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写作体系里,最强调的技法之一就是打开五感,用视听嗅味触描述感知到的世界。而在二阶和四阶课程里,通感是关键的写作技法,能把文章质量提升一个大台阶。钱钟书曾经总结过什么是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最著名的通感是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里面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明明是在形容嗅觉感知到的气味,结果用了一个听觉上的声音来描述,歌声和清香,共同点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在古诗里也有用这招的,比如“风随柳转声皆绿”和“风来花底鸟语香”。和风拂柳,那声音都是绿色的。风从花下吹来,连鸟的叫声都是香的。两个感觉看似并不搭界,但是放在一起意外地能说通而且有美感。
以几首学生写的小诗中的通感为例,比如《猫咪》(二阶学员 张书瑶)黑色的猫咪/静静地趴在书房窗前/凝望星空。/忽然它转过身/一个闪闪的“喵”/从它口中掉出/竟是夜空中的一颗星。猫咪在窗前呆看了一会儿天空,然后转头朝你叫了一声。这个场景很家常普通,但是妙就妙在最后三句,叫出的那声“喵”,从口中掉落在地上,发现那是夜空中的一枚星星。声音可以掉落么?可以。可以有形状有实体么?当然。顺着这个思路,气味有颜色吗?它会跳舞吗?那股空气是怎么钻进你的身体里的?它绕过桌上的水杯,飘过花瓶,躲过你的笔筒,被一尊小雕像打散又重新聚拢,随着你的呼吸,钻进了鼻腔,渗透进了血液。再想想,那气味会有节奏吗?如果有,是滔滔不绝,还是时断时续?气味像不像尖锐的高音,或者舒缓的乐曲?气味是安静的,还是喧闹的?那气味又是什么形状的?像锥子、棒槌,还是球?或者像液体一样,粘稠吗?它冰凉还是火辣?气味会在你的鼻子里碰撞吗?这几个方向的描述都会帮助你写出不错的通感。
再举几个精彩的例子:《艺术香皂》(二阶学员 权斌)你一定/见过香皂/上面大多/都有图案/如果没有/就找/一只啄木鸟/雕刻出/一个自然的图案/再捕捉虫鸣/放在上面/做装饰。这首诗的前面读起来平平,后半部分一个突转,有了妙处。没有图案的香皂太简单,可怎么是好呢?不如找来一只啄木鸟雕刻,如果还嫌图案不够好,就来点装饰,用来做装饰的是什么呢?居然是虫子的叫声。装饰,顺接着上面的图案,明显是个视觉的元素,是眼睛看到的,最后却突转成声音,而且是和啄木鸟这个意象高度相关的虫子的声音,这就让整首诗形成了一个闭环。思路和这首相似的,还有这首《秋风》(深圳学员 刘怡婷)秋风在原野上欢叫着/迎面扑来/竟有一丝黄土色的香味儿。/卷起一片片枯叶/为那傍晚的夕阳涂上鸟鸣。这首的趣味也来自于通感,秋风有声音、有气味、有颜色,这都是可以想到的,是情理之中的描写,但最后一句为夕阳涂上鸟鸣,就相当于在香皂上刻上虫鸣,意料之外,却格外美好。
几种感觉之间的互通给诗歌增加了趣味,尤其是其他感觉和视觉的通感,会给诗歌带来很强的画面感。不过有时候还可以倒过来,让画面感变成其他的感觉,比如这首《寂静》(上海学员 陈子嫣)天边那一抹淡橙色/是空中唯一的光/如一首即将结束的/小提琴独奏曲/最后一个微酸的音符。黄昏时那最后的阳光像什么呢?是不是和小提琴独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的地位差不多?而且别忘了,这个声音还有味道叫做“微酸”,这是一次复杂的三种感觉的互通,微酸得特别有道理——白日将尽,乐曲将停,淡淡不舍的酸楚后,要迎来漫长的黑暗和寂静,还很扣题。
再附送一招,其实还可以利用五感写抽象的感受和概念,调动视听嗅味觸等各种感官,给抽象的事物以颜色形状等属性,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呈现出可以感知的状态。举个简单的例子,经过这一技法的处理,“知识”这个抽象概念它可以有“海蓝色/有口琴和弦的好听/它身上很滑,抓不紧就飞了/留下微甜的清香”。建议大家这样试试看。
(未完待续,本文将分三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