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冬
【摘 要】目的: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评估对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均为我院血液科患者,共计60例,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风险管理(观察组)均为30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观察组VS对照组为3.3%VS1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科;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87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86-01
作为临床重要科室,血液科主要面对的是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部分患者甚至同时合并多种症状,需要采取多种方案治疗[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近年来,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得以应用,为探究其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收集血液科病例60例,均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现对研究结果予以如下汇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60例血液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8:12、17:13,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5.84±6.26)岁、(45.91±6.15)岁。在疾病类型方面观察组白血病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其他3例,对照组白血病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其他2例。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科疾病诊断分型标准[2],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会认可。排除合并重要脏器疾病、神志失常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也不在研究范围。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明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并督促落实。(2)落实风险管理程序。为患者建立管理档案,准确记录患者病情、潜在风险等信息,制定具有针对定的风险管理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小组探讨等明确驱动风险的因素,做好护理监督,制定风险紧急预案。针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要迅速采取措施,尽可能减轻伤害。风险事件处理后要做好总结,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3)风险管理具体执行。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安全性,用药前要反复核对,用药期间监测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向患者说明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不适,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过度紧张。(4)保障文书书写质量。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书写文书,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针对不合格文书要及时督促改正。
1.3 观察指标 调查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呈正比[3]。随访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表示,前者采用t进行检验,后者采用检验,所有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软件上计算,将0.05作为衡量标准,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仅1例发生跌倒,占3.3%,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血液科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住院,且预后较差,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这就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顾名思义是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管理,其旨在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从而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4]。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行风险管理,成立了風险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不仅涉及到对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而且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从根源上阻断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科护理工作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路径,能够对不良事件起到预防作用,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玲, 梁素苗, 刘芸.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1(09):90-91.
[2]刘晋华.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8):139-140.
[3]许梅.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24(22):357-357.
[4]赖伟兰, 黄秋萍, 胡佳俊, et al.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6, 14(0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