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非洲猪瘟 看我国畜禽疫病防治

2020-04-24 09:19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猪瘟疫病生猪

文/本刊记者 杨阳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可高达90%—100%,目前无有效疫苗和防治药物,是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顾名思义,非洲猪瘟起初出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病并非是一种新发现的疫病,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在从欧洲引入肯尼亚的家猪中,非洲猪瘟就被发现。自2007年入侵后,俄罗斯与非洲猪瘟抗争了十年。据俄罗斯联邦相关部门报告称,2007—2017年,俄罗斯全国爆发过1000多次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大约80万头猪死亡。庭院式家猪养殖的规模减少了一半,从2007年的1119吨猪肉下降到2017年的608吨。

自2018年8月我国部分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忠武明确表示,非洲猪瘟是由国外传入的。因为在2018年之前,我国一直没有非洲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非洲猪瘟来了之后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家族的唯一成员,并且主要在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是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株可在感染的约5—14天内杀死家猪,其中死亡率接近100%,无有效预防疫苗,无特效治疗药物。各阶段家猪、野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自然宿主,可在家猪和野猪之间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了病毒的泔水、饲料以及腌制的干火腿等猪肉产品跨国家和地区传播。发现疫情,必须进行扑杀。它是全球防范内危害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头号外来动物疫病。

我国生猪养殖占世界50%以上。周边疫情国家逐年增多,存在自然疫病病源地。根据国外非洲猪瘟疫净化根除历史看,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要彻底根除,均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并付出重大的代价。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持续强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全面加强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监管提出要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此次国办印发的《意见》,提出了“八加强一规范一稳定”的防控工作总要求,是指导防控非洲猪瘟、提升防控能力、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立足生猪全产业链,着眼构建长效机制,着力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标本兼治重治本,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努力做好猪肉市场保供工作。

2019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抓细,千方百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千方百计确保猪肉供应。

科技人员在行动

非洲猪瘟病毒被人类发现至今,已经从非洲传播至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多个国家。该病毒引起非洲猪瘟,能感染各品种和年龄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基础研究,是研发有效疫苗的前提。

2019年8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的《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病毒及其作为疫苗的应用》专利申请公布。针对非洲猪瘟疫苗缺乏和已知疫苗的有效性不够理想,尤其国内疫苗空白的现状,研发非洲猪瘟基因缺失减毒疫苗的制备方法,并成功获得了两株安全、有效的疫苗株。

据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动物病毒之一,基因组庞大且蛋白结构异常复杂,功能尚不清楚,自1907年在肯尼亚发现以来,全球至今没有有效的疫苗。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工作启动以来,哈兽研团队相继攻克了病毒分离、毒株构建、安全性评价等技术难题,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是非洲猪瘟疫苗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哈兽研在前期基因缺失疫苗自主研发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一株非洲猪瘟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突破了以原代骨髓巨噬细胞实现疫苗规模化生产的重大技术瓶颈,完成了兽药GMP条件下的中间产品制备和检验。

2019年10月18日,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合作开展的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该研究采用单颗粒三维重构的方法,首次全面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毒颗粒。

近一年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对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展开了基础科研、临床检测、高效疫苗等联合攻关研究。该研究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多种潜在的保护性抗原和关键抗原表位信息,阐述了结构蛋白复杂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模式,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可能的组装机制,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及逃避和对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11月2日上午,12头荣昌猪“打飞的”抵达哈尔滨。这12头荣昌猪属于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猪,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培育,在重庆装车,随后空运至位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用于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等科学研究。

SPF级猪,也称无特定病原猪,是通过无菌剖腹产手术获取,在洁净环境下饲养,经实验室检测没有猪伪狂犬病病毒等9种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5种细菌、猪弓形虫等3种寄生虫的实验猪。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拥有成熟的SPF级猪培育核心关键技术— 无菌剖腹产技术和无菌人工饲养技术,建有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无菌猪培育与转化应用平台,已建立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封闭式的猪舍和1600平方米猪用屏障设施,可规模化定制无菌猪和SPF级猪。本次提供的12头SPF级荣昌猪为首次向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交付,后续将分阶段陆续交付共计28头。

动物传染病不止非洲猪瘟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动物大批死亡和动物性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兽共患病还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非洲猪瘟也是动物传染病的一种。所幸,非洲猪瘟不感染人,也不会感染除了猪之外的其他动物。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未将非洲猪瘟列入人畜共患病,也没有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非洲猪瘟发现近一百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

猪流感、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和猪痢疾……猪养殖需要攻克的动物传染病远不止非洲猪瘟。

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主持的“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攻克了猪病难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金梅林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猪病流行特点及危害因素,明确了我国猪病多病原混合感染严重、细菌病多发、病毒变异致毒力增强等流行特征。累计检测病料20万余份,血清样品40余万份,分离菌毒株4万余株,通过系统鉴定,明确了根本病因。完成了600余株相关菌毒株的基因组测序,获得大量病原遗传信息,建立了菌毒种库、基因库和血清库。创新了疫苗研发新思路,建立了疫苗分子设计平台,解决了疫苗关键技术难题33项,研制了多联多价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22种,7种新型疫苗实现了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其中,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亚单位疫苗和猪圆环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为国内首创。

不仅是猪的疫病研究,随着养禽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禽病防控和研究工作快速发展,禽病防控研究规模和水平都已在兽医科学中跃居首位,以禽流感、新城疫为代表的相关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流行病学、致病和传播机制及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我国研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新城疫灭活疫苗以及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广泛用于家禽疫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疫苗产品同时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当地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在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小鹅瘟和鸭瘟等家禽疫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特性、诊断方法和免疫预防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此外,我国还在狂犬病、结核、炭疽、血吸虫等重要人兽共患病以及兔病毒性出血症等小动物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控方面做出了众多科技贡献,部分领域居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个别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但整体疾病防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严重影响下,非洲猪瘟等新病突发,伪狂犬、猪流行性腹泻等老病新传,外来病持续性威胁,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还需积极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猪瘟疫病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