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
张 羡 焦雨薇△ 王力军(石家庄 050081)
提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均持续治疗20 d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更低,而凝血酶原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更好地提高DVT患者临床疗效,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疗效显著。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下肢,多由于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非正常性产生凝结,引起静脉管腔的阻塞,造成血液回流严重障碍。[1]此病在急性期易并发严重的致死性肺栓塞,慢性期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易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2]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致死亡。[3-4]因此,及时、有效进行诊疗与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等方面都至关重要。[5]本研究对于下肢DVT形成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内治疗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下肢DVT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9.7±20.4)岁;左下肢49例,右下肢11例;病程0.04~16 d,平均(5.6±3.7)d。研究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8.6±14.4)岁;左下肢44例,右下肢16例;病程0.05~14 d;平均(5.1±3.8)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肢体发病部位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系(武汉430000)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修订稿中制定的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6]同时经多普勒彩色超声以及静脉血管CT影像等进行确诊,满足DVT诊断标准,[7]所有纳入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以下护理措施:急性期患者制动、绝对卧床休息4周;将患肢抬高15°~30°或在其下方垫厚的枕垫, 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翻身活动、剧烈咳嗽及做深呼吸等用力动作,防止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另外,还应注意对患肢进行保暖、尽量减少患肢站立的时间。非急性期患者可在室内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为了促进患肢深部静脉血液的回流,早期活动时,对患肢应尽早使用适宜尺度的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8]禁忌对患肢进行按摩等,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2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以抗凝、溶栓、降解蛋白纤维及改善血液循环为主,目的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尽快使静脉再通。[9]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抗凝:3 000单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7 d后停用,自第5 d开始口服华发林8 mg,3次/d,连续2周。(2)溶栓:尿激酶(10~50)万单位,溶入0.9%氯化钠250 mL中,采用患肢静滴,1次/d,连续输7~15 d;复方丹红或红花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1次/d。(3)祛聚降纤:20 mL丹参注射液加入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液体中静滴,1次/d,连续应用15 d。(4)活血化瘀:血塞通400 mg或疏血通6 mL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5)抗血小板聚集: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 mg,1次/d,疗程需超过半年。
1.3.2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分型,分别辅以中药内服、外治疗法。
1.3.2.1 内服疗法:⑴ 急性期多为湿热瘀阻型,宜选用利湿清热、通络活血的四妙勇安汤加减处方内服,方剂为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泽兰、益母草、川牛膝各15 g,当归、牡丹皮、赤芍各 12 g,黄柏、紫草、薏苡仁各10 g,大黄6 g。水煎300 mL,日1 剂 ,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⑵ 慢性期多为血瘀湿重型,应以通络利湿、化瘀活血为主,其方剂以茵陈赤小豆汤加减:赤小豆、茵陈、薏苡仁各30 g,苍术、川牛膝、黄柏、苦参、泽泻各12 g,佩兰、防己各9 g,甘草10 g,白豆蔻12 g。日1剂,水煎服。
1.3.2.2 外治疗法:⑴ 急性期患肢多肿胀明显,宜采用冰硝散对患肢进行外敷:用冰片 10 g,芒硝 2 000 g,碾碎后混合装入布袋,摊平外敷于患肢肿胀处,达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清热止痛之功效。[10]⑵ 慢性期患者以解瘀活血为主,多采用活血消肿散进行熏蒸:以白芷、伸筋草、薄荷各20 g,川芎15 g,小茴香、丁香各20 g,乳香、艾叶、没药各15 g制成活血消肿散进行熏洗或直接溻渍患肢。中药熏蒸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流动速度,有效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率;[11]同样,直接溻渍患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肢局部,达到解瘀活血、调和血脉、改善微循环作用。[1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
DVT疗效标准[6]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制定的DVT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制订。(1)治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肿痛消失,皮肤色泽、温度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站立 20~30 min,行走1 500 m,无明显肿胀疼痛、沉重感、压痛;大腿及小腿中段与健侧周径差<2 cm;(2)显效: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站立15~20 min,行走1 000 m 后, 轻度水肿、肿痛,但肿胀比治疗前明显好转,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比不大于3 cm;(3)有效:临床体征及症状部分消失、肿痛有好转但行走后有加重现象;(4)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患肢水肿加重并发肺水肿。总有效率= 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2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更低,而凝血酶原时间则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详见表2。
对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DVT形成不仅病因复杂、发病范围广,而且潜在的危险性非常高,[13]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皮肤色泽、温度改变等。临床多见于长期卧床、产后及骨科手术等,[14]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极易造成下肢静脉瓣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5]该病主要由于深静脉内血液处于非正常凝结状态,造成静脉管腔阻塞,进而导致血液回流受限所致。因此,治疗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减轻深静脉高压,促进深静脉管腔再通,避免由于深静脉回流障碍引发深静脉功能不全及浅静脉曲张,防止新发血栓形成。DVT病变早期,多以热、湿、瘀为主要病理特点,而在疾病后期,则以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脉络不通为主,血瘀证始终贯穿于此病。[16]为此,中医认为针对该疾病特点,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为主。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治疗法,可全方位促进患肢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17]等功效。而且,在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以及防止新血栓形成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栓子,并阻止微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意义重大。[18]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3 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研究组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更低,而凝血酶原时间则更长,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说明中西医联合疗法可更好地改善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据有关报道[19],近年来,本病发生率逐渐升高,需引起高度重视。西医治疗中使用的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及华法林等药物,虽然在溶栓治疗中一直占据第一线位置,但中医在治疗此病中具有其自身特色,始终坚持辨证施治原则,[20]从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化浊利湿、通络止痛着手,能取得更好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1]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患者对中西医联合治疗认可度更高。
综上所述,对DVT 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