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凯奇,林柳兵,陈懿榕,晏 旎,李 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上海 200071)
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据统计,世界范围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数累积超过20亿,每年因乙肝后致死人数高达65万[3-4]。CHB因其具有传染性、迁延难愈且最终导致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癌等特点,导致患者除了忍受长期的折磨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外,心理负担重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前期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CHB患者临床除胁肋胀痛、纳差、腹胀、便溏不爽、恶心呕吐之外,另多伴有心情烦躁、失眠不寐、心慌害怕、心悸怔忡等表现,此类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心虚表现,其中以心阴虚证为多。由此认为CHB(肝郁脾虚型)患者其病变脏腑与脾、胃、肝相干的同时,亦与“心”密切相关,单纯采用疏肝健脾治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多年的临证用药经验,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予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治法治疗此类病症,对于此类患者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肝郁脾虚》制定[6],具体如下:肝郁脾虚证的主症:胁肋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次症: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腹痛即泄或泄后痛减,舌苔白腻或腻,脉弦或细。肝郁脾虚证主症3项(胁肋胀痛必备),或主症2项(胁肋胀痛必备),次症2项,即可诊断。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CHB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3)年龄18~70周岁。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类型肝炎者。2)合并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或肝癌者。3)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4)合并精神疾患及怀孕、哺乳期妇女。5)已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无法耐受者。
1.4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来源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及肝病科病房或门诊。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24~68岁,经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分别经卡方检验(性别)、t检验(年龄、病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s)
组别 例数images/BZ_51_456_506_1027_620.png病程(年)治疗组 36 28 8 24~68 42.99±11.91 13.1±7.45对照组 36 27 9 26~65 42.90±11.48 12.9±7.92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 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组方如下:党参12 g,焦白术 12 g,白茯苓 12 g,柴胡 9 g,陈皮 9 g,郁金 9 g,枳壳 9 g,茯神 9 g,煅牡蛎 27 g,麦门冬9 g,生地9 g。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两次口服,每次200 mL,疗程12周。
2.1.2 对照组(疏肝健脾组) 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方治疗,组方如下:党参12 g,焦白术12 g,白茯苓 12 g,柴胡 9 g,陈皮 9 g,郁金 9 g,枳壳9 g。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两次口服,每次200 mL,疗程12周。
2.1.3 西医基础治疗包括 保肝降酶治疗(如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酐、门冬氨酸钾镁等),抗病毒治疗(如阿德福韦、拉米夫定等)。
2.2 疗效观察指标
2.2.1 中医证候积分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填写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包括主证(胁肋胀痛、纳差、腹胀、便溏不爽、恶心呕吐)和次证(烦躁抑郁、倦怠乏力、多思多虑、因郁加重、善太息),主证按 0、2、4、6 分4个等级计分,次证按0、1、2、3分4个等级计分。
2.2.2 SF-36生活质量评分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填写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总体健康(GH)、心理健康(MH)、生理职能(RP)、生命活力(VT)、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8个维度。
2.2.3 生化学水平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LT、AST、ALP和γ-GT水平,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化学水平改善情况。
2.2.4 安全性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肾功能(BUN、Scr)和心电图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2.3 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如下: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疗效评价标准如下:1)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2)显效:70%≤疗效指数<95%;3)有效:30%≤疗效指数<70%;4)无效:疗效指数<30%。
2.4 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成试验,无病例失访和脱落,治疗后总体疗效评价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2 两组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不能同时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故采用秩和数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前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经治疗后,在 GH、MH、PF、RP、BP、SF 6 个维度方面均有所好转(P<0.05);在 VT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RF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经组间比较发现,与对照组想比,治疗组在改善MH、PF、SF 3个维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MH、PF、SF 3个维度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3、表4。
3.3 两组治疗前后 ALT、AST、ALP、γ-GT 水平比较 因患者治疗前ALT、AST、ALP、γ-GT各项指标水无法同时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ALP、γ-GT各项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提示治疗后肝功能无差异。见表5。
3.4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出现,慢性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7-9]。进一步研究发现CHB迁延难愈不仅与病原体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精神心理问题在CHB患者中的发病率明显偏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依存性,干扰疾病治疗进展[10-13],心理干预疗法可有效改善CHB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14-17]。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比较 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比较 分
表5 两组患者ALT、AST、ALP、γ-GT疗效比较 U/L
中医药一方面针对疾病可辨证施治,另一方面亦可兼顾调畅情志,从而在治疗目的上切合整体观念,最终达到身心调节,减少疾病的复发,具有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等优点[18]。CHB的发病主要与肝感受湿热外邪、疏泄功能失常相关,中医证型急性期以湿热内结为多,而慢性期以肝郁脾虚最为常见[19-21]。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目前国内学者则多从肝脾出发、以疏肝健脾为主进行治疗,中药方剂以柴胡疏肝散和逍遥散加减方多见[22-24]。然而在临床观察和治疗过程中发现,临床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CHB患者普遍存在多思多虑、紧张烦躁等焦虑抑郁的精神心理问题,单纯从肝脾治疗存在短板,远期疗效欠佳。
中医学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心理问题乃心主神志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因CHB病程冗长、反复发作,患者肝郁气滞日久,化火伤阴,母病及子,累及心阴不足,故表现为心神烦躁、思虑繁多、郁郁寡欢,而调理心神可使五脏六腑功能相互协调,达到治病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CHB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疏肝健脾方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和生活质量,尤其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3个方面,疏肝健脾养心方疗效显著,提示疏肝健脾养心方能够改善CHB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疏肝健脾方中党参性甘平,入脾肺,柴胡性苦平,入肝胆,两药合而为君,升疏并用,以起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之功,焦白术善除中焦湿邪,白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陈皮理气散散逆,郁金行血利气、清心解郁,枳壳下气消积;疏肝健脾养心方在此基础上,佐以茯神、煅牡蛎、麦门冬、生地,其中茯神善入心经,具有“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之功效,善治心神恍惚、虚劳烦躁之体;煅牡蛎益阴潜阳、重镇安神;麦门冬入心、肺、胃,生地归心、肝、肾,两药同用,补益心血、滋养肝阴,合而为“益阴血之佳品”。诸药共施,疏肝健脾、养心安神。如此这般,气顺脾运,心神安守,则心、肝、脾、胃诸脏和谐,心情自然舒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徐徐而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