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博,陶 清*,夏晓琼,汪 政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腹腔镜肠道手术临床较为普遍,常见并发症包括腹胀、恶心呕吐、延迟通气排便等,患者术后易出现肠胃蠕动功能减弱甚至消失,胃肠功能受损,导致患者不能顺利恢复,增加肠粘连的形成[1]。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医学微创技术,经由人体穴位表皮,利用电极片导入特定脉冲电流,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有显著改善该类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本文就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肠胃功能的影响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以90例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别为24~55岁,平均年龄(40.8±4.24)岁,ASA分级I~III级,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胃肠道疾病患者,手术穴位处出现皮肤感染,近期服用阿片类药物,曾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基线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1)麻醉方法:术前禁止饮水8 h,禁用术前药。进入手术室,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脑电双频等指标。于患者梁丘穴、足三里处贴电极刺激片,并连接电子针疗仪(华佗牌SDZ-V型)。(2)联合组:刺激频率2/100 Hz疏密波[2],患者最高承受的电流强度为刺激强度,诱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至手术完成,诱导前10 min患者静脉泵注2ml 200μg盐酸右美托咪定(商品名:艾贝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200μg),10 min后,改为持续泵注0.2 ug/(kg·h)[3]直至手术完成;右美托咪定组:无经皮穴位电刺激操作,实施与联合组相同的泵注方式,泵注右美托咪定;参照组:无经皮穴位电刺激操作,实施与联合组相同的泵注方式,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3)三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依照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 ug/kg、依托咪酯0.3 mg/kg[4],诱导后快速气管插管。采用1%~2%七氟烷吸入方法维持麻醉,静脉推注丙泊酚,依据患者血流以及手术操作情况合理调整药量,BIS维持在40~65;间歇性给药顺式阿曲库铵,术毕停止麻醉。术后所有患者行常规静脉镇痛泵。
(1)认知功能 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POCD评分,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MMSE评分,低于术前基础值2分,即为POCD。
(2)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统计三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呕吐发生率等不良反应情况。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应以(±s)、(n)%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0例参照组,11例POCD;30例右美托咪定组,3例POCD;30例联合组,2例POCD,与参照组比较,联合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OCD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照组发生恶心呕吐几率(46.67%)明显高于联合组(6.67%)、右美托咪定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三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腹腔镜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复杂,可能与术中牵拉刺激膈神经、腹内压升高等有关[5],术后患者腹腔残留CO2,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反应,导致恶心呕吐、切口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右美托咪定作用于机体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肾上腺素释放,使得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达到镇痛效果,可降低呕吐等发生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利用特定脉冲电流刺激机体穴位,释放内源性阿片肽,有效镇痛,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POCD发生率。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有效降低患者术后POC发生率,缓解其不良反应,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有助于术后为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