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萍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传媒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县级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何去何从?本文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节目考评制度,向全媒记者转型;坚持移动优先,大力发展新媒体;举办各类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记者 ;移动优先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传统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首先是个理念。这个理念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融媒不是融“没”,不是要弱化某一传统媒体,融媒是要守住原有的阵地,让现有的传统媒体继续发扬光大,同时拓展新媒体阵地。融媒也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传统媒体有新鲜血液注入,散发勃勃生机;新媒体有第一手权威性信息,原创能力不断提升。作为全省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试点,2019年7月18日,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成立,标志着吴江传媒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户外广告等新闻机构以及若干传播平台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二、建立完善的节目考评制度,
向全媒记者转型
(一)融合之初所面临的困难
吴江原有的三大传统媒体:吴江人民广播电台、吴江电视台、吴江日报社,原本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受众群,深受吴江人民的喜爱,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不断受到冲击。融合之后的传统媒体如何推动媒介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一次采访,全面出稿;如何围绕各级政府工作大局,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的声音直抵人心?这其中首先要解决人才的问题,需要记者、编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适应融媒体要求,成为全媒体人才。
我们知道,每一类媒体的传播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报纸有文字的语言魅力;广播有各种声音的感染力;电视靠画面和声音吸引着受众;而新媒体依靠快捷的传播方式,在图像、文字、声音上都吸引人。媒体融合之后,记者要完成一次采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能全面出稿,这对记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所用的稿件都各有特色和要求,即使再资深的记者采写的同一篇好稿,在几个平台通用,也会让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记者针对不同的媒体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写适应各类媒体发布的稿件,再综合运用声音、图片等信息,在各传播平台分别发表。而新闻固有的时效性,也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快速应对某一新闻事件,快速完成适合刊发于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不同类别媒体的稿件。诚然,任何资深的记者,都不可能在媒体融合中轻松成为全媒体人才,实现一步到位,胜任所有媒体的报道模式,这就需要编辑记者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业务能力,成为全媒体人才。
(二)用好指挥棒,制定节目考核方案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详细、规范的节目质量考核方案,对每一档中心自办节目、每一篇自采稿件、每一段自制视频、每一张新闻图片都按照考核标准,实行量化打分考核。优秀的作品,记者、编辑、主持人花心思去做了,当然得分就高;不好的作品,马马虎虎糊弄人,分数肯定低。所有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的劳动成果都按照考核标准,实行量化打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每天,中心总编室都会根据考核细则,按照作品数量、质量等要求,给所有采编播人员的作品给出一个建议分数,再将这一分数报中心值班领导审核。中心值班领导再根据建议分数,对照考核标准,进行加分或扣分的把关,然后签字确认,确认的分数再向员工们公示。如果对公示的分数有异议,采编播人员都可以进行申诉,重新核定分数;公示后没有异议的,再由总编室录入汇总,报中心人事考核部门,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节目质量考核的引领作用
完善的节目考核制度激励大家多出作品,多出精品。采编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会自加压力,互相学习,不断总结,深入研究业务知识。吴江融媒体中心还经常举办各类摄像技术、新媒体制作技术等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大家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逐步摸索并逐渐掌握全媒体新闻工作者应掌握的本领,成为全媒体人才,做到一次采访,全面出稿,多出精品。这样既保证了新闻稿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各传播平台的权威性和原创能力。从起初有的记者写的报纸稿件,报纸编辑感觉没法用,无从改起;有的記者写的广播稿,播音员觉得各种倒叙、插叙让人思维混乱,各种文字很拗口,让播报无法顺畅表达;有的记者拍的电视新闻画面,景物是虚的,人物只拍了半边脸……到后来报纸的文字表达越来越有感染力,广播的稿件越来越有震撼力,电视的画面越来越有吸引力,新媒体的粉丝量、阅读量、转发量越来越多:这其中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节目量化考核制度的引领作用。
三、坚持移动优先,大力发展新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采用什么播报形式,无论媒体怎样融合,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提升传播效果,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中心要不断发展,就要依托各类新媒体,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宗旨。
目前,吴江融媒体中心已开设《融媒吴江》《声动吴江891》《吴江发布》等微信公众号,《今吴江》《东太湖论坛》APP,以及各类节目的微博号和抖音号。通过多种形式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多端口、多层次开展宣传。通过《今吴江》APP,市民可以选择时事热点、国内资讯、本地新闻等中心自采或转发的各类权威资讯。通过《今吴江》APP,市民可以读到《吴江日报》,听到吴江的广播,看到吴江的电视,优化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通过《今吴江》APP,市民还可以观看吴江融媒体中心的各类在线直播;可以完成地铁换乘、政务服务、天气服务、水电煤缴费、加油卡充值、话费充值、流量充值等服务,实现“互联网+新闻”“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社区”等功能。吴江融媒体中心还全力打造了《东太湖论坛》APP,这是一款社区论坛交友手机软件,强调服务群众,不断开发适应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各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服务、娱乐服务、交际服等。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吴江融媒体中心综合运用直播、动画、H5音频、视频等手段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讲述抗疫故事,刊发评论文章,把真相、科学和信心传递给受众。《融媒吴江》《声动吴江891》《今吴江》APP等每天滚动转载上级要求发布的重要指示和新闻报道,24小时不间断发布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提供的权威消息和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平均每天编发70多篇稿件,市民听说一些谣言,有疑惑和恐慌就会拿出手机,看看本地官方传媒怎么说的。这些充分发挥了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准确、真实、全面地将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传达给老百姓,凝聚民心、明辨是非,营造了良好的基层舆论环境。
吴江融媒体中心坚持移动优先,大力发展新媒体,对新媒体也制定了一整套严谨的考核标准。对新媒体所发布的每条新闻的内容、图片、文字、视频、阅读量、点赞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等,按照考核标准,逐条进行打分,奖优罚懒。
四、举办各类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让老百姓关注我们?在众说纷纭中,如何让受众相信我们?这就要通过各类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今年以来,吴江区融媒体中心多次成功举办了各类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七都欢乐购”“书记直播带货”“政协委员直播带货”“美食节”“后备箱夜市”“姑苏八点半 繁华吴江夜”等系列活动,现场有近万人观看,线上有四五万的点击量,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这些活动前期在融媒体中心各传播平台进行预告,现场由老百姓熟悉的主播主持,活动丰富多彩,既宣传了传统媒体,吸引了大量粉丝;又通过新媒体线上直播,派发红包和消费券,扩大了新媒体的影响力。这些活动多方共赢,满足了人民需求,丰富了百姓生活,为吴江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也拉近了融媒体中心与受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