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冯银科
(西安630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症状以腹痛、腹胀、嗳气等为主,长期以往,易诱发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及生活质量下降。发病后,及早确诊,并给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规诊断方法,以病理诊断为主,虽检出率高,但为创伤性操作。有研究指出,将胃镜应用到诊断过程中,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本文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疾病的诊断方法,观察了诊断效果。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5例)性别:男/女=14/11,年龄(51.26±12.51)岁,病程(36.69±5.61)个月。对照组(25 例)性别:男/女=15/10,年龄(52.10±11.89)岁,病程(37.00±6.10)个月。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用病理诊断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胃镜诊断,方法如下:(1)检查前10 h,嘱患者禁食。(2)检查时,患者应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对胃底及胃窦进行观察。(3)以以下指标为准,采用胃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确诊:①胃部黏膜变薄。②白相为主,血管透见。③黏膜呈颗粒状,粗糙。(4)视以下指标,采用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确诊:①轻度糜烂:固有腺体数减少<1/3。②中度糜烂:减少量<2/3。③重度糜烂:固有腺体基本消失。
采用S P S 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检出率,分别为40%、55%及20%。对照组患者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检出率,分别为50%、55%及2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近些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疾病的发生,以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体萎缩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时,可见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现象。根据减少程度的不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样不同[1]。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给予对症治疗,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同样可见胃部黏膜变薄,部分患者可见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嗳气、食欲不振等为主。临床研究发现,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炎症等因素有关。发病后,如未及早确诊,并给予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痛苦较大。
表1 检出率对比[n(%)]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规诊断方法,以病理诊断为主。采用该方法诊断,可有效明确患者的病情。但该诊断方法,同样具有检查结果获取效率低、检查过程中患者痛苦大的弱点[2]。部分老年患者,检查的耐受度较低,且检查后恢复速度缓慢,患者难以接受。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病理诊断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患者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检出率,分别为50%、55%及20%。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胃镜逐渐被应用到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出效率,减轻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本院将胃镜应用到了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采用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轻度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检出率,分别为40%、55%及20%,与采用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证实了胃镜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患者胃镜表现的观察发现,患者均可见以下现象:①胃部黏膜变薄。②白相为主,血管透见。③黏膜呈颗粒状,粗糙。隋薇[2]在研究中,同样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对胃镜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通过胃镜诊断疾病,疾病检出率为95%,给予病理诊断,疾病检出率为100%,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该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除检出率值得肯定外,采用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样具有以下优势:①效率:采用该技术诊断,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诊断结果,可有效避免延误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对患者疾病治疗及时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②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伤的特点。针对部分老年人,以及重症疾病者而言,采用该方法检查,耐受度更高,痛苦更小,优势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将胃镜应用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虽检出率较高,但仍存在误诊及漏诊的风险。因此,针对高度怀疑但难以经胃镜确诊者,应考虑继续通过病理诊断的方式确诊疾病。
综上所述,采用胃镜检查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获得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的检查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