660人(约为学校目前一年招生量)同时驻训。同时,木兰湖校区还有橡皮艇、冲锋舟、舢舨等各型训练保障舟艇70余艘,在游泳馆深水区内安装有水下摄像机6部,30㎡液晶大屏一块,可实现在液晶大屏上实时播放及回放学员训练录像,可更好地帮助授课教员及学员实时准确的掌握训练情况,并做到有针对性的改进。
2.2.4 师资
目前,师资问题是困扰实用游泳课程开设的一个较大因素,除学校现有游泳教员外,武汉高校众多,且有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等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在前列的体育专业高等院校,同时,学校与湖北省体育局为军地共建单位。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可采取外请教员、聘请客座教授、共建共育等多种方式,将驻地体育院校或体育专业的优秀资源引入到学校中来,利用这些专业力量为学校开设实用游泳课程提供强大的软实力支撑。同时,可根据每年文职人员招录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游泳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进一步丰富拓展师资力量。
实用游泳包含多种泳姿和多种实用技能,在组织相关内容训练的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悟性的学员,有区别的开展课程训练。在课程目标上,应秉承以“面向战场、紧贴实用、理论带动、强化实训、全员参加、逐项提高”的建设思路,建立实用游泳课程的训练方式、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提升通用军事技能训练效果,为满足军校学员任职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目前海军院校生长学员游泳课程在军事体育课程方面所占比例偏小和侧重于蛙泳的实际,初步设想在现有基础游泳课程上,从大学入学开始围绕水中救生相关内容,以兴趣队、特项队等形式为牵引,利用学员周末相对空余时间,分批次、分层次利用学校3所游泳馆进行实用游泳科目相关内容的训练。同时,利用入伍入学训练和暑期综合演练等相对集中的训练时间,在学练内容中加入实用游泳相关训练内容,区分批次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利用周末相对完整的时间,在木兰湖校区组织对学员在大学本科期间进行周期性的实用游泳和水中救生的培养训练。例如:可在大一、大二2个学年,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蛙泳技能的学员,分批次、分阶段将游泳重点放在实用游泳内容的训练上,即以立泳、自由泳、潜泳及蹼泳等与水中救生关系较强的泳姿为主要训练内容,同时重点讲授水中救生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大三阶段,可穿插进行水中救生装备及器材的使用训练,重点掌握如何救助溺水人员;在大四阶段,则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小团体性的水中救生课程训练,并在学员毕业前夕进行一次综合型的水中救生科目综合演练。从而利用大学4年时间,对学员开展较为完善的水中救生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学员的水中救生相关技能,适应部队日常训练需要。
实用游泳作为一类较为综合的课程体系,不仅包含有较多的实用技能,还涉及不同泳姿的技术特点、换气方法以及外部环境如水文、气象等诸多基础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施教过程中,可积极有效地采取电化教学方式,即技术环节演示和水中自主实践相结合,教员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演示,利用木兰湖校区新建游泳馆的电子大屏,适时、适量,毕竟对于游泳项目学习而言,技能的形成和水感的培养还是要依赖于长期的水中身体实践[9]。
实用游泳是一门实用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涉及到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实训为主,故水中救生相关内容的学习仍将是以实践和实训为重点,实践训练环节的课时在全课程中的占比不应少于85%。在实践课程中,考虑到部分训练内容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应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分组对学员开展相关内容的训练。同时,在训练内容上主要以突出立泳、自由泳、潜泳、水中解脱和水中拖带等实用技能,以及教授学员如何使用有限的器材制作浮具、如何对溺水人员急救等内容为重点开展相关实作训练。
从广义上讲,实用游泳包含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等竞赛泳姿,但目前通常意义上的实用游泳是指立泳 (踩水)、侧泳、漂浮、反蛙泳、潜泳、着装泅渡和水上救护等。不同的泳姿,根据其技术特点还可以进行种类的细分,如立泳,可以分为剪式、蛙式、侧踏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培养对象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学习训练,在内容上不能贪大求全,而是要对个体进行精雕细琢。
根据学员和师资力量的安排,结合每年度培训学员总量及个体掌握游泳技能的情况,按照从易到难的步骤,在课程内容上可按照立泳、侧泳、漂浮、潜泳、反蛙泳、水中解脱、着装泅渡、水上救护等顺序,组织相关实用游泳内容的训练。在课程时间上,应以立泳和侧泳为主,对一般学员按照20学时来安排(其中理论课程占0.5~1学时),在20学时内无法达到考核要求的,应继续加练;对未到20学时即能达到考核要求的,可转到其他训练科目中进行学习训练。在课程内容上,立泳应主要以蛙式立泳为主,侧泳应以手不出水的侧泳技术为主,漂浮应以水母漂为主,潜泳应以徒手潜泳为主;反蛙泳、水中解脱、着装泅渡和水上救护等内容可作为选修内容,根据培养个体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而不做必修的内容。
实用游泳课程根据每学期开设内容的不同,可分类对相应的学员进行考核与成绩评定。其中,优秀为90分以上,良好为 80~89分,一般为70~79分,及格为 60~69分,低于 60分的为不合格。成绩的评定主要依靠日常训练、理论考核和游泳实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掌握该科目游泳技能情况进行总体的评价打分。对实训课目的考核评分建议参考初级救生员相对应的游泳技能考核评分标准[10],并考虑到院校学员的训练实际,适当降低相应科目的标准,建议对不同专业的学员形成自有实用游泳考核评价标准,如下表1。
表1 海军院校实用游泳课程评价标准
本文尝试提出了在海军院校生长学员中开设实用课程的初步设想,重点研究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考核评价体系。当前以实战化为背景的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更好地解决游泳课程实战化教学,是在未来课程建设及改进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