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雯,李心桐,刘颖,姜伟时,史晓妹,苑杰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 唐山)
卒中是指因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堵塞或破裂出血引起的急性脑组织损伤。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3显示,中国是全球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约94%的卒中负担由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可控性危险因素造成[1]。卒中后抑郁是指有脑卒中史后诱发的继发性抑郁[2],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3],目前,对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较多因素可诱导其发生。由于早期识别、准确诊断该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血压对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还存在不明确或不一致的地方,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高血压对卒中后抑郁发病影响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高血压对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对卒中患者的预后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关键词和主题词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以“卒中后抑郁”、“高血压”作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post-stroke depression”、“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为主要英文检索词通过检索式检索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和 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
纳入标准:1)为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有研究的开展或发表年限;2)研究目的为探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3)研究对象均为符合国内外诊断标准的卒中患者;4)实验的设计为卒中后抑郁组与卒中后非抑郁组,卒中后抑郁的评估符合标准,分析比较两组暴露因素;5)实验数据齐全;6)暴露因素包括高血压;7)为中英文文献。
排除标准:1) 动物研究;2)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3)没有提供病例及对照来源或配比条件;4)对暴露的定义与其他的文献差异大;5)没有科学的资料收集方法;6)无对照组;7)没有资料分析方法或有误;8)综述、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由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独立阅读,筛选文献,剔除样本量少、重复报道、无原始数据等文献。信息提取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作者,发表时间,期刊名称,病例组及对照组样本量,研究人群,暴露因素;2)研究对象: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情况;3)数据: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数,含有暴露因素的患者数。
文献质量评价根据纽卡斯卡-渥太华质量评价表(Newcastle-Ottawa,NOS)对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病例选择、可比性、暴露、数据等方面。总分为9分,≧6分的文献认为质量可靠。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文献,当遇到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3名研究人员协助解决。
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合并OR值和95%CI的计算。各个研究间的异质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当各研究间无异质性时(P>0.1,I2<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当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时(P<0.1,I2>50%)尽可能找出异质性的来源,若两项研究之间无临床异质性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来源行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当各项研究结果间无显著异质性时,比较随机和固定效应两种模型的结果和累积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如果两组间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取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s,OR)为显效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并对合并统计量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初步检索出4880篇文献,通过文献剔除标准,筛选得71篇文献,经过研究人员阅读全文后最终得出16篇文献符合标准[5-21],共有5294例卒中患者。纳入文献的基线资料和质量评价参见表1。
共纳入16篇文献,有5294例卒中患者,其中3658例有高血压病史,1636例无高血压病史。经异质性检验,χ2=106.70,自由度为15,P<0.00001,I2=86%,合并OR为1.85,总体效应检验Z=2.71(P=0.007),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血压是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见图1。
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卒中并发症,其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导致神经功能恢复障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丧失,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导致了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升高[22]。虽然目前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既往有大量研究证明有卒中部位、失语症、和抑郁家族史可以影响其发病[23],但是对于一些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对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本研究在整理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运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高血压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通过了严格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得出并且进行了质量评价,提高了本次研究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本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的结果一致[16],这些研究认为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小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血管性抑郁的发生,增加了卒中患者得抑郁的风险。也有学者研究表明[23],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多与额叶或者左基底节及其边缘等连接部的损害有一定关联,可能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脑损害可影响该区域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造成神经递质的减少从而引起抑郁的发生。在现有的一些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等卒中危险因素均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相关,可能是由于患有这些慢性病的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花费的费用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及经济负担过重,易造成卒中后抑郁的发生[24]。因此,在临床中仍然不能忽视卒中危险因素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患有高血压的卒中患者仍需做好卒中后抑郁的预防工作,避免疾病的发生。
表1 入选文献的基本情况
图1 高血压与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性的meta 分析
吸烟和饮酒是引起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卒中后抑郁的发病还可能与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但因为涉及到这些因素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以及相关研究数据不全,故本次研究主要探索高血压对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另外由于在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可行性较差,本次研究主要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主,虽然该研究已对当前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筛查和评估,为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高血压对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影响,但由于存在样本量、所纳入文献质量等问题的影响,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使论证的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血压与冠心病是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是其危险因素,二者可增加卒中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在临床中应对卒中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提前做好关于卒中后抑郁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其抑郁的发生,其他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的验证。卒中后抑郁虽然与多种卒中危险因素相关,但其中具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清楚,并且在当前也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所以,早期发现尤为关键。因此,了解与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有利于减轻卒中患者的痛苦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