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鹤洋,荆淑华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分娩时间过长,会使产妇在分娩期间承受较大的痛苦,少数产妇因不能忍受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是现今剖宫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现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可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将生产时间缩短,降低剖宫产发生率[1]。现在产妇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效果作研究。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3例。实验组:年龄选取区间为22岁~38岁,年龄均值为(29.12±2.15)岁,孕周范围为37周~41周,中位孕周为(39.12±0.21)周;参照组:年龄选取区间为21 岁~38 岁,年龄均值为(29.25±2.31)岁,孕周范围为37周~42周,中位孕周为(39.31±0.24)周;分析以上所有产妇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
参照组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让产妇全程保持仰卧位。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分娩前指导产妇进行自由活动,可选取舒适姿势,可利用分娩球、椅子、抱枕等辅助工具。产妇需有家属时刻陪同,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进行随意走动、蹲坐、站立、摇摆等。在待产期间需观察产妇的宫口扩张程度,密切观察胎头和胎心情况。与产妇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在休息室放一张镜子,让产妇观察胎儿情况[2]。直到产妇宫口全开后送至产房,产妇在进入产房后,可随意选取分娩体位,当围生儿头部着冠后,辅助产妇改成半卧位,对其进行分娩指导。
分析46例产妇和围生儿指标以及分娩方式。
对以上基础数据行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卡方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s),行t计算;经相关数据分析,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用P<0.05表示,证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较短、疼痛模拟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分析46例产妇和围生儿指标( ±s)
表1 分析46例产妇和围生儿指标( ±s)
组别 第二产程时间(min) 疼痛模拟评分(分) 新生儿Apgar评分(分)实验组(n=23) 37.58±17.71 5.61±1.05 9.48±0.45参照组(n=23) 59.56±24.62 8.65±2.32 9.45±0.53 t值 3.4757 5.7251 0.2069 P值 <0.05 <0.05 >0.05
实验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有22例(95.65%),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有1例(4.35%);参照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有16例(69.57%),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有7例(30.43%);组间数据经对比,x2值=5.4474,P值=0.0195<0.05。
产妇分娩与胎儿状态、心理情绪、产道情况以及分娩信心存在一定关系,如产妇需要自然分娩,其心理和生理状态均需处于良好状态,进而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予以提升。自由体位在近年来才逐渐应用在产科分娩中,产妇不需要始终保持平卧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舒适的体位[3]。自由体位可缩短生产时间,其体位的自由选择,可降低产妇心理情绪波动。自由体位可减轻疼痛感,当胎儿头部着冠后,产妇的疼痛明显减轻。自由体位的选择可方便产妇用力,使胎头下降速度增加[4]。传统分娩方式,让产妇保持一个体位,由于腹部较大,对尾椎骨等造成一定压迫,影响盆骨扩张,使生产时间延长。
综上所述,在产科分娩中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将自然分娩率提升,将生产时间缩短,使疼痛感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