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杰
摘要:新课程改革制度要求教师要完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提升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不足,教师需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该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教学方案,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教师需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本文讲述在新课程改革制度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新课改;数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制定,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中较为重要的科目,因该科目抽象问题较多,因此教师需利用有利条件来加强学生对该科目知识的学习。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展开教学。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农村小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是该科目教学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为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教育部门制定了新的课程改革制度。教师需深入理解该制度的核心理念,积极并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教师需秉持终身学习职业道德,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上积极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根据小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改进教学方案
农村教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有的是在自己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学习,有的是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学习。两者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跟随父母学习的孩子学习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也较强。在此基础上,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制定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进入课堂中学习,从而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观察物体”课程内容时,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该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教學工具,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使其几何直观能力得以提升。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向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进行提问,对学习较好的同学提问较难点的,对学习较差的同学提高较简单点的。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增强其学习自信心。课后教师留作业时,可让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对多个物体的观察,让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家里的物体进行观察。利用线上线下不同学习方式产生不同学习效果的理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利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数学科目抽象性知识又多,农村教学条件有限,不能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因此教师需采取有效措施来调动小学生课上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着手,结合数学教材展开教学,以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陪自己的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在学生回答买过的基础上,继续提问:“那你们碰到过商场打折的情况吗?打折又是什么意思呢?”提出问题,使学生理解打折的意思,从而引出教学内容,教授学生认识百分数。为提高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师还可创设情境:“妈妈给了小华两星期的生活费,第一星期小华花了70%,第二星期妈妈又给了小华85元,现在一共的钱则比以前给的钱多15%了,问妈妈原来给了小华多少钱呢?”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是100元,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运用能力。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可利用该方法提高其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算。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进入课堂中学习,对课堂效率和其学习能力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让学生自己学会怎样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学生家庭条件存在差异,没有充足的课外书籍和学习工具让其来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圆”课程内容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有圆规工具,而有的学生没有。对此,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然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分组,使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学习,提高其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其对圆数学知识的画法与学习。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既可加强学生间的友谊又可提高其学习能力,对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科目教学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制度要求下,结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等因素改进教学方法,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的合理有效教学措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锐武, 朱伟锋.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7(8).
[2]白院院.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 考试周刊, 2019(34):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