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华
(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三明366000)
心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高脂血症等引起的心脑血管、全身组织出血或缺血性疾病,分成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两大类[1]。心血管疾病多见于50 岁以上人群,具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基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其预后。多学科协作模式是一种针对某个疾病,由临床多个学科经跨学科综合讨论后设计出最佳干预方案,目前此种干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诸多医学领域中。为验证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否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较快出院、增强护理效果,现对本院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2 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成Ⅰ组和Ⅱ组,各36 例。Ⅰ组:男 22 例,女14 例;年龄 52-80岁,平均(66.74±3.51)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 8 例,心律失常12 例,心功能不全4 例,心绞痛12 例。Ⅱ组:21 例男,15 例女;年龄 51-80 岁,平均(66.71±3.47)岁;疾病类型:心肌梗死7 例,心律失常13 例,心功能不全3 例,心绞痛13 例。两组以上数据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17 版)内心血管疾病高危评估标准[3];(2)经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3)临床各项检查资料完整;(4)依从性较佳;(5)患者、家属了解且支持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肾、肝、肺等重要功能(除心功能外)缺陷者;(2)合并全身感染、恶性肿瘤、心功能衰竭与其他与本研究无关严重疾病者;(3)无法配合干预工作者;(4)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者。
Ⅰ组施以常规护理:临床护士根据医嘱,给予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护、用药指导、生活干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
Ⅱ组在Ⅰ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协作模式:(1)建立多学科协作小组:由康复科、心内科、营养科医护人员构成组成多学科协作小组,所选护士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持有专科护士证书。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展开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多学科协作目的、方法、内容等,并明确各成员职责。(2)职责落实:责任护士对患者情况实施全面评估,完善其病历;心内科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全面诊疗,心内科护士负责全面评价患者心血管功能,譬如:心功能损伤程度、心功能分级等,并组织开展疾病知识讲解工作;营养科护师负责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并设计出针对性饮食方案;康复科康复师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功能性训练。(3)多学科认知干预:日常干预过程中,各科小组成员应根据自身职责,实施相应认知干预,如:心内科护士应定期向患者、家属讲解心血管疾病特点、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发病征兆、预防方法等,促进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医生在开展临床诊疗时,应告知患者有效防控疾病方法、用药方法与相关注意事项,以提升其自我防护意识;营养科护师应向患者讲明规律、良好饮食重要性,并提醒其注意饮食清淡,禁止食用刺激性较大食物,以避免病情恶化。(4)多学科心理干预:小组各成员应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互动,定期向其汇报临床干预积极进展,主动关心患者情绪,仔细分析其心理问题诱因,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帮助和鼓励,以促使其用积极、客观心态配合完成干预活动。
观察两组不同时期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利用生活质量量表(QOL)[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 包括以下4 个领域,即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各领域均有26 个条目,分值评定区间为1-5 分,总分值26-13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利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0-100 分)判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 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n(%)表示,分别行t、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入院时,两组QOL 各领域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 QOL 各领域评分相比,Ⅱ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Ⅰ组相比,Ⅱ组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生活质量评分()
表1 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n) 心理 生理 环境 社会Ⅰ组Ⅱ组t 值P 值36 36入院时42.59±6.23 42.61±6.18 0.014 0.495出院时67.38±7.25 79.31±6.34 7.432 0.000入院时40.96±6.37 40.85±6.24 0.074 0.471出院时70.49±5.68 78.24±5.13 6.075 0.000入院时40.79±5.23 40.84±5.27 0.040 0.484出院时68.25±5.41 74.96±5.18 5.375 0.000入院时41.26±5.37 41.30±5.41 0.031 0.487出院时65.28±6.13 73.57±5.46 6.059 0.000
表2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评分[n(%)]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系统,为一种累及循环系统疾病,可引起脑组织、血管、心脏病变,导致运动、视觉、神经、语言等多系统损伤,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直接死亡。张欣颖等[5]文献中报道,及时予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效干预,可促使其预后的改善。既往心血管疾病干预工作中,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常规与对症治疗联合护理,来控制患者疾病,改善其生存质量,但由于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还会促进其病情发展。因此,需重新寻求一种有效干预方式,以促进患者病情较快恢复。
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近年来国内临床上兴起的一种新型干预方式,其主要是依托于多学科团队,由各学科专家根据特定疾病,共同商讨制定连续性、个体化、规范化干预方案,促使患者可达到综合性临床照护。此种干预模式打破传统护理方式单一干预形成,丰富、拓展了临床干预范围,可有效保障医护工作质量,控制患者疾病。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多因素作用结果,临床护理内容较为广泛,但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资源少,难以保证临床干预全面性与有效性。通过多学科协作干预,可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具有较好实践价值。除此之外,多学科协作干预,还能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全面了解,便于其实施自我管理与照护。本研究中,Ⅱ组出院时QOL各评分与Ⅰ组相比,均明显较高,可见多学科协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Ⅱ组住院时间与Ⅰ组相比,显著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与Ⅰ组相比,明显较高,这表示多学科协作能促进患者较快出院,增加其护理满意度。
综上,在心血管疾病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实践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