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恋
摘 要:在器乐演奏中,演奏者通常会把精力放在器乐演奏技能的训练上,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殊不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器乐演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不良的心理素质对器乐演奏的影响入手,分析如何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演奏水平。
关键词:器乐演奏;提高;心理素质;影响
1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器乐演奏的作用
在器乐演奏中,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完善的演奏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各生理机能的完美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器乐演奏中存在的肌肉僵硬或紧张等系列生理问题,有助于手指、手腕、手臂等各肢体动作的自然放松。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使演奏者的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演奏者表演时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才能合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准确处理乐曲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的掌控各种演奏技巧,而且还能从容的处理演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最终实现器乐作品的完美演绎。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器乐学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日常器乐学习过程中如果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到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定期总结经验和不足,合理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保持每天勤学苦练,其专业能力势必在短期内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日常器乐学习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不良的心理素质对器乐演奏的影响
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说过“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它相处。与它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它控制得越好”。 可以说每一位演奏者上台都会存在紧张心理,适度的紧张能够使演奏者的精力更加集中,有助于演奏者在表演时达到最佳状态,完美诠释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对于部分演奏者上台演出因紧张过度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常,如手出汗、脚颤抖、肢体僵硬、心跳加速、忘谱、肌肉紧张、呼吸失调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演奏者舞台表演的状态,从而导致演出失败。
不良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心,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技术技巧不成熟,导致演奏者缺乏自信心,其原因在于一是演奏者平时学习不认真不用心,并且课后练琴时间安排较少,练琴无计划无目的,没有针对性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舞台演出经验不足,一方面不善于给自己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舞台实践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习惯于课堂中的演奏状态以及家中练琴的演奏状态,从内心抵制舞台实践。三是演奏者天生性格内向或者存在自卑心理,有些演奏者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总是羞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对舞台表演更为害怕,经常自我否定,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完全缺乏自信心。相反有些演奏者因过于自信这在器乐演奏中也属于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在器乐学习过程中有些演奏者遇到问题从不愿虚心向他人请教,更不愿接受他人意见,总认为自己的演奏是正确的、完美的,同时对老师的教学也不认同,并找各种理由故意刁蛮老师,频繁更换老师。另外过于自信的演奏者喜欢挑战一些跟自身演奏水平不相符的高难度作品,因自身演奏水平有限,舞台经验不足,过早接触力所不及的作品,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导致演出失败,不利于器乐演奏水平的提升。
器乐表演过程中不仅存在主观因素对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影响,其客观因素对演奏者演奏效果的影响更不容忽视。通常这些客观因素大多都是不可控制的,例如:天气变化、服装道具、音响设备、环境因素等,若演奏者的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够强,则很容易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器乐表演时一旦出现客观因素问题,对于演奏者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例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在演出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位学生对演出也具有充足的信心,但是在正式演出时,音响设备突然出了故障,导致该学生在台上不知所措,在演奏乐曲后半部分时因越来越紧张而忘记谱子,致使演出失败,虽然这并不是演奏者自身的原因,但是演奏者如果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就不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即使没有音响设备也会坚持将作品演奏完整,这才是成功演奏者应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客观因素对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 如何提高器乐演奏者的心理素质
3.1 学会自我肯定,树立明确目标
在器乐学习和表演时,演奏者首先要学会自我肯定,而往往由于部分演奏者在日常器樂学习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演出时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表现出极不自信,进而否认自己的能力,长此以往对演奏者造成不良的心理素质,因此,自我肯定是器乐演奏者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器乐演奏前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合理明确的目标,目标切勿定的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演奏者才会有行动的方向,坚定的目标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3.2 提高专业技能
琵琶大师刘德海说过:“技差而无情理,为劣之劣者;技佳而无情理,为匠之劣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又以技术辅之,为优之优者。”要想在舞台上表演精湛,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娴熟的基本技能。演奏者提高器乐演奏的专业技能,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扎实的基本功是器乐演奏的关键,多听多练,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仅有助于增强自信心,而且有利于演奏者水平的正常发挥。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用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上台演出的每一个挑战,只有掌握了精湛的器乐演奏技能,才能在演奏时充满自信,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从而实现完美的演绎。其次,在台下要多练习,特别是在每练习一首曲子之前,要对谱子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不同乐曲风格,准确掌握乐曲中出现的各种演奏技巧,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涵。同时还要对每次的练习和演出进行音频录制,通过反复听辨后找出自身在台上演出存在的不足,做到多动脑勤动笔,针对演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3.3 加强舞台实践
舞台实践经验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足的演出经验对演奏者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平时要多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等活动,敢于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即使是演出失败,也要敢于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只有珍惜和抓住每一次舞台实践的机会,才能在不同的演出中或者不同的舞台上,针对表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随机应变,使自己的舞台实践经验得到不断的提升。同时在课上、讲台上,也应该大胆的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演奏技术,通过讲台的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胆量,对心理素质的加强也具有一定的好处。
3.4 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演奏者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方面都将对演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部分演奏者在表演时因情绪发生异常,受情绪的影响,使演奏出来的音乐与乐曲情感表达相冲突,直接影响其演奏水平的发挥。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心理和情绪,使之呈现出来的舞台效果各不相同,产生不同的舞台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自我培养和锻炼,充分认识自己,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情绪的变化,从而适应于各种形式的舞台表演。
4 结语
在器乐演奏中,心理素质与演奏状态这两者的关系既统一又协调,两者密不可分,良好的演奏状态能调节演奏者的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奏成功的重要保障。器乐演奏者只有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每一次演出,才能展现出良好的演奏状态,提高其演奏水平,才能在未来艺术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3,6.
[2]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