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陈 峻
(1、云南师范大学医院,云南 昆明652500;2、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652500)
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均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在高血压总发病率中至少有30%的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总发病率至少有45%-48%的患者合并高血压[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已经被列为肺动脉高压病因的首位,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与一些夜间、难治性高血压密切相关[2]。近年来有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呈显著相关,并且还是其独立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3]。有报道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的血压昼夜节律容易发生异常改变[4]。因此,本文将选取我院体检发现的部分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其血压并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监测值,现报道如下。
将2019 年1-12 月我院体检发现的55 例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有29 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 42-68 岁,平均(56.27±3.21)岁。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发现的50 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32 例为男性,23 例为女性;年龄45-69岁,平均(55.41±2.69)。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标准[5],所有患者均在未使用任何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2)OSAS 诊断标准[6]: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为准,呼吸紊乱指数(AHI)>5h 或是 7h 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30 次以上,便可确诊。AHI=(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睡眠时间(h)。
具体方法:(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数、高血压确诊时间与病程等;(2)夜间血压的变化规律:采用北京美高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GY-ABP1 型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当日需禁止饮用酒类、咖啡、浓茶等饮品,并停止使用镇静剂与降压药物,叮嘱患者夜间切勿进行剧烈活动;晚上休息时间21:30,次日起床时间7:00。(3)袖带为22cm×12cm,敷于患者的左手手臂上,每小时监测1次患者的血压[7]。
动态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两组患者20:00、22:00、0:00、2:00、4:00、6:00、8:00 时间点的 SBP、DBP水平。
观察组 20:00、0:00、2:00、4:00、6:00 时间点的收缩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观察组除20:00 时间点的舒张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值比较(,mmHg)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值比较(,mmHg)
组别 例数(n)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55 50 20:00 132.93±8.74 44.35±13.97 39.324 0.000 22:00 135.04±13.96 131.24±14.44 1.370 0.174 0:00 144.71±11.92 119.72±13.41 10.109 0.000 2:00 144.64±17.50 118.76±12.54 8.633 0.000 4:00 139.08±14.16 117.69±14.08 7.752 0.000 6:00 138.84±11.20 121.31±17.18 6.248 0.000 8:00 135.56±6.94 138.78±16.59 1.319 0.190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舒张压值比较(,mmHg)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舒张压值比较(,mmHg)
组别 例数(n)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55 50 20:00 82.53±7.59 90.81±10.46 4.672 0.000 22:00 84.83±8.64 83.32±12.75 0.716 0.476 0:00 86.12±8.64 83.01±11.04 1.615 0.109 2:00 86.73±11.13 82.94±9.64 1.856 0.066 4:00 86.02±8.96 82.26±11.82 1.847 0.068 6:00 83.52±7.87 79.89±14.21 1.639 0.104 8:00 84.53±6.45 86.63±12.56 1.092 0.277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睡眠期间的血压值与觉醒期间比较,会有所下降,即出现生理性下降,也就是所谓的“勺”状血压节律变异[8]。出现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为交感神经在白天占主导地位,人体的活动量增大后,血压的波动也会变化;而夜间则会随着睡眠的加深,迷走神经的张力也会逐渐增高,从而导致机体对外界的反应显著下降,继而使血压降低,缩短波动范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为引发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有诸多研究表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呈勺型,而这种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脏供血功能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仍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未呈勺型改变,血压昼夜节律出现改变,从而增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夜间测压表现为不降反升的现象,失去了“勺”状血压变化规律[9]。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20:00、0:00、2:00、4:00、6:00 时间点的收缩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导致患者夜间睡眠时血压上升的可能机制为:(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低氧血症,从而使神经细胞的活性提高,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2)缺氧状态下,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增多了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进而导致血压升高;(3)患者的睡眠结构受到破坏,使其夜间频繁觉醒,从而使夜间血压节律发生改变[10]。
综上所述,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比较,前者失去了生理性下降的规律,因此临床需加强对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其认知水平,有助于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