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思路

2020-04-20 11:05赵鹏超胡鑫苑寿同谢卉瑜
时代汽车 2020年1期
关键词:车联网产业

赵鹏超 胡鑫 苑寿同 谢卉瑜

摘 要:车联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迅速,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不断完善。先导区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战略,推进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综合服务构建、车联网创新应用实践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对车联网产业政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我国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思路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车联网;先导区;产业

1 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间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构建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广义的车联网应用不仅包含车载信息服务类应用,还包括面向交通的安全效率类应用以及智能驾驶协同服务类应用。

当前车联网产业正以跨行业融合的态势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新型应用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产业结构看,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元器件和芯片生产企业,国内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汽车生产商、各类设备生产商和软件平台开发商;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系统集成商、平台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随着车联网应用需求和规模的发展,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增加,ICT企业也开始在汽车产业布局,消费类电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加入到汽车产业链中。目前国内自主企业也多采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研究车联网相关技术,打造产业融合生态体系(表1)。

为加快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我国陆续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形成了由北京-河北、上海、重庆、无锡、长春、武汉、杭州等16家国家级车联网示范区和地方性示范区。在标准层面,2017年工信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推进车联网标准的制定。在顶层政策方面,国内各级政府积极部署,政策规范加速出台,其中2018年12月30日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交通管理水平,为我国加快车联网产业发展、提高应用水平指引了方向(图1)。

2 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意义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全球性的技术与产业革命不断发展,新一代信息科技创新异常活跃,各领域技术融合不断加快,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应用。虽然国内整个产业发展势态良好,但车联网产业仍然面临着发展瓶颈。一是关键产品还未达到商用化水平,我国车联网商用部署的关键产品包括芯片、车载终端、路侧基础设施等虽已获得巨大进展,但产品本身离商业部署还有差距。二是车联网商业模式不清晰,网络部署方案不明确,整个产业缺乏核心凝聚力,导致产业推动力量发散。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借助政府的支持,以先导区为依托,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动核心技术研发迭代、车联网产品成熟以及跨行业协作融合,探索车联网产业发展和商用部署途径,加速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化商用。因此建设车联网先导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建设车联网先导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已经明确将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指导文件明确提出发展车联网产业。当前汽车电子和联网应用服务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高附加值部分,发展车联网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同时对电子信息、通信、大数据等关联产业具有极强带动作用。通过建设车联网先导区,促进我国车联网在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全方位快速提升,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车联网一方面横跨汽车、交通、信息、通讯、服务与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另一方面涉及汽车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护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兴终端和数字化媒体平台的一部分,车联网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性和知识密度,拓展了產品的功能应用范围,创造了新的效益增长点。通过车联网先导区聚集产业优势力量开展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可以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有利于促进新型交通形态的建立,提升民众出行体验。车联网在节能环保、运输效率和驾驶安全等方面作用显著。如果车联网技术得到充分应用,未来的交通系统将是基于车-车、车-路信息交互的人、车、路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对驾驶环境和交通状况全面实时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降低20%的能源消耗和25%~30%的尾气排放,缓解60%的交通拥堵,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2~3倍,减少80%的车辆事故率。车联网为汽车使用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通过先导区建设推广车联网技术应用,汽车租赁、汽车共享等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主流,从而直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解决能源、环保、拥堵等社会问题,不断提升民众出行体验,促进新型交通形态的建立。

有助于推动法规标准研究制定。车联网的应用普及不但变革车辆使用方式和交通形态,同时对现有法规、保险制度造成冲击,现行的法律规范及标准体系已经不适用未来车联网的普及应用,需要推动新标准法规的研究制定以促进车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及产业落地应用。先导区可作为车联网法规及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验证的重要支撑,通过车联网先导区的示范运营积累应用场景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系统性能数据、测试评价数据,为车联网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3 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思路

建设车联网先导区,推动车联网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要聚焦“车、路、云、网、图”等产业基本要素,明确先导区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前提和“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行业间协同及管理部门间协同,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车联网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为全国车联网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为加快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及基本策略。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施间信息融合能力。基于我国车路协同技术路线,加快先导区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提升LTE-V2X网络覆盖水平,提高路侧单元与道路基础设施、智能管控设施的融合接入能力;建设车联网大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推动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站、车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间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打造基于“人-车-路-云”系统的智慧交通应用体系。

培育集聚车联网产业生态圈,建设车联网产业新基地。随着车联网产业化推进,汽车行业创新驱动主体由单一主体创新转变为整体产业链创新,在提升先导区车联网整体运行效率与产业规模的同时,要增强汽车产业自身的集聚效应,促进汽车外延产业链快速提升,构建价值链、供应链及创新链相融合的车联网产业生态圈;加快车联网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优势资源要素集聚突破车联网关键技术,建设现代科技产业新基地。

提升先导区产业服务能力,完善综合承载功能。基于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加快车联网先导区产业综合服務平台建设,通过打造前瞻技术研发平台、产品测试评价平台、标准研究制定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高车联网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先导区综合承载功能,以平台建设助推功能提升,将先导区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生活和生态为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的功能区,以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科技、产业、文化共生的发展理念开展先导区建设。

扩大应用范围,明确商业模式。当前场景化已成为车联网商业落地的重要特征,建设车联网先导区需要全面开展车联网商用场景验证和推广,推进网联汽车在智慧园区、智慧停车场、城市固定线路、物流干线等多维度场所应用。针对当前车联网运营存在盈利困难、续费率低的问题,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价值流、数据流充分共享,研究建立先导区车联网远程信息服务、协同感知等有效的业务模式和产业机制,建立清晰的商业模式,利用产生的规模效应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提高产品渗透率,促进车联网产业良性发展。

加强自主创新和政府引导,提高组织保障。车联网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关联性,涉及领域和要素众多,建设车联网先导区需要提高组织保障能力。一方面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力量加强统筹推进,强化部门合作,推进制度创新、体系创新,解决关键问题,完善标准法规、测试验证管理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车联网产业发展与规模应用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车联网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力,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环保、能源等社会问题。车联网产业具有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建设先导区不仅仅是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项目,也是搭建行业公共平台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系统工程,依靠个别企业甚至汽车产业内部的合作都很难实现全面突破,需要多方参与、协同推进。通过车联网先导区整合汽车、交通、信息和通信等各方资源,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作用,采取系统的应对策略切实落实国家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解决标准法规制定、核心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探索、产业生态圈培育等主要瓶颈问题,推动形成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推广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我国在该战略新兴领域占据国际主导地位。

猜你喜欢
车联网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整合广播资源,凝聚声音优势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基于车联网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应用研究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