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娟
摘 要:基层社会治理屬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给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基于此,本文就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突破点进行探究,以提升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关键词:新疆;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难点;突破点
新疆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与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前哨与有力屏护[1]。所谓“边稳则国安”,新疆的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社会稳定,故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疆各类暴恐事件的频发,其基层政府通过“四知四清四掌握”“四类管理法”“一级响应”“宗教问题去极端化”等工作来逐渐完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但因新疆特殊的社会情况,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中依旧面临诸多难题。因此,新疆基础政府部门需在工作中不断寻找突破点,以提高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1.“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机制
“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要求包户干部能掌握辖区住户的基本情况、政治表现、经济状况、就业情况;第二,掌握流动人口、重点人口、贫困群体的需求;第三,登记、汇总辖区的社情动态、居民热点及难点问题、宗教活动。“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机制为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包片包户来了解辖区情况,并进行摸底排查、定期走访,以全面了解自己负责辖区的住户情。同时,针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情况,街道、区、市、自治区会派督查组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以了解基础工作情况。
2.四类管理法
四类管理法是一种动态管理法,属于“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要求基础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辖区进行管理,严格按照治安情况、流动情况、服务需求情况合理划分为重点工作户、重点管控户、基本户、放心户,并进行定期走访,实施动态管理。例如,重点工作户与重点管控户进行每周一次走访活动,基本户为每月一次走访,放心户则为每三个月一次走访。
3.“一级响应”工作机制
在新疆基础社会治理工作中,一级响应主要是指在重大节假日、突发反恐事件、“7.5”等时期启动维稳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工作内容主要为所有单位取消休假,基础领导、工作人员需下到管辖社区进行7*24小时值班制度,在值班期间需统一着装维稳工作服,手持防爆武器等,以加强社会防控。在2017年,新疆的一级响应”工作机制已成为常态化,并形成全面参与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的专项行动。
4.宗教问题去“极端化”
新疆的宗教极端思想较多,而为了防止宗教极端势力以宗教名义而进行暴力恐怖、制造民族分裂等活动,新疆党委常委提出了“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并在后续工作中明确了“去极端化”的目标,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正确划分民族习俗、正常宗教、宗教极端思想之间的界限。同时,新疆人大针对“去极端化”启动了地方立法,对宗教事物进行依法加强管理,以实现尊重信仰宗教自由。
二、现阶段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难点
1.对新疆社会稳定维护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在新疆基础社会治理工作认识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公众对新疆稳定问题缺乏认识,长期以来,境内外势力在新疆地区制造多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活动,而这些恐怖活动给社会带来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不仅使新疆民众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还导致人们给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民众贴上了恐怖主义的标签。第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不统一,在恐怖活动活跃期间,部分党员并未认清严峻的社会形势及自身重要的政治责任及历史使命。
2.对新疆社会治理核心问题认知不清
随着我国各民族的不断融合,民族因素逐渐淡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越来越强,针对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其相关政策也从单独强调某个民族利益逐渐转向强调国家利益,并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作为出发点来具体调整族际关系,故新疆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族际关系的冲突与矛盾、解决新疆地区的特殊性区域的各类问题等。而在实际基础社会治理工作中,新疆不仅有民族问题,还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虽然社会治理不能忽视民族关系中的问题与矛盾,但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理的核心。
3.维护稳定与服务群众之间的失衡
在传统社会管理中,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包括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两个机制,维护稳定即协调、化解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群众即综合治理、民政、医疗、教育、社保、建设、市政市容等民生问题[2-3]。而由于新疆的特殊性,其维稳工作必须凌驾于其他工作之上,即“稳定工作高于一切”,新疆的任何工作都需围绕维稳工作开展。由上可见,新疆宗旨部门多承担的责任与压力十分大,其工作内容几乎涉及所有层面,导致基础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及精力被占用,使日常工作出现停滞状态,进而影响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的有序平衡,阻碍服务工作的开展。
4.对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社会偏见
由于新疆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加上近些年来暴恐事件的频发,使社会大众对新疆人民的误会与偏见日益加深。例如,在异地的新疆人常被定义为新疆人的“身份色彩”,在入住酒店、乘坐交通工具时,通常会被查看各种身份证件、询问流动原因等,甚至会被部分旅社拒绝入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容易混淆宗教极端势力与普通信教群众,导致对新疆民众的误会与偏见越来越深,这些均不利于基础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突破点
1.加强思想建设,正确处理维稳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积极打破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在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摆脱主观思维,应用新方法了解社会新情况,以及时化解新矛盾;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新疆的维稳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社会治理;并积极借鉴先进的治理经验,以不断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第二,正确处理维稳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维稳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与合法权利,社会稳定的前提与基础是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因此,在基础社会治理工作中,要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作为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的核心诉求,并依法开展维稳工作,为人民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2.完善制度体制,建立健全社会治理运行机制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前提,在开展治理工作中需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十大所提出有关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第二,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实现人人平等,并保障其权利,在维稳工作中,新疆基层党员需起带头作用。第三,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需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并简政放权,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并充分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发挥市场作用。第四,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激发并提升其能力,并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到城乡社区,以打造坚实的社会治理基础。
3.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新疆基层维稳常态化
第一,建立健全的反恐维稳常态化机制,结合现阶段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无人机队伍以及快速安检等建设,并完善应急指挥系统以及优化处置预案,提升维稳工作水平;同时,强化人们的反恐维稳责任意识,明确各个部门管理职责,以实现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第二,提升严打严防能力,积极完善社会防控模式,并监督严打严防措施的落实,对流动人口采取精细化管理,以确保重点管辖区域的安全;同时,打造专业的巡逻队伍,强化新疆各族人民、驻区企业的反恐维稳责任感和荣誉感。
4.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巩固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以推动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針对宗教事务,需依法加强管理,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并保障新疆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与习俗,全方位落实各项制度,以构建完善的宗教管理制度。
总而言之,针对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需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以及人民的共同努力,并在党中央坚持领导下促进新疆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以及边防巩固。
参考文献:
[1]陈士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J].兵团党校学报,2017(03):98-101
[2]范礼忠.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传承,2017(01):78-80
[3]李万钧.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7(05):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