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20 11:25李浩楠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公司市场细分,渠道下沉的销售战略,随着A集团发展规模的扩大,全国生产厂、分公司、分仓等将在未来三年逐步建立,为财务管控提供了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契机。本文从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对A集团共享一代做分析,为A集团进行共享二代的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工作效率;内控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5-0055-02

随着企业高速发展期的到来,生产和销售的网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呈细分方向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成本高,财务管控风险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更好的服务于业务,A集团财务变革就成为大势所趋。加之企业信息化的加速,财务共享中心应运人生,通过财务共享,实现了集中核算,标准统一,数据真实,信息传递及时等。然而,目前A公司的共享一代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标准需再度梳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信息化平台的优化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A集团提出了共享二代的思想。那么A集团共享一代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解决呢?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一、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财务共享服务”,最初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事务性的功能(如会计账务处理、员工工资福利处理等)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

集团公司的各个成员公司的财务基础核算职责,集合成一个单独的实体,就是财务共享中心(FSSC)。财务共享中心规范了流程,统一标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外,集成共享也可以使公司实时监控每个销售区域和生产单元,便于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响应。

1.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资金集中管控和资金流通

A集团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在财务共享中心首推银企直联,通过收取各业務部门的网银UKEY、支付密码器等方式实现资金收付集中。费用报销、业务收支等单据流转到资金结算中心后,资金结算人员根据标准化流程统一执行操作动作,从而实现资金集中管控。首先,之前A集团各独立业务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由各业务单元财务经理管理,就存在账户开销户随意,每个业务单元根据自己的评估需要随意开户和销户,不报备集团;其次,账户余额从不据实上报,集团也未做要求和监控,经常出现集团整体资金量统计不及时不完整,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率,甚至出现资金外流现象。在实现财务共享后,首先做到账户统一管理,针对各业务单元闲置资金,由总部统一调配,做支付或者理财动作,保证资金流通,提高资金周转率。

2.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集中资源,降低成本

财务共享中心是“工厂化”的运行模式,通过对工作进行动作分解,一个员工可以处理几个业务单元相同动作的业务,可以实现最佳的员工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A集团通过资金集中支付,将支付动作集中在共享中心,各业务单元出纳取消,实现了优化员工22人。通过信息化,实现了KA网站的电子订单直接导入A集团系统的功能,且实现全国KA订单集中处理,优化了员工16人。通过应付共享,全国发票集中收集和供应商付款集中审核,优化员工6人。

3.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通常按照“作业成本法”来设计流程,一个员工专注于一项、最多三项作业,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专业化。例如,在人员大量优化的基础上,订单环节的订单导入和发票生成切割成两个岗位,使得月订单量150单/人上升到7000单/人;另外,结算环节的动作分割,将费用核销和应收对账两大动作分解,使得人均月结算金额由500万元/人上升至2000万元/人。由于工作细分,既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跟踪和监控,又可以很好的对风险做到防范和应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的财务政策和财务流程,还有助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调整和应对,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比性,从更高层次上对集团整体的财务及经营风险进行了管控。

二、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问题

1.财务组织架构设置不明确

通过设置共享中心,将基础工作从业务核算中分离出来,让财务人员更有精力投入业务领域,也就是业财融合。A集团定位也是做共享和业财的分离,但是随着部门的整合,人员更替,理念逐渐模糊。更由于业务量和人员的编制问题,使得共享的岗位逐渐承接了很多业务财务的工作,这样对人员的要求和工作量产生新的矛盾。原先共享财务人员要求相对较低,目的是做公司的忠实贡献者,现在要承接很多财务分析和沟通工作,和人员定位有偏差,现有的熟练工无法承接新工作的要求,工作衔接和人员流动性就出现很大问题,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幅下降,业务满意度降低。

2.信息化支持落后于业务需求

财务共享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A集团历来对信息化的理念自行开发为主,在信息化初期,无论集团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还是工作能力,都可以满足的。但是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内部各中心对信息化都提出新的需求,导致信息中心在快速补充人员和硬件的情况下,仍存在“需大于供”的局面。A集团随着业务扩展和新零售业务模式的出现,对共享中心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而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信息化的最大需求部门,新的需求无法满足,老的需求无法持续得到改善,并且数据量越来越大,系统不能找到更好的存储方式,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导致有些业务报表无法出具,又改为手工出具。业务量和工具的不配套,对共享工作的开展是致命打击。

3.内控流程未完整嵌入业务流程中

A集团在梳理共享中心业务流程时,更多的关注工作效率和成本节约,忽略了内控的需求,包括工作审核也只关注质量和及时性。在业务呈现上,虽然效率提升很多,也避免了一部分风险,但是关于串货、套取费用等风险未在流程中考虑。再加之基础核算和业务财务的分离,这些内控风险双方都未做关注的情况下,长期以往积累了很多内控风险点,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4.人员流动性强

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流水线化,工作重复性很大,不需要“职业判断”,单调枯燥,容易造成员工的离职率较高。A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初期对共享中心人员定位清晰,为降低离职率,对人员需求一部分由本科以上学历组成,一部分是学历或者专业要求不高,但是乐于从事这类工作的。这样的定位一定时期内既降低了人员流动性,又承担了共享中心作为人才输出的职责。但是,后期因为人员定位的理念改变,对人员全部全面提升,导致离职率急速提升,在岗时间由1年半降为9个月,甚至出现空岗的局面。

三、完善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议

1.建立清晰的财务组织架构

A集团需要明确财务中心架构,财务共享和业财分离,若存在个别岗位不能完全分离,就需要再岗位内明确,哪些工作属于共享,哪些工作属于业财项目,并且分别做好绩效考核,让从事该岗位的员工清晰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价值和职责。针对属于基础核算共享中心的工作内容,就按照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流程完成,并且下游审核岗位也要对这块工作做专门的审核。针对属于业财工作内容的,在剩余的工作时间,根据业务需要,随时灵活的做出反应和支持。也就是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的岗位职责,会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方向和目的。在人员识别上,也可以在岗位中识别出员工更适合未来从事哪些工作,也体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和贡献。

2.强化信息技术,提高财务和内控精细化

鉴于A集团目前信息化的情况,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不断完善云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一是数据规范化,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避免数据不统一资源浪费,提高财务精细化;二是内控精细化,使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实行精准控制,以快速响应和即时处理等方式随时掌握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情况。

3.强财务共享中心员工歸属感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离不开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从决策到实施,整个过程都涉及到管理方式和流程操作的变化,影响到公司每一个人,甚至供应商和客户。这就需要全公司的配合,若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是主导部门,并将这种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这将给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带来很大变利。在运营共享中心的过程中,增加员工的岗位培训和轮换,让员工感受新鲜感和挑战,同时要加强员工激励,努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业务支持过程的质量和专业性,合理设置员工考核绩效指标。

四、结语

目前,财务共享中心已经是很多大中型集团采用的业务管理模式,在业务多元化,财务一体化和规模扩大化的基础上,集团企业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和转型,实现标准化管理。集团企业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了解其利与弊,并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完善业务标准流程,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进而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科学的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财务平台,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洁.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探析[J].财会通讯,2019,(4):116~120.

[2]柏仁芬.浅谈企业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利和弊[J].新经济,2016,(24):79~79.

[3]梁功伟.财务共享中心下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的建设[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5):18~19.

作者简介:

李浩楠,供职于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中心工作效率
运用项目管理和经营理念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研究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论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及核心系统的构建
撒不出来的铁锹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