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洁 通讯员 刘晓华
刚刚过去的2019年,1000多万人口摆脱贫困、约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2019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奠定了基础。
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发挥着治理、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在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并明确指示,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青岛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服务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持续实施重点突破、多点开花的总思路,融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于一体,始终坚持以探索精准扶贫、脱贫新路径为根本,以培养脱贫生力军为支撑,以抓实“第一书记”促脱贫帮致富为支点,“三位一体”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最大限度地把学校人才力量聚集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又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脱贫新路子,不仅成功拔掉了一个又一个“穷根子”,还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
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青岛农业大学始终突出凝聚、激活学校专家学者这一关键力量,大力激发学校各学科人才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激情与热情。学校一大批专家长期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自觉把科研攻关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不仅立足于为一村一地“开方子”“治穷病”,更着眼于探索建立长期有效、普遍适用的脱贫“大药方”。
工作站“扎”到村里,“淘”出盐碱地上脱贫新模式。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是东营市出了名的“碱窝窝”。十几年前,这里还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毛坨村,太偏远,出进交通不方便,远离水源年年旱,土地宽阔光盐碱,人种天收干瞪眼,要想致富难上难。”这是黄河三角洲800万亩滨海重盐碱地的缩影。这样的土地过去只能种棉花,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
2008年,青岛农业大学主动揽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承诺一定让毛坨村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把目光聚焦到了整个黄河三角洲800万亩滨海重盐碱地上。当年,学校就直接在毛坨村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随着平台的搭建,学校植保专家王建林教授、花生育种专家王晶珊教授、小麦育种专家林琪教授、葡萄专家刘更森教授、蔬菜专家杨延杰教授等来自全校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300余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纷纷来到这片盐碱地,“扎”下了根。来自国内外2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也被请来,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大家与毛坨村人吃住在一起、流汗在一起,一起打起了脱贫攻坚战。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王晶珊教授,年过五旬,还是亲自带队住进村里,进行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用她的话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的责任”。她就是要在盐碱地上为乡亲们种出高品质的花生。在毛坨村,她与当地农民一起吃饭、一起下地,没有一点儿教授架子。为抢种抢收,早饭、午饭就在地里吃,晚上天不黑不收工,经常晚上9点才吃上饭。经过4年的努力,王晶珊团队培育的“宇花2号”和“宇花21号”花生新品种在毛坨村盐碱地种植成功,并创造了亩产425公斤的奇迹,几乎和普通土地产量一样高。而且其出油率比普通地块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加上盐碱地黄曲霉少的先天优势,盐碱地上产出的花生甚至比普通花生品质更高。
王晶珊教授只是这样一大批专家教授团队扎根毛坨村、助力毛坨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众多教授专家的共同不懈努力下,青岛农业大学仅用七年时间就在当地成功探索出以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毛坨模式”。“毛坨模式”彻底摘掉了毛坨村的穷帽子,曾经的“不毛之地”长出了绿意诱人的蔬果和籽粒饱满的花生、稻麦,甚至在人见人愁的重盐碱地上建起了一座集研发、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
春节前,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在全国各地进行科技服务、指导生产
“攻克”毛坨只是开始。学校又继续与东营市共建了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在东营建立了9个不同的试验示范基地,让“毛坨模式”全面辐射到了东营各个县区市,为整个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模式已为当地累计节水30多亿方,改造盐碱地23万亩,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
“组团”下乡,趟出水利移民村振兴新路子。在青岛,因修建水库整村搬迁或接纳移民迁入的村庄共有679个,移民工作涉及891个村。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水利移民村地处相对偏远,土壤瘠薄,从事传统种植业较多,种植技术更新慢,增收致富障碍多。2013年,学校在深度调研把脉后,整合全校农业专家力量与青岛市水利移民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青岛水利移民科技下乡专家服务团。服务团成员不仅有农业技术专家、农业经济专家,还有政府水利移民工作人员。这种“三合一”的科技下乡模式,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形成了“技术指导+市场引导+产业发展+政策咨询”等多元组合的复合型科技服务新模式。此外,针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琐碎且连续不断的现实状况,服务团创造性地设计了“专家联系点”制度。做到每次下乡的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服务专家、服务联系人“四固定”,以“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科技下乡的随机性,让农民和专家“点对点、面对面”无界限沟通。
2017年,莱西市河头店镇高格庄村引进大棚葡萄种植项目,专家服务团了解后,很快确定在高格庄村建立专家联系点,刘更森教授为常任指导专家。由于是第一次种大棚葡萄,各种问题纷纷出现,大家心里都打起了鼓。为此,刘教授走遍村里所有大棚,详细分析各家的情况,挨个给农民吃上“定心丸”。2018年夏天,由于多雨,部分棚因地势低洼又不注意排水,涝灾严重,农民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好在刘更森教授下村勤、电话打得勤、微信回得勤。就这样,在涝害严重的情况下,刘教授指导该村第一年种植大棚葡萄亩产就达到了2500公斤,比当初预计的亩产量翻了一倍还多。
多年来,服务团直接扶持移民14.2万人,培训服务对象890个村,连带73万人受益。2017年,联合专家服务团的成功做法被水利部录入《全国水库移民工作典型案例》并印发全国。
“成果+农户”,开启脱贫攻坚“加速度”。让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现实生产力,也是青岛农业大学不懈努力的方向。在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北耿村,青岛农业大学果树栽培专家原永兵教授的“冬枣篱壁形生态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主动找上了贫困户耿志忠。该项目以帮扶贫困户科技脱贫为重点,采用篱壁形生态栽培模式建设冬枣示范园,实行高纺锤形整形,树下覆盖无纺布地膜,行间生草,支架栽培并搭设多功能网,冬枣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提高,农药残留显著降低,由此种出来的冬枣卖到了120元一斤,合6元一颗。这与普通冬枣3元、5元一斤的价格形成了鲜明对比。项目结题验收时,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一种“生态、清洁、优质、高效”的冬枣栽培新模式,具有显著的扶贫效果和很强的示范推广价值。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还重点在临沂沂南县湖头镇、菏泽巨野县、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和菏泽牡丹区沙土镇、独山镇等地,采取无偿技术服务与成果转移转让的形式,转化“超早熟无公害草莓高产技术”“食用菌周年生产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核桃深加工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利用废弃畜禽养殖大棚栽培食用菌技术开发和示范”“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为当地农户带来5000万元的直接经济受益,带动和示范了2.8万名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降低了贫困比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远看,无论怎么加强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要靠本地干部队伍和人才。”打好脱贫攻坚战,着眼2020年脱贫攻坚战结束后的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培养当地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在推动全校专家教授持续活跃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精准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模式的同时,青岛农业大学还大力推进将学校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学校认为,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通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根本。学校依托在校内设立的11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鼓励专家教授上培训讲堂,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起以校内外双聘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为主体,政府部门领导,涉农企业主管,农村创业优秀典型、有带动力与影响力的技术能手为补充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的立体组合式师资培训队伍。
培训中,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固有的传统思想,改变他们世代沿袭的传统种植养殖和管理观念,引进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现代经营理念,激发他们大胆创新创业意识。烟台海阳市的陈少勇是学校新型农民培训班2009年第4期学员。经过培训学习,陈少勇表示,明显感觉到自己眼界宽了、办法多了。他所倡导成立的永平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已从最初的19户增加到2000多户,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黄瓜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示范社,成为当地有名的高端蔬菜产业龙头。平度市南村镇的王伦世经过培训,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优秀的“田秀才”,逐渐成长为山东省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讲师团蔬菜专家、金草帽全国基层农技专家。从一名培训学员转化为培训人员,2010年以来,他先后在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青岛电视台党建频道以及远程教育频道做公益科普讲座100多期,参与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公益技术讲座70多场,培训12000多人次,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6000人次。
自2007年以来,学校累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次700个以上、培训5万余人,培训范围已涵盖整个山东省,并辐射到全国11个省份,为实现乡村振兴输送了大批人才。
为强化培训效果,延伸培训效应,学校成立了“培训追踪服务专家顾问服务小组”,将服务延伸到培训之后,通过建立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学员之间建立了广泛、长期、多层次的联系,切实解决了学员在学习之后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规划设计、管理创新、生产关键技术等问题,成效显著。学校还积极参与山东省科技扶贫云平台建设,组织专家教授平均每年在线上为农民解答各类农业技术问题4.6万余个,用户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此外,专家教授还积极进驻学校在全省各地建设的15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在2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的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每年主动承担社会服务项目200余个,培训各类人才5万余人次。
青岛农业大学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自2012年起,学校已先后选派四轮共计19名“第一书记”分别派驻枣庄、菏泽、济宁等地区,在7年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第一书记”为红线,以高校科技资源对接山东西部发展需求,持续提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智力化帮扶和产业改造之路。
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西七里河、武王庄、赵山头三个村,是不折不扣的“穷窝窝”。2012—2015年,学校先后选派9名干部到枣庄市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三年中,累计争取各类资金、物资1600余万元,实施村庄道路改造、水利设施修建、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66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惠民活动4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项。同时,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学校和当地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建立了青岛农业大学枣庄综合试验站、合作社党建工作研究促进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试验基地以及7个专家大院、4个试验基地,建立了将学校人才、技术、专业等优势长期引入当地的灵活机制,达到造血式智力扶贫目标。2017年2月,学校又选派3名“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队员到菏泽市牡丹区开展帮扶,在他们的红线牵引下,学校园区规划、蔬菜种植育种、果树种植、食品加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建设等各方面专家都汇集到帮扶村,仅用一年时间,便整合资金12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起了一个新型、高标准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脱贫不是终点,乡村振兴才是目标。青岛农业大学将在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聚焦扶贫脱贫模式培育、脱贫生力军培养、“第一书记”选派使用“三位一体”,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先天优势,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升脱贫致富“金钥匙”的含金量和适用率,在脱贫攻坚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不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