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020-04-20 10:41李能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能知

摘  要: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优化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对其实际教学的优化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文学书籍以其巨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众多读者,经久不衰。初中语文教师理应认真对待这一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阅读著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这对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促进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课外阅读概述

(一)意义

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阅读中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一个民族流传深远的智慧与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和凝聚在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中,作为一个民族思想艺术的精华,它不仅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能够给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

众多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民族艺术瑰宝。青少年学生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在获取信息、汲取营养的同时丰富自身内涵,开拓视野,加深对世界的认知。

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积累,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通过阅读可以率先培养和形成语感,其次在逐渐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写作技巧极大部分都来自于博闻强记和积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将语文阅读教学变成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相得益彰,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二)特点

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应体现出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对经典的优先选择。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著作,不朽的经典凝聚了人类思想发展不同阶段中的精华,给人以深沉思维空间的同时,丰富、陶冶和升华人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认识、感悟不一样的世界,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些意蕴深远的人生哲理。因此,经典文学名著丰富深厚的内涵,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其次,与教材的充分结合。名著的选读与课文教学相结合的特点,使课内阅读自然地延伸到课外阅读。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散文集中,在导读部分对这本书进行了介绍,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课外阅读,更利于其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格和写作特点,感受其思想。最后,要符合实际学情。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篇幅稍长、内涵较为丰富的小说、传记或科普类著作。青少年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精神营养,因此选文应强调可读性与多样性。如《鲁滨孙漂流记》、《繁星·春水》、《昆虫记》、《朝花夕拾》等等。一文一世界,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类型,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和启迪,培养其想象力、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

(一)语言层面的积累与运用

名著是经受过时间检验的优秀文学,其内在精华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和吸收。此外,名著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阅读文学名著的两个关键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拓展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义、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等多个语言层面的变化,长此以往,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会实现质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与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写作不仅需要写作技巧的选择运用,更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学生在掌握有足够多的素材时,写作往往会水道渠成。

(二)思维层面的发展与提升

语言作为文本的外在,其内在的思维是影响读者的关键。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发挥文学名著中的理性价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使学生首先获得大量的对于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观感受,进而逐渐地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感知,思维也会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地发生改变。例如,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书中的核心人物,初读西游,学生会感受到唐僧从未动摇的决心,可以说是师徒四人中的精神支柱,但后来却多次表现出愚善以及对徒弟的情感变化,这体现了每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都是与其当时所处环境分不开的,既要看到人物身上的喜,也应感受到他的悲,从而认识世界的多面。

(三)审美层面的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阅读中进行的丰富情感体验,名著中不僅蕴含多种能够引发共鸣的点,还有着增强学生对情感、人文以及世界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力会在不断地积累中转换为与众不同的发现力和创造力。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繁星·春水》后,感受到了作者浓厚深情的母爱,对祖国的爱以及对人类的爱,让自己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人必须要学会感恩。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还能够在阅读中用自己的审美判断来进行评价,而这种审美能力还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审美体验也会伴随学生的成长,指引着其前进的方向。

(四)文化层面的传承与理解

文化态度的养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首先体现在对待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持热情和传承的态度,名著绝不是单纯的语言堆积,而是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淀。例如,在《骆驼祥子》中,在惋惜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时,更应看到这幅有着浓厚旧城市味道的社会百态;其次,文化态度还要求学生能够以包容和借鉴的态度去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在《童年》中,除了叙述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还借此反应出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是一轴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广泛的写作素材,拓展其思维,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应对具体、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真正做到以导促读。

参考文献:

[1]尹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名著阅读[J].学周刊,2018(30):122-123.

[2]宋桂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8(29):67-68.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