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在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的策略,提出链接旧知识让学生动有经验,组织趣味活动让学生动有乐趣,设计多种任务让学生动有个性,精设问题让学生动有思维的教学建议,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A-0136-02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学生只有真正动起来,他们的数学思维才能被开启,才能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动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好,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探究。目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的“动”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动”,而对为什么要动、为什么要这样动却不加思考。这种为“动”而动的教学策略是不是必要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也经常看到,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动得热闹非凡,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动只是部分优秀学生的表演秀罢了,而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是以一名附庸者而游离于活动之外。这样的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效的,更不用说“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标理念在数学课堂上的落实。真正的动,并不是学生在一起争相发言与表演,而是要有思维含金量在动中,这样的动才是有意义的动,没有思维含金量的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的策略。
一、链接旧知,让动有经验
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他们的数学前经验基础之上,没有旧知识作为铺垫,他们的新知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引导学生动起来的首要任务就是链接他们的旧知识,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动有经验、有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在组织新授课教学时,首先要进行复习巩固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天有24时,一年有12个月,明白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完“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更大的时间单位。由于一天有24个小时这一数学新知识是建立在时、分、秒知识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时、分、秒出发,让学生过渡到日的学习,进而延伸到月与年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一天有24小时”时,笔者先安排几道有关时间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1时=( )分 1分=( )秒 120分=( )时 90分=( )时( )分
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唤醒了他们的时间概念,然后再让学生回忆自己家里的钟表一天里是如何走的,进而将学生的思维从时、分、秒迈向生活表象。此时,学生边观察、边想象,他们在不断的回忆中唤醒生活经验,进而知道一天中,从夜里12点到中午12点是12个小时,然后从中午12点到夜晚12点又是12个小时,从而建立一天有24小时的表象。这时候,再让学生动起来,研究一天有多长时间,他们的研究就会从计算一天有两个12小時开始,让动有基础、有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动”。
二、趣味活动,让动有乐趣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的制约,他们的天性就喜欢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动起来,那么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就要带有趣味性,要让学生感受到动的乐趣,从而对动产生一种向往,让他们的思维可以在趣味活动中快速活动起来,让课堂高效进行。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两扇活动的大门,一个是用许多三角形制作的,一个是用平行四边形制作的,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两个人分别推这两扇门,结果用平行四边形制作成的门非常轻松地进行关与开,而用三角形制成的门却怎么也推不动。在学生为推门人的动作感到好笑的同时,他们的思维矛盾也就产生了:从表面看似一样的活动大门,为什么一扇门可以轻松进行开关,而另一扇门却推不动呢?这个数学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拿出操作材料,让他们动起来——制作不同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并进行推拉,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会边动边思考,既感受到“动”带来的快乐,又让“动”带来了深入的思考,从而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征。如果教师事先不播放这一视频,就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那么动的时候就不一定会有思维的参与。
三、多方安排,让动有个性
让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多种“动”的任务,让学生选择性地“动”。这样,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根据自己手中动的材料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从而在任务的引领下真正“动”起来。
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安排了这样几个自主探究任务:
1.观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年历,然后仔细阅读这张年历,并填写自己的发现。
我发现了我手中的年历一共有( )个月,( )个月的天数是相同的( )天,( )个月的天数是相同的( )天,还有一个是( )月,它有( )天。(笔者事先安排学生回家找来一张年历,不同的学生所带来的年历有可能是相同年份的,也有可能是不同年份的。这样,让他们动手探究这一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2.全班交流。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查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是31天,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是30天,而二月有的学生发现是28天,有的学生发现是29天。这样,通过动手就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大月与小月的概念表象,并意识到二月应该是一个特殊月。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探究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与小月就有了知识基础。如果这些知识教师仅仅以单向输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那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是被教师牵着走的,甚至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只是记住教师强压给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死”学习,最终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不透彻。而通过学生自主动手研究、观察、思考和梳理,所获取的知识点是他们思考的结果,可以更有效地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四、精设问题,让动有思维
“学起于思,而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疑问,那么他们的学习行为就不能够真正发生,他们的数学思维就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可以这样说,学习的起点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他们就会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思考,寻找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达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自主测量学具盒中圆的周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思考测量的方法。正当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纷纷获取圆的周长数据而沾沾自喜时,笔者让学生测量圆形游泳池的周长,并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提问:测量这个游泳池也可以用绳子或滚动法来测量吗?学生都说不可能用滚动法,因为不可能把游泳池立起来滚动;如果用绳子来测量的话,也没有那么长的绳子。在学生一筹莫展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先用滚动法或者绳子来测量一个小圆环的周长,然后用这个小圆环在游泳池的四周滚动一圈,看看一共滚动多少圈,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出来了。”该生说完,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用圆环滚动不精确,因为我们在滚动时,有可能走曲线,这样测量时就会有误差了。我发现圆的周长与它们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大,周长越长,我们应该从这一角度来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这一过程就是教师的问题引领过程,把学生的动从一开始的无序到后来的有序研究,就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变化着,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作者简介:刘小艳(1979— ),女,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初探》等论文在公开发行刊物发表,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