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同在

2020-04-21 08:53范宇
美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伊伊个体防控

范宇

2月3日的时钟指针走过凌晨0时的分界线,我仍像往日一样,背靠着床屏,在笔记本电脑上整理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采访资料,加班写着一篇篇来自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的新闻稿件。身旁的妻子和两岁半的女儿伊伊已经熟睡,从她们安详的脸上,我能够感受到岁月的平静与生命的坚韧。

对我们这个生长在蓉城的普通家庭而言,这是立春前夕的一个日常深夜。

0时5分,我的笔记本电脑突然颤抖起来,伴随着一起颤抖的还有一旁的衣柜门、玻璃窗和头上的吊灯。我感到一头的眩晕。“地震!”我赶紧连着被子一同抱起伊伊往门外跑,同时高声叫醒熟睡中的妻子。妻子还没回过神时,大地的颤抖已经结束,伊伊在我怀中仍然安详地睡着。或许,在伊伊的梦乡里,有爸爸妈妈的世界从来都是春风暖阳、百花绽放。那么,就继续睡吧!无论是大地的颤抖,还是病毒的肆虐,我和妻子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她构筑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希望她如同春天里万紫千红的花一样,盛开在最美好的年华。

这时的微信朋友圈是清一色的关于地震的消息或感触,还有一个个抖机灵的段子流传开来。近几年,常常在网络上看到对于四川人而言“五级震不醒,六级不起床”的段子,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我宽慰。无论经历过多少,当地动山摇时,生命的本能仍然促使我们向着生的方向拼命奔跑。每一个段子都是一次历练,每一个感触都是一次成长,人生就是在一个个段子中消解恐慌,在一个个感触中抵御荒芜,最终收获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岁月的珍重。

“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这是近年来地震离我最近的一次,也是震感最强烈的一次,仿佛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12年前的5月12日下午2时28分。这对每一个四川人而言,都是一段难以忘记的疼痛史,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门之上。彼时,我正在老家小镇上念高中,平生尚未经历过大灾大难,对生死的概念仍然停留在身边亲人的离世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令山河摇晃,我摇摇晃晃地跟着疏散的大部队来到学校操场,心里只感到一阵阵未知的恐惧。所有的通讯都中断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后来,通讯逐步恢复,老师告诉大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一个个实时更新的伤亡数字和失踪人数,让我第一次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有了较为深刻的感知。

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同在,灾难的疼痛与感动同行,逆流而上的人们并非不懂得珍惜生命,而是他们早已明悟:总要有人站在一线与天崩地裂斗争,人类的生存史和文明史才有可能在一次次大灾大难中续写。那一年,我偷偷躲在被窩里哭了好几场,既为离开的人们,也为逆行的人们。那一年,我承认是我心智成长最快的一年,开始慢慢探寻生命的意义,逐渐懂得岁月的无常和生命的伟大。

一个个春天的阳光如约洒向这片古老的大地,一朵朵娇艳的鲜花不期盛开在生命的年轮里,一缕缕心中的阴霾慢慢散去,沉淀的是一次次生命的礼赞和对生活的感悟。2015年5月,绵阳市举办“百家党报总编重走灾区绵阳看创新”活动,我有幸跟随时任资阳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王斌一同前往参加。这期间,我首次来到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历经7年浴火重生的北川新县城和作为废墟遗址保留的北川老县城,在阳光下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历史的记录,一边是历史的创造。记录是为了铭记,创造是为了重生。两个县城就像是两个生命的对话,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现在和未来。当我们站在山头回望时,难免会有些疼痛的忧伤,可更多的却是生命话语间留下的种种人生选项与可能。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最能洗涤人世间的种种杂芜与污垢,晾晒出最本原的人生价值和最本真的天地情感。

在地震留下的废墟之上,我发现另一对生命之间的对话。有一位姓成的母亲,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悼念在地震中丧生的孩子,把想对孩子说的话写在一条条横幅上,让它在风吹日晒中与废墟成为共情的永恒。我去时,这位母亲已在废墟之上挂了六条横幅,横幅之上写满她的思念,也映衬着她面对生活的勇气。她来到这里,或许更为告诉孩子,在人间,妈妈会好好过。我将这个故事镌刻成一篇散文《第六条横幅》,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仍被这个故事感染着、启示着——

面对防不胜防的大灾大难时,被悲伤与疼痛裹挟在所难免,被大爱无疆与同舟共济的潮水包围无可回避,但作为一股涓涓细流汇聚成抵抗灾难的洪流同时,也应该在云淡风轻时从茫茫人群中钻出来,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个体上。余秋雨说:“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我深以为然,当一个个生命个体的星星之火点亮人性之光时,整个世界都会充满光明。不妨把宏大的叙事回归到对个体生命的诠释,或许你不经意间的某个善意回眸,对某个生命就是一次开悟,菩萨低眉亦不过如此。

慈善的目光总能与生命对视,不忍的内心总能与天地对话。

时光恍惚间回到眼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之初,我便以一名记者的身份,记录着这座与武汉隔着1300余公里的城市防控疫情的某些截面,刻画着不同人群共同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某些片段。山川相连,风月同天,我感动于这座城市尽心竭力支援湖北及武汉的一次次果断行动;山河无恙,共盼春来,我也感动于这座城市齐心协力与疫情战斗的团结精神;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更感动于确诊病例乐观向上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我记录着、感动着、期盼着,希望春暖大地时,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与春天同在,将大好的春光揽入胸怀,一起放飞生命的希望。

晋某某是我所在县城里第一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他从武汉独自驱车回到家乡,不久便因身体不适,收治在县城里唯一成都市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的医疗机构。他回到老家后,便独自将自己隔离起来,没与任何人密切接触,包括其家人。直到身体感到异常,被定点医疗机构收治。尽管如此,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像肆虐的风一样,在市民群众的微信群、QQ群里到处乱窜了一阵。深深的忧虑情绪爬上一个个生命个体的额头,成为这座城市的集体隐忧。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现实。当晋某某治愈出院时,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抗击疫情的积极信号,它被一个个生命个体吸收转化后,最终成为这座城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集体与个体,就像一座山与一棵棵树的关系,当高山岿然不动时,作为生命个体的树就有了栉风沐雨的坚韧与向阳生长的乐观。隐忧与信心之间,是生命之湖应对外界变化掀起的波澜,只有我们更加笃定生命的力量,波澜才不会层叠成摧毁堤岸的滔天巨浪。

笃定生命的力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当得知一位故人因密切接触过确诊病例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心头也难免掠过一丝隐忧。“沧海横流,但愿保重”,我带着几分担心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最新一条信息下面写下如此评论,她却十分乐观地回复道:“待春暖花开时,我与春天同在。”再无多言,我却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笃定,以及笃定生命的磅礴力量。

我被这样的力量深深感染着。

她是一名护士,也是第一批写下请战书,要求到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之一。在我的同学和朋友中,有不少分散在各地各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他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了一份份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也看到了一个个生命个体逆行的勇气。他们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最美的逆行者”,只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就应该有一份平凡的坚守,而这样的坚守何尝不是生命的力量呢?他们或许不会成为历史的铭记者,却一定会成为历史的共同书写者,为许许多多的后世人写就生命价值取向的生动范本。

立春一过,阳光就明媚地倾泻在万物生长的大地上,往常熙熙攘攘的街上仍然没有几个人,我的那位故人也还没有解除医学观察,但我相信她以及这座城市的所有人,此时此刻都与春天同在。

伊伊隔着玻璃窗,向着春天的阳光,笑了。

而我和妻子,看着与春天同在的伊伊,也笑了。

猜你喜欢
伊伊个体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伊伊讲故事
伊伊讲故事
伊伊 中秋节快乐!
跑得快你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