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资源融合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4-20 11:46张玥石丽雯刘民杰
关键词:培养模式

张玥 石丽雯 刘民杰

摘    要:着眼于国家强国战略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文章构建了新形势下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共21项内涵指标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模型。在其指引下,积极探索并实践多资源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母体校与投资方、教学资源、企业资源、科研资源及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资源融合。

关键词: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多资源融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1-0071-03

为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的十九大精神理念落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对于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1]。文件中提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并提出“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的要求[2]。同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对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期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发展需要,优化完善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工程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审视新形势下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的内涵建

设,探索并實践多资源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母体校和投资方、教学资源、企业资源、科研资源及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五大支撑条件,构建产教融合育人环境,

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很好地适应了当前制造业战略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了多资源融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新形势下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模型构建

周光礼教授认为,大学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三个层次:一是工具理性层次,这个层次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就业技能;二是道德理性层次,这个层次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公民意识;三是思辨理性层次,这个层次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性气质[3]。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大学教育的多层次目标,如何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以及每位从事工程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通过专业认证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华盛顿协议》中关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需具备的12项毕业生素质,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模型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4]。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诸多方面问题。借鉴《华盛顿协议》所描述的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需具备的12项毕业生素质,瞄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对企业和兄弟院校走访调研、举办研讨会、投放毕业生和在校生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经过反复修订整理,在完成“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学生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模型。

人才特征模型由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共21项内涵指标组成。素质的内涵包括积极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认知、果毅力行;家国情怀、远大理想;道德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工程伦理;团队协作、与人为善;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知识的内涵包括数理、力学知识;外语、计算机知识;政治、法律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工程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能力的内涵包括技术文献检索与信息分析能力;工程问题拆分及技术集成能力;外文阅读、翻译、沟通能力;现代设计及制造工具使用能力;多学科交叉解决工程问题能力;技术、经济风险评估能力;终身学习与技术创新能力。该人才特征模型的21项指标,赋予了人才特征丰富的内涵,更加明确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方向,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引。

二、多资源融合推进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的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质就是高校与产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模式[5]。其基本内涵就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设计研发的深度对接,并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素质培养与企业科技研发等功能融为一体,最终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6]。因此,多资源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非简单的课程内容叠加、教学师资组合或教学场所转变。为实现上文所述人才特征模型中描述的各项内涵指标,母体校与投资方、教学资源、企业资源、科研资源及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五大支撑条件共同作业,在多资源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

(一)校企共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企业需求为引领,对学科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构建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课内实验、应用型实验、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将实践环节与校外实习、创新创业比赛、科研项目等融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整合,并在教学和考核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以及工程案例的引入。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并举,将职业资格认证嵌入课程考核,实现“双证书制”人才的培养,将加工制造作为有关课程的考核方式,实现“理论学习+虚拟实践+加工制造”的课程模式。此举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共享资源打造特色专业课程

以培养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为目标,甄选企业科研课题中适宜内容,教学团队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归集整理,并根据各专业课程特点从资料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素材,设计工程案例并引入课程教学。每个工程案例包括:项目来源、应用课程、案例问题提出、专业知识引导和专业知识应用。这种教学内容与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培养锻炼工程意识,解决传统工程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三)校际校企组建协作教学团队

在创新创业指导方面,以各类学科竞赛和双创活动为平台,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协同育人,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除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外,加大学研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根据不同企业资源开放情况和校企协同程度,主要开展两种形式的合作:第一种是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第二种是校企共建“学、研、产”技术联盟与企业共建“学、研、产”教学科研团队,实现校企人力、技术和设备资源的协同共享,并以“3+1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实践”模式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培养锻炼工程素养。

三、基于多资源融合的产教融合育人环境保障

多资源融合需要教育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社会和企业等的支持,共同解决缺乏合作深度和广度、协同发展能力不强、合作水平层次不高等存在的诸多问题[7]。为解决在多资源协同融合过程中,校际和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将教学资源与合作企业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实现协同共享,构建了以母体校与投资方、教学资源、企业资源、科研资源及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五大条件为支撑的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环境,校际、校企紧密联系,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产教融合。

(一)注重母体校与投资方合作

作为天津大学与仁爱集团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仁爱学院得到了来自天津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撑和仁爱集团充足的经费保障。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资源为蓝本,在天津大学教学名师指导下,根據生源特点和办学条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内精品课资源,天津大学实验教学资源也成为实践资源的有力补充。

(二)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在母体校与投资方的共同保障下建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硬件资源。校内精品课资源为应用型人才合理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硬件资源方面,主要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众创空间协作平台和职业资格认证平台。协同合作企业的技术及设备资源,完成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于2015年获批为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先后搭建了“数控技术职业技能鉴定平台”“教育部CAXC认证考试平台”“工信部NCAE认证考试平台”“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平台”,将实践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旨在以职业资格认证驱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深化,将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嵌入相关课程作为考核形式,实现了“双证书制”人才的培养。

(三)优化企业资源

积极推进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推进校企协同工程创新中心的建设,深入挖掘学校自有教学资源和实验条件的潜力,完成学生创新和校企技术合作联盟建设,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充分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平台,也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员工培养发挥作用。目前已与12家企业形成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

(四)协同科研资源

聘请天津大学知名教授担任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天津大学专家主持的纵向、横向课

题,青年教师进入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实现了天津大学重点实验室及科研项目等资源的协同。积极探索和引领校企合作的技术开发工作,实现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协同共享,此举提升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也为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五)加强校际校企协作教学团队建设

坚持“思想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一专多能”的原则,依托天津大学专家教授团队指导,采取兄弟院校师资协作、联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推进,以政治思想学习、教学研讨、企业见习、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承担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等多项措施并举的方式,实现了“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协同合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学、研、产”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团队,根据专业背景和人才培养特点组建了“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与制造工程团队”、“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工程应用团队”、“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团队”和“产品设计团队”,按照所属领域深入相关企业开展挂职锻炼、技术服务和科研合作,形成了“学、研、产”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创新团体。

瞄准新形势下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本文构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特征模

型,并在《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的基础上总结出21项内涵指标。以这些内涵指标为指引,协同五大支撑条件建立产教融合的育人环境,探索并实践以多资源融合育人环境为依托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尽管多资源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仍需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寻求更多有效途径,汇聚多方资源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国家培养适应新时期行业企业需求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宝平.以产教融合工程为契机 推进地方高水平应用型    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1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    (2017-12-19)[2019-01-02].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3]周光礼.培养理性的行动者——高等教育目的再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4]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7,(1).

[5]陈永斌.应用型人才教学资源的产教融合协同建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8).

[6]程晓农,杨娟,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3-4).

[7]王柏生,张晓林,邱敏,等.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培养    创新人才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8,(3).

收稿日期:2019-02-19

作者简介:张玥(1984—),女,天津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非标机械设计等方面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2017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

学院机电类人才培养改革探索”(171403801B)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