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傅成
“老师,我是小星的妈妈……”电话那头,还没有清晰地说完一句话,小星妈妈就哽咽了,家长稍微平复了情绪后。继续说道:“孩子打电话说,现在压力特别大,考试时基本有一半的题目都做不出来……”家长又一次哽咽,断断续续地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星给家长打电话说自己最近突然不会做题了,并且错误率极高,电话中的小星更是嚎啕大哭。类似的情景,许多带过高三的班主任都经历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既然小星出现了这种心理状态,那么班上的其他学生也应该有,不出所料,第二天,我找了部分学生聊天,他们情绪都很低落,表示压力很大。看来,这就是高三复习初期的综合征。
从高一到高三几乎所有高中生都是处于一个状态:埋头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和老师交流学习和心理状态的学生越来越少。班主任往往也疲于教学和事务性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找学生谈心的时间也不多。学生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理问题或者是情绪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藏性,有些问题会随着学生的不断成熟而自我解决,而有些问题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发酵,进而继续影响学生的情绪与状态。如果班主任能够注重这些问题爆发的时间节点,就能够在关键时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高三复习初期,就是学生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与高三等同的另一个词语就是高考,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个人成就目标要求过高。自我成就要求过高的人,常常得失心重,因此觉得压力很大。二是自我效能感差。自我效能感差的人,自我肯定不足,因为他的自我效能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遇到挫折常常自责,这样的人容易产生挫折感。三是来自学业竞争的压力。很多学生把高考升大学看成是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出路,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初期,学生的学业排名容易有一个新的波动。当然,还有来自家庭的原因,有些望子成龙的父母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逼迫孩子学习,不断加压。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心理失衡,产生焦虑。
基上以上原因,我决定针对像小星一样的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平衡学生心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在班里开展高三初期心理团辅活动,邀请学校专业的心理教师,设计了一些如冥想等减压活动,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客观的认识,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更长远和更理性的态度。其次,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形成合力,正确处理高三的月考或者周考成绩,重视考试的训练作用,减弱考试的比较意味,引导学生更理性地掌控和面对考试,而不是让考试控制学生。最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进一步呵护这个阶段的学生,安排空余时间,每次找几个学生谈心,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对学习和未来更有热情和希望,缓解特殊时期的紧张感。
通过我的“理性”分析与不断实践,小星的状态慢慢好了起来,再与小星妈妈打电话时,小星妈妈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发现小星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也能自己找一些放松的方法了。
事实上,高三初期,学生容易出现焦虑问题,与这个阶段特定的学业状况有关。一般来讲,高中各个学科的新课在高二下期基本结束,各个学科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如果学科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各科任教师只顾着自己学科,很容易忽略其他学科的情况,也容易忽略学生这个阶段的压力。虽然教师还是一样的上课,但在学生的脑海中,单个学科的综合性加强了,很久前不会做的难题现在又绕回来了,特别是数学函数问题,而各个学科都进入综合性复习阶段,那么学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会陡然增加,加大了大脑的压力。现实性的知识容量和整合性的加大,与主观心理压力的双重逼迫下,学生会出现阶段性的疲软、无奈、惊慌、压力过大等问题,学业问题自然牵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自然影响学习问题。
所以,除了心理辅导,还需要学法指导,让高三学生能够平稳度过这一阶段。第一,要有明确的阶段性学习规划,把目标细化到每周以及每天,记录在高三学业日志本上,或者粘贴在课桌面上,对每周的学习和每天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还没有弄清楚的知识,不必过于着急,因为一切问题都在解决的路上,而且这样的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重视课堂信息抓取信息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业任务重,很多学生不能有效抓取到课堂的有效信息,甚至抓取的是错误信息,只有抓取到了有效信息,才能有后面的有效理解和有效记忆,以及最终有效产出;重视课堂声音信息的输入和文本信息的输入,重视记笔记的作用,由于这个阶段知识复习的归纳性和总结性强,课堂容量大,记笔记有利于对信息的抓取和梳理。
解决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所谓的妙招,老师能做的就是找到问题,主动梳理问题,解释问题,有时候能够认識到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大半,特别是心理类的问题。通过以上这样一个全员的辅导活动和一对一的班级对话后,学生在总复习初期的学习劲头更好了,学生的心态更轻松,效果自然也不错。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