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的“八度”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020-04-21 13:39廖杨蒙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八度混合教学雨课堂

廖杨 蒙丽

摘 要:文章分析了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的“八度”混合教学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实践状况,讨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的“八度”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提炼了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的“八度”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和主要特色。

关键词:混合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雨课堂

一、教改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强国成为新时代强音和全国上下形成的新共识。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有关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讨论兴起了新的热潮。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开展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首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新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建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参与度和灵活度,弥补慕课等在线课程师生和学生之间“见面”次数较少而缺乏温度的不足。

其次,微信平台的即时互动和雨课堂的独特功能有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通过微信即时互动平台和雨课堂延伸,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实践

状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在2015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首次被提出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应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括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展趋势。如今,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特别是各种新型的社交媒体迅猛发展和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之间的沟通链接更倾向于使用微博、微信、QQ等“移动即时通讯,来实现高时效、多样化的信息交流。移动学习模式将成为“数字化一代”大学生之间流行的新型学习方式。近年来,基于智能手机开发出的各类智慧学习APP发展迅速,以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合作开发的智慧学习平台“雨课堂”为代表,以及“Google Classroom”“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已经被各高校争相研究实践[2]。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通过微信和PPT建立“课上—课下”学习互动新模式,让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身抬头的利器,成为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学习的链接工具,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提前预习,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课后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明了,让学习得到更多的关注。

检索文献发现,近年来有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微信平台学习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杨现民等(2014)认为泛在学习、智慧教学、智能管控和基于数据的科学评价成为数字化教育转型的风向标,应该从信息技术、云服务平台、教师信息化培训、优质教育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和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合等方面进行升级。朱学伟等(2014)将微信和移动学习相结合,把虚拟交互延伸到现实交互,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管维红等(2016)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融合传统课堂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并结合实际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综合设计[3]。

庞丽莉等(2017)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着时间、地点、学时的限制,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和提供的便捷功能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通过对微信订阅号的开发和试运行表明,学生借助此平台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该混合教学模式灵活且易于改进,值得进一步深化实践。黄锋(2018)认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更加凸显,问卷調查和考核对比显示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冯昕烨等(2019)认为,采用“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工具,可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数据化的平台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些代表性的研究,一方面说明新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信息时代的课堂革命要突破单向度的“教—学”模式。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微信即时通讯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雨课堂给高校师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深刻影响着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评价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4]。

三、改革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的“八度”混合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为切入点、以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为灵魂的技术与思想、课堂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八度”混合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具体的改革内容包括八个“度”(简称“八度”):

1.以学生为中心,将微信移动学习的虚拟交互延伸到雨课堂辅助的现实课堂交互,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2.以微信和雨课堂为载体,适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和挑战度。

3.以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为切入点,改革传统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侧,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区块链整合,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丰富度和前沿度。

4.以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为灵魂,突破传统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避免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人机对话有余而师生见面互动不足的缺陷,增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师生见面频度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温度”。

在这“八度”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一信息技术(微信平台或雨课堂)的运用和实践,本项目将微信平台和雨课堂两种方式统合起来,如何区分和发挥它们在混合教学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如何在海量的信息当中筛选那些既符合学科专业要求,又蕴含思政教育和学术前沿的优质教学资源,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3)互换师生角色,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教”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为载体、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为切入点的新型场域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活跃度和见面频度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的难度、挑战度、丰富度和前沿度,正确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可感“温度”[5]。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1)发挥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加强信息技术新平台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接,重组或重构理论知识,促进碎片化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2)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化、自主化、个性化和教师教学的主导化。(3)发挥信息平台优势,改革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促进传统课堂教学的限量供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及雨课堂网络资源的无限供给的有机结合。(4)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和功能,将情感教育、思政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传统课堂、雨课堂和课程微信公众号平台教学全过程,增强课程思政的全程化、导向化和“温度”化,提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6]。

四、本教学模式的特色和创新

本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特色和创新。其中,本教学模式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扣紧世界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凸显信息化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开放学习的特点。

2.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和“全天候”开播,使得教—学更直接、学生更自主、教师“独舞”转变为师生和学生之间“共舞”,进一步彰显了学生为本、教师为导、平台为基、思政为魂的教育教学新态势。

3.本项目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多种信息技术的优势叠加和综合运用,既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也不同于慕课、私播课等近年来兴起的在线课程,而是在传统与当代、技术与思想、信息与判断、自主与引领、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等等之间尽可能实现平衡。

本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1.理念较新,提出了“八度”合一的混合教育教育模式。

2.方法有所创新,实现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上有创新,将本教学模式设计运用于相关的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比较分析其成效,可使教改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提升。

4.成果上有创新,本教学模式设计不仅可以产生多元化的成果,而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趋于多样化,成果受益面也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和雨课堂突破校园瓶颈而走向社会公众,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冯昕烨,王健.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J].软件导刊,2019(2).

[2]管维红,华驰,陈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在线开放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2).

[3]黄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打造有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

[4]庞丽莉,宋卫菊,谢家烨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

[5]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5).

[6]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國远程教育,2014(4).

作者简介

廖杨(1972—),男,广西金秀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宗教问题、港澳台问题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蒙丽,女,硕士,广西南宁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副研究员,主要从农村发展、新闻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八度混合教学雨课堂
八度法在钢琴演奏中的难度与训练措施分析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