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T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周围性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0-04-23 09:35李骁
影像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李骁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学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S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集的SPLC病人为对象,总共68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对其均给予CT影像学技术扫描,对其影像学情况表现进行观察研究。结果:CT显示病人的病灶多集中于左肺,病灶大小为8-20mm,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及密度不均且呈小颗粒状堆积为主要表现,病灶边缘的分叶比较深,病灶周围中,11例胸膜边缘有玻璃样晕影,21例有线影,32例有胸膜凹陷征,4例有支气管血管聚集征。经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者21例,不均匀强化者47例,病灶的时间及密度曲线呈现出缓慢升高表现。结论:CT影像技术应用于SPLC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SPLC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

关键词:CT影像学技术;周围性小肺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R734.2文献标识码:B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3.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imaging technique in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SPLC).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SPLC patients collected between May 2016 and May 2018.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T imaging technique scans were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imaging findings. Results: CT showed that the les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left lung. The size of the lesions was 8-20mm. The vesicles of the ground-glass density and the uneven density and small granular accumulation were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the lobes at the edge of the lesion were deep and the lesions were deep.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11 cases had vitreous vignette on the edge of the pleura, 21 cases were wired, 32 cases had pleural indentation, and 4 cases had bronchial angiogenesis. After enhanced scanning, the lesions showed uniform enhancement in 21 cases and uneven enhancement in 47 cases. The time and density curves of the lesions showed a slow increase. Conclusion: CT imaging technology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in SPLC, and it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imaging technique for SPLC differential diagnosis.

Key Words: CT Imaging Technology;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Diagnostic Value

周圍型小肺癌(SPLC)指的是生长于段支气管以下和位于肺周边处、其直径<3cm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多在健康体检或在其他疾病检查中被发现,诊断时多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1]。可见对SPLC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病人症状的关键。随着近年来CT影像技术的发展,其为SPLC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路径。对此,本文旨在对CT影像学技术在S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集的SPLC病人为对象,共68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为45例,女性为23例;年龄范围在33岁至86岁之间,年龄中位值(59.63±4.13)岁;病理类型中,腺癌38例,鳞癌15例,小细胞癌6例,中低分化癌6例,未分化癌3例;经过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有22例,经肺部穿刺活检确诊有46例。本组所有病人均无明显的CT诊断禁忌症,并自愿接受影像学诊断。

1.2 方法

使用螺旋CT(GE Lightspeed 64排VCT)对本组所有病人进行扫描,先用10mm扫描层厚和层距对病人行胸部CT平扫,在扫描影像显示结节病灶之后,为明确病灶结节最大层面,需对结节再次进行层厚和层距2.5mm薄层平扫。接着使用优维显100ml药物经病人肘静脉以3.0ml/s速度进行注射,在优维显的注射过程中,要对病灶中心进行连续扫描,以明确结节CT值,病灶扫描的时间可选择在注射药物后的1min、2min、3min、4min、6min、8min进行,分别对3-4个区域病灶结节中心的CT值进行计算,把各个时期所测出来的CT值和强化值加以统计,取其平均值设为病灶结节CT值和结节最大的强化值,统计病人接受CT增强扫描前后存在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病人经CT影像学诊断后其病灶的形态、大小、部位及病灶的内部、边缘、周围等情况,同时观察动态增强CT表现。

2 结果

2.1 影像学诊断下病灶的形态、大小、部位表现

本组病人经CT影像学诊断后,孤立性结节62例,直径均<20mm,其中8-10mm共19例,11-15mm共38例,15-20mm共5例;多发性结节4例,最大直径为15mm,最小直径为5mm;位于左肺上叶共15例,位于左肺下叶20例,位于右肺上叶14例,位于右中叶8例,位于右下叶11例。

2.2 影像学诊断下病灶的内部情况

本组所有病人结节内部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钙化斑,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及密度不均且呈小颗粒状堆积为主要表现。11例胸膜边缘有玻璃样晕影,21例有线影,32例有胸膜凹陷征,4例有支气管血管聚集征。

2.3 影像学诊断下病灶的外部情况

肿瘤及肺交界处病灶边缘的分叶比较深,有30例,浅分叶16例,毛刺较长的有6例,毛刺较短的有4例,无明显毛刺的有12例。

2.4 影像学诊断下病灶的周围情况

病灶周围中,11例胸膜边缘有玻璃样晕影,21例有线影,32例有胸膜凹陷征,4例有支气管血管聚集征。

2.5 动态增强CT的表现

经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者21例,不均匀强化者47例,其中有6例磨玻璃样结节增强之后CT值增加5-10Hu,其余未见有明显的增加,病灶的时间及密度曲线呈现出缓慢升高表现。

3 讨论

螺旋CT影像学诊断扫描速度快,在多层面扫描中只需病人屏气一次便可完成,这样可以弥补普通CT因病人呼吸运动所致的部分小病灶漏诊情况,并且螺旋CT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大,空间分辨率也比较强,有着明显的优势[2]。SPLC结节征象在影像学诊断中显示主要表现有:①结节边缘分叶征:可分成深分叶与浅分叶两种,这种征象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肿瘤扩散到肺小叶中时各部分的生长速度参差不齐所致。②结节边缘毛刺征:若为浸润性病理改变的肿瘤,其结节边缘比较毛糙,CT影像学表现出细而短的毛刺出现在肿瘤病灶边缘,如果毛刺粗且长,则可能属于良性肿瘤,需进一步诊断确诊[3]。③结节内部结构空泡征:一般情况下,空泡在肿瘤病灶周围出现,主要原因是病人肺泡同时出现在正常肺组织或气肿损伤的肺组织中,结节状病灶中的瘢痕组织发生收缩,导致残留肺组织发生泡性肺气肿。④血管集束征:这是一种在病灶周围或附近血管束和病灶直接连接或有向病灶处集中的现象,多因肿瘤体内发生纤维化或增殖破坏,使肺部结构被改变引起皱缩或塌陷,从而导致周边和附近血管被牵拉或者包绕而引发的症状表现[4]。⑤胸膜凹陷征:经CT影像学显示线条影,因病灶结节对胸膜会带来一定牵拉作用导致胸膜凹陷,可形成典型喇叭口状。对于上述螺旋CT影像学诊断下显示出来的不同征象特点,可对SPLC加以早期诊断,促使病人在早期确诊并在最佳时间内接受治疗。

本文研究中,对螺旋CT影像学诊断SPLC的结果和其他肺部疾病影像学结果加以比较,其结果存在明显区别,可与SPLC相鉴别,包括:①病灶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结核瘤,因中心血供明显比较少或者无血供,使造影剂难以进入到病灶中心,经CT增强诊断显示有轻度周边强化表现,中心处则无明显强化,增强4min后可达峰值,之后渐渐减少,最大值约为10HU,呈现平坦时间密度曲线样[5]。②急性炎症在早期发生时会引发炎性结节,因血管短时间内出现暂时痉挛,使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在短时间内发生扩张,阻碍血液的回流,延长造影剂在细胞外液中滞留的时间,故急性炎症者CT显示有明显的强化表现,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增强4min后可达峰值,甚至可出现5-6min持续高峰值,最大强化值为35-100HU。此外,CT灌注影像学作为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诊断方法,其在CT增强扫描时,对于CT值改变和强化时间的密度曲线变化需加以全面分析,对已明确为SPLC诊断需仔细鉴别,以免发生误诊情况。

综上所述,CT影像技术应用于SPLC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SPLC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蒋超梅.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5):144-146.

[ 2 ]陆磊.周围性小肺癌的薄层螺旋CT图像特点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89-90.

[ 3 ]朱卫峰.周围型小肺癌在HRCT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征象分析[J].医学影像學杂志,2015,25(8):1377-1380.

[ 4 ]郑海平.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2):3319-3321.

[ 5 ]王海.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59-60.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