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品种比较试验

2020-04-21 04:00任梓铭于延申
吉林蔬菜 2020年1期
关键词:盖菇抗逆性大球

王 月 任梓铭 于延申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130033)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Farl.exMurrill)又名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2]。1922年美国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后欧洲各国、日本、中国也相继发现其分布。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开始试种,其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相继引种栽培[3,4]。野生大球盖菇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东北等地,春季至秋季生于路旁、草丛、林缘等腐殖质较多的地上或粪上[5]。近年来的引种栽培表明,该菇抗杂能力强,可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在多种秸秆培养料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范围广,栽培后的废料直接还田,增加肥力;栽培成本低,产量高,营养丰富,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草腐菌,且东北地区稻草、木屑栽培原料丰富,适宜发展大球盖菇。本试验对大球盖菇进行菌种搜集、鉴定,筛选出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大球盖菇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以母种试管的形式,从东北地区及其他省份搜集大球盖菇品种7个,详情表1。

表1 引进大球盖菇品种7个

1.2 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1.2.1 母种培养基制作。配方:去皮马铃薯200g,麦麸2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滤液1000mL。按配方制作母种培养基,灭菌后将试管培养基摆成约8cm长斜面,每种菌株接10支试管,25℃恒温暗光培养。记录菌丝的形态、密度、色泽、长势和满管时间。试验重复3次。

1.2.2 原种培养基制作。配方:小麦88%、麦麸1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5%。选深黄或暗红色皮韧性大、浸泡时不易破皮的麦粒,用石灰水浸泡。将麦粒煮至熟而不烂,选用容积700ml,瓶口内径为3cm左右的耐高温玻璃瓶,将配好混匀的培养料装入瓶中,每瓶装200~300g,灭菌、接种后25℃暗光培养。记录菌丝的形态、密度、色泽、长势和满瓶时间。试验重复3次。

1.2.3 栽培种制作。配方:木屑80%、麦麸16%、豆粉3%、石膏0.7%、石灰0.3%。选择规格17cm×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高度18cm,灭菌接种后,置于25℃暗光养菌。记录菌丝形态、菌丝生长势、抗逆性、长满菌袋时间。试验重复3次。

1.3 出菇试验

1.3.1 试验地点: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1.3.2 试验设计:每个品种7m2(1m×7m的长方形菌床),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3 发酵料配方:稻壳25%、锯末10%、豆饼面3%、麦麸7%,玉米面3%,生石灰1%,石膏1%,玉米芯50%。

1.3.4 发酵料处理:将培养料装入编织袋内,用清水浸泡24小时以上,使培养料湿透。然后进行建堆,堆成下底宽2米,上底宽约1.5米,高1.2~1.5米的梯形堆。并在顶部和两侧每隔45厘米向堆中心底部打孔,防止料堆内部缺氧。建堆后用稻草帘或塑料薄膜等覆盖,以利保温保湿和正常发酵。建堆后第二天料温开始上升,2~3天后料温达到70~75℃,6天后堆温下降,此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1~2天,堆温迅速上升,5天后堆温升至60℃以上,不久开始降温。此时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第五天进行。第四次翻堆在第三次翻堆后第四天进行。第四次翻堆后,料温降到25℃以下时,可进行播种。

1.3.5 播种日期:2019年11月12日。

1.3.6 播种量:干料25kg/m2,3层料2层菌种,菌床厚度为底10厘米-10厘米-5厘米;上覆土厚度3厘米(选择腐殖质含量高的草炭土作为覆土);土上覆盖稻草。

1.3.7 栽培管理措施:温度保持在17~2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1.3.8 试验项目:记录栽培周期、原基形成时间及子实体性状(包括菌盖和菌柄的形状、颜色、大小,有无菌环等特征),在子实体生长到七成熟,达到商品菇标准时,以试验区组为单元如实称重记载,统计每潮菇的产量及总产,计算单位面积产量、盖柄比及生物学转化率。采收后菌床上留下的洞穴及时补土。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2.1.1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由表2可知,各菌株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均为白色棉絮状,菌丝生长势及抗逆性略有差异,满管时间差异显著。其中DQG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长满斜面时间为18天,菌丝长势好,抗逆性强,边缘整齐。DQG06平均长满斜面时间最长,为26天。

表2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2.1.2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原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由表3可知,各品种在原种培养基上均为白色绒状,DQG01长势旺盛、浓密,抗逆性优于其他品种,长速最快,平均长满培养基时间为25天。DQG07虽长势强,但抗逆性一般。DQG06生长速度最慢,平均长满培养基时间为37天。

表3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原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2.1.3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由表4可知,各品种在栽培种培养基上均为白色绒状,但生长情况不同,DQG01和DQG07长势好,DQG01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满袋时间为33天。DQG06长势最弱,抗逆性差,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平均满袋时间53天。

表4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2.2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及农艺性状比较

表5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及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5可知,DQG01最先形成原基,且生长周期最长,可达95天,盖柄比最接近1,朵形最好。DQG07紧实度较好,但子实体形状特殊,菌盖厚,菌柄生长至7cm左右时停止生长,菌盖颜色呈淡棕色。DQG02朵形较好,但子实体紧实度差,菌盖薄,易碎。DQG05盖柄比过小,菌盖极小,菌柄极长,商品性状差。DQG03各方面表现均中等。

2.4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产量比较

由表6可知,所有品种第一潮菇产量均最高,其中DQG01单位产量最高,可达22.35kg/m2,生物学转化率为89.4%。DQG03产量最低,单位面积产量12.96kg/m2,生物学转化率仅为51.8%。

表6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产量比较

3 小结

供试的7个品种中,DQG01在母种、原种及栽培种上菌丝长势均最好,生长速度最快,播种后最快形成原基,生长周期最长,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均优于其他品种,该品种播种商品性状及抗逆性均好。较其他品种优势明显,可在吉林省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品种子实体群生,菌盖直径5.6~8.9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酒红色至深褐色,湿时稍黏,盖缘覆丛毛状鳞片,菌幕残片较多。菌柄长7.2~14.8cm,圆柱形至基部近球根状,白色。菌环厚,双层,环上具条纹,成熟后易脱落。

猜你喜欢
盖菇抗逆性大球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大球盖菇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数理:大球和小球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有多少盏灯
开怀大猜
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