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清热汤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期肝经风热证35例

2020-04-22 12:49戴炜鹏郑水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丛集平肝头痛

戴炜鹏 徐 宾 郑水红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17

2 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丛集性头痛大部分是于某个时间出现突发性的剧烈头痛,通常没有前兆,发生时间以晚上为主,初始阶段感受到一侧眼及眼眶周边位置有胀感或者是压迫感,在持续几分钟之后肿痛加剧,同时向着同侧额颞部以及顶枕部位快速拓展,并伴随疼痛出现眼结膜下充血、鼻塞、出汗等,还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等情况[1]。本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属于神经内科难治性疾病。笔者对35例丛集性头痛患者予以内服自拟平肝清热汤治疗,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金华市中医医院就诊,患有丛集性头痛的70位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时期,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4~42岁,平均35.1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个月。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年龄21~38岁,平均34.95岁;病程1.5~7个月,平均3.6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一侧眶周与前额出现突发性搏动痛或者是胀痛症状,1天内多次发作,持续时间可达数天乃至于数月。在间隔一段时间(短则几周,长则几年)后复发,且形式一样;头痛发生与停止突然,发作时间恒定,1次发作疼痛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在发作过程中一般会伴随鼻塞、眼部充血以及流涕等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呕吐与恶心;脑阻抗血流图可观察到高血容量特征;有可能会伴随过敏、颈椎病变以及鼻窦炎等其他临床体征。

1.3 中医诊断与辨证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中医辨证标准: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证见头痛剧烈,头痛而胀,头痛部位大多处于头部一侧额颞、巅顶及前额,或左右辗转疼痛,或在抽掣情况下发生疼痛。一般伴有烘热,烦躁口干,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属肝经风热之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比灵,规格5mg/粒,生产厂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术后第1日开始口服,每日2粒,睡前口服。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平肝清热汤,方药组成:炒蔓荆子、连翘、虎杖、鬼箭羽、炒白蒺藜、钩藤、青葙子各15g,玄参、柴胡、薄荷、黄芩、甘草各10g,蜂房5g,羚羊角3g。水煎,每天l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4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正常;好转: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未愈: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没有改善。

3.2 偏头痛积分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头痛的划分等级:0~4分属于轻度,计2分;5~7分属于中度,计4分;8~10分属于重度,计6分。②头痛的次数划分:1小时之内出现1次及以下计2分,2~4次计4分,超过5次计6分。③头痛时间:低于10min,为 2分;10~30min,计4分;超过 30min,计 6分。④伴随症状:患者出现恶心等情况,出现3项计3分,2项计2分,1项计1分。上述项目计分之和为偏头痛总积分。

3.3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10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显著。

3.4 免疫球蛋白: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

3.5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6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5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头痛程度3.86±1.53 3.02±1.43 4.01±1.69 2.12±1.32头痛次数4.45±1.62 3.63±1.03 4.49±1.71 2.29±1.22持续时间4.26±1.57 3.79±1.23 4.43±1.26 3.05±1.14伴随症状1.31±0.82 1.02±0.79 1.36±0.91 0.91±0.63积分13.43±3.21 10.02±2.65*13.74±3.35 8.67±2.13*∆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7 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5 35治疗前 治疗后7.24±1.03 7.33±1.15 3.87±0.41*1.42±0.97*∆

3.8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gM 0.62±0.39 1.21±0.67*0.65±0.44 3.17±1.41*∆IgA 1.02±0.54 1.81±0.98*1.01±0.51 4.32±1.86*∆IgG 5.03±2.09 7.21±3.15*5.01±2.02 10.23±4.87*∆

3.9 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当中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4 体会

丛集性头痛应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在古文献里面未针对丛集性头痛做出明确的名称表述,而基于临床表现而言,该病形成部位大部分是眶部或者是眶上,由此可见与其相符的病名包括“眉头痛”“风眩头痛”等[3]。《针灸甲乙经》当中就该类疾病的具体发病表现作出了描述,包括伴有鼻腔不通、汗出、眼眶痛以及头痛若锥刺等特点。笔者认为,肝属于风木之脏,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生火,风火之邪相搏,则出现血脉过热的情况,导致肝火上扰清窍产生相应的头痛症状。在《临证指南医案·头痛》中就有明确阐述“头痛一证,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而上导致”。并且在《吴中珍本医籍四种·柳宝诒医论医案》书中也明确阐述了“木郁化火而火郁成风,为实症”。在徐春甫撰写的《古今医统大全·眉棱骨痛候》之中也明确了此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肝火上炎,容易暴怒者易患有该病。其属于风证,同时也因火导致,这就是所谓的热甚而成风。

在本研究当中,患者均存在平时性格暴躁,容易发怒,造成肝气郁结的情况,从而化火生风,而肝经血热,上扰清窍后出现头痛之症,多为急性发病。因此治疗以平肝清热止痛为主,笔者以自拟平肝清热汤主之,方中钩藤、羚羊角平肝息风;白蒺藜疏经通络,平肝明目;薄荷、蔓荆子明目止痛,同时引药上行至头部;鬼箭羽通经络、止痛;黄芩、连翘、青葙子清热泻火;柴胡疏肝解郁,引药入肝经;虎杖清热止痛;蜂房性平,祛风止痛;由于本方中有多味风性药,易化燥伤阴,加入玄参以滋阴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平肝清热、息风止痛的之效。

通过本研究证实,自拟平肝清热汤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期肝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丛集平肝头痛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头痛应该灸哪里?
昔有海源传文脉 今有探究著新篇——评丁延峰教授主编的《杨以增研究丛集》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头痛与口疾
丛集-偏头痛:病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远离头痛的困扰
温脾平肝、化痰宁风法治疗高血压病62例临床观察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