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杰
熊康宁*
陈丽莎
肖时珍
陈起伟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具有世界级价值的、无法替代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仅属于遗产地所在国,同时属于整个人类社会[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国际影响力,使得世界遗产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象征,提升了国际声望[3-4]。然而“天灾”和“人祸”[5-6]会对世界遗产造成急剧或累积的改变。承认、保护和延续遗产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保护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中的作用[7]。
国外于1962年较早地开始关注文化遗产的“环境”[8-9]。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泰山[10]、九寨沟[11]、黄山[12]等世界遗产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当前国内世界遗产环境问题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评议等定性方法[13],以及采用航片解译、实地踏勘、典型调查相结合[14],采样分析监测遗产地的水质、土壤和空气等定量方法[15]确定遗产地的整体环境状况。评价环境问题的影响则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构建环境监测指标体系[16],以及实地监测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等指标,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17]。环境整治措施研究则是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探讨,从建筑学上对卧龙[13]、崀山[18-19]、哈尼梯田[16]等世界遗产地提出统一建筑风貌、改善市政设施。从景观学对丹霞山提出整治景区、村庄、公路和水体方案[20]。从园林学对颐和园[21]的整治考虑其特殊地位,使建筑、山形、水系复原贴近历史原貌。世界遗产地环境整治不能局限于遗产价值本身,还需要考虑社区民众自身的文化权利[22]。
尽管国内的世界遗产地环境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探讨具体的整治措施,缺少从宏观、空间角度研究环境问题分布规律以及评价环境问题对遗产价值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角度,以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为研究区,构建环境问题分类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差异,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环境问题对遗产价值的影响强度,进一步提出相应整治措施,为我国今后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整治提供借鉴。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受到元古代以来东亚板块构造运动和第三纪、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影响,梵净山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同时地质自然现象和野生生物全相构成了多样的景观美。目前有22个村寨、21 905人居住在研究区内。梵净山成为中国2017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并于2018年7月在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
本研究中环境问题数据来源于课题组成员2017年3月8—25日实地调研,共773处环境问题(图1)。主要采用专家评议、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层次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专家确定环境问题分类体系;平均最近邻和核密度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类型和密度[23-29];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差异程度[30]。通过层次分析法,选取环境问题为评价指标因子,建立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图1 研究区环境问题分布
图2 研究区环境问题数量分布(2-1 环境问题各县区分布;2-2 江口县村寨环境问题分布;2-3 印江县村寨环境问题分布; 2-4 松桃县村寨环境问题分布)
通过梵净山申遗专家评议,以拟满足的突出普遍价值为依据,结合前期梵净山社区环境污染研究[31],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分类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问题指标、13个二级问题指标(表1)。一级问题指标中开发建设类比重最大,二级问题指标中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比重最大。
3.2.1 环境问题空间分布形态
从整体上看,环境问题最邻近指数R=0.12<1,具有典型的集聚型分布特征。各类环境问题的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主要集中在0.1~0.4,其中光污染最邻近指数为0.04,集聚性最强;而保护监测问题的最邻近指数为0.84,呈弱集聚型(表2)。这与各类环境问题生成的背景条件不同,以及人类活动干扰不均衡有关。
3.2.2 环境问题空间分布差异
三县中江口县的环境问题数量最多。提名地内3个村寨有77处环境问题;缓冲区内有12个村寨,共计696处环境问题(图2)。梵净山村和寨抱村的环境问题最多,合计占总数的37.00%。在县区尺度上的问题类型差异可依据其变异系数的大小分为三大类,其中以光污染的变异系数值最大,离散程度最高,空间分布差异最为明显;固体废弃物污染变异系数最小,离散程度最高,空间分布差异程度最小。
3.2.3 环境问题空间密度分析
环境问题空间集聚程度和分布格局以提名地边界为分界线,呈现“外疏内密”格局。提名地内的环境问题空间分布集聚程度较低,缓冲区内分布集聚程度高且相互连接成带(图3)。环境问题集聚程度可以分为3个等级:1)位于东门山麓的梵净山村和寨抱村是集聚特征最显著的区域;2)金顶附近、团龙村-大园址村以及桃花源村形成次显著的空间集聚地区;3)芙蓉村、坪所村及半坡台村等区域空间初步显现出集聚特征。
图3 研究区整体及各类环境问题核密度分布图(3-1 整体环境问题图 3-2 影响美学价值的环境问题图 3-3 影响生物生态价值的环境问题图 3-4 影响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环境问题图 3-5 影响社会文化价值的环境问题)
表1 研究区环境问题分类体系
生物多样性价值受到环境问题影响程度最大。在一级问题指标中,违规人类活动类环境问题对美学价值、生物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影响强度最大,遗产文化社会用途类对社会文化价值影响强度最大。在二级问题指标中,Ca是影响美学价值、生物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强度最大的问题;Ga是影响社会文化价值强度最大的问题(表3,图3、4)。
环境问题与河流、地形地貌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密集分布在太平河中上游、马槽河下游和黑湾河下游。河流50m的缓冲区范围内有12类共计260处环境问题,占总数的33.64%。通过对等高线进行DEM分析,地形平坦的河谷或低洼地带环境问题较多,景色优美的地形较高区域也分布有环境问题。
表2 研究区环境整治问题的最邻近指数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环境问题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整治数量与各村寨人均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670**,P值为0.006,显著的正相关,人均收入较高的游客集散地存在的环境问题较多。研究区绝大多数地区是原始森林,主要的人类活动集中环山公路、旅游步道、科考线等3条交通道路两侧,设置以100m为半径做缓冲区分析,环山公路附近的环境问题最多,共有493处,占总数的63.78%。
图4 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影响综合权重(4-1 影响美学价值问题;4-2 影响生物生态价值问题; 4-3 影响生物多样性价值问题;4-4 影响社会文化价值问题权重)
图5 研究区环境问题整治管理体系
表3 研究区环境问题对遗产价值影响强度
针对研究区环境问题空间分布规律及对遗产价值的影响程度,提出环境问题整治策略。1)预防旅游集散地和交通线路附近等区域的环境问题产生。提名地中部的观光区是游客集中的区域,环境问题较为集中,提名地其他区域为原始森林,基本上无人类活动。缓冲区人类活动较为集中,旅游集散区聚集了主要的观光游客;交通线路附近分布了大量当地居民产生的环境问题。2)建立统一领导-科技支撑-业务指导-实地整治的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整治四级管理体系(图5)。在贵州省住建厅和铜仁市政府的领导下,申遗专家组团队研究环境问题的分布状况及其对遗产价值的影响强度、设计整治方案、分解整治任务,地方职能部门根据任务清单,指导当地管理部门整治环境问题。3)一切以保护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在整治影响美学价值、生物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强度最大的公路边坡问题时,利用灌木、草籽等对公路边坡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尽量参考地带性植被的群落结构特征。同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尽量采用乡土树种,防止生物入侵。整治影响社会文化价值强度最大的传统建筑风貌等问题时,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民族特点,采用当地常用的建筑材料,设计的形态、色彩和质地要与周边的自然文化环境相协调。
本文从空间、宏观、系统的视角,借助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遗产价值影响强度,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环境问题分类体系可以分为7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一级体系中数量最多的是开发建设类问题;二类体系中数量最多的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2)环境问题空间分布整体上为集聚型分布,各类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均为集聚型;空间分布范围较广,问题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内疏外密”特征;空间集聚程度分为3个等级。3)生物多样性价值受到的影响最大,违规人类活动类和遗产社会文化用途类是影响最突出的问题。4)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和人文等要素关系密切。水域附近、平坦地形、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密集的居住区环境问题突出,景色优美、旅游接待业发达使游客聚集的区域往往产生较多的环境问题。
世界自然遗产的环境概念并未像世界文化遗产的环境概念那样清晰,同时本文环境问题的识别主要通过专家确定,缺少监测数据。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化:更加清晰地定义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的概念,通过监测仪器、实验更加明确世界自然遗产环境问题具体内容;加强对世界自然遗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