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
摘要:清朝道光年间,曾盛极一时的浙西词派渐趋颓势,浙派后期词作现空滑之弊。在这个变革关键点上,一部分浙派词人开始寻求革除浙派弊端之法。清代词人孙麟趾在道光年间的词坛极富盛名,他的词学思想中不乏创新之语,其中兼有对浙派后期词出路的探索,但总体上并没有彻底改变浙派词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孙麟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词学;《词迳》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6-0098-05
一、引言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主要论述了文章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结论。诚然,“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动与下者”乃古今诗文发展演变的本质规律。不同时代文学表现形式与审美风格不尽相同,实质都是“世情”与“时序”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清一代,对词学风格的审美取向上也基本蹈循此律。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下旨征召“博学鸿词科”伊始,标志着康熙王朝的社会安定局面的初步呈现。词人朱彝尊在此时以“名布衣”称旨,特授翰林院检讨,征召人京。恰时,他进京带了一本南宋末年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并将此书广为传布,于是掀起一场词坛大唱和。成书南宋的《乐府补题》重新问世,为浙西词派的成派造势。其后,词人龚翔麟刊刻《浙西六家词》,收录朱彝尊、李良年等六位浙江嘉兴词人的词作。自此,历经康雍乾嘉四朝的浙西词派在时代氛围的交替之下应运而生。浙西词派所主张“清空醇雅”的词风也逐渐凝定为清代词坛普遍的审美追求。
诚如刘勰所言,文学演变遵循时序变化之理。浙派词风一直绵延至道光年问,虽然还未断绝,但总体上已处式微。浙派末流时期的词人多执拗于对南宋词之“表”的模仿,而未能深入触及南宋词之“里”的内核。然而此时的政局形势已经不能和康熙时期同日而语,一味追求“清空”的浙西词很难在词中承载过多的思想内容,这显然脱节于“世情”与“时序”的发展。所以在此时期的浙派词人大多都致力于探索浙派词的新出路,身处道光年问的词人孙麟趾就处于这个探索出路的时期。
孙麟趾(1791-1860),字清瑞,号月坡,长洲人(今苏州),道光元年诸生,怀才不遇,善工词,在当时享有词名。其著有《采药词一卷》《长啸轩诗稿、诗余各一卷》《月坡词一卷》《零珠词一卷》《凤萧词一卷》《秋露词一卷》《啸鸳词一卷》《词迳一卷》等,另编有《国朝七家词选》《绝妙近词》等。尽管著述甚丰,但由于战乱影响,孙麟趾的词集多散佚,并没有汇编的别集出版,《清代文人别集序录》《清代诗文集汇编》中也未收录孙麟趾的作品。词集的散佚,间接导致
在浙派末流日益凋敝之时,主张“意内言外”的常州词派乘着航行在时代潮流之上的大船,逐渐占领了词坛的半壁江山。常派在初创时旨在纠词坛之弊,为此不少常派词人对浙派门人的词作都有严厉的批评。如被严迪昌先生称为“浙派殿军”的词人郭唐就受到晚清词学家不少非议。然而相左的词学宗尚并不妨碍浙、常两派词人的交游来往,孙麟趾的好友蒋敦复、包世臣就是具有常派倾向的文人。从孙麟趾的词学思想中也能看出其对常派论词观点的部分吸收,这也可以视为孙氏给浙派末流“空薄”“滑易”之失开出的第二剂药方。
孙氏“十六字诀”之首的是“清”,他把作词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认为词之立意就像人之立身,品格高的人自然“出笔必清”。反之,“不知命意何在者”是“气未清”的缘故。只有先正品格才能使得命意清晰。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孙麟趾对“清”的定义并不只有上述一层。除开命意,孙麟趾还从词之本色的角度主张“词宜清、脆、涩”。他引用具有常州派倾向的词人包世臣的观点,从声律的角度定义“清”,将“清”与“腻”对举,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明快而澹净的韵律特征”。位列在十六字诀之尾的是“浑”,孙氏所言之“浑”在词境内容的把握上与常州词派的论词观点不谋而合。孙麟趾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皆是以浑厚见长者也。词至浑,功候十分矣”。这几首词均是层深而浑化自然的代表之作,“浑”这一审美范畴被孙麟趾标榜为词家笔力需达“功候十分”才能成就的境界。
南宋张炎推尊姜夔清空词时只强调了词要清空,忽视了白石词在清空背后亦有微旨。而追步姜、张二人的浙派一味追求空灵之词只能让词路越走越窄,以至于词中内容也渐趋空洞。常州派张惠言提倡“比兴寄托”说,其后周济深化了张氏词论,提出“无厚入有问”说。周济认为,周邦彦是宋四家中的“集大成者”,评价清真词云:“清真浑厚,正于勾勒处见。他人一勾勒便刻削,清真愈勾勒愈浑厚。”蒋敦复据此也衍生出“有厚入无问”之论,向常州派靠拢。在他们二人的词论观点中均提到“厚”这一词学范畴。蒋、周二人所提出的“厚”是指作者创作中的微旨幽情。孙麟趾所指的“浑”不仅是要求词意的层深与寄托,还要求词境的浑然天成。细较下来孙麟趾主张的“浑厚”与蒋、周二人亦有同趣,但孙氏更看重词在审美层面上的表达。
孙麟趾将“浑”作为十六字决的收尾,跳出了浙派后期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转而致力于对词的内容的拓展。从十六字诀开篇的“清”到收尾的“浑”,能够看出孙麟趾青冰蓝水的思考。他对当时词坛形势有着清醒的理解,故而有意折衷“重外在审美”的浙派和“重内在寄托”的常派,融合成他所追求的内外兼修的至美境界。但遗憾的是,孙氏对于如何达到“浑”这一最高审美追求并无着墨,对具体词作内容也未提及。尽管如此,值得肯定的是,孙麟趾掀开了笼罩在浙派门人眼前的那一层薄纱,坚持自身审美追求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打破藩篱去参考吸收有识之士的诤言。
四、胶柱鼓瑟、墨守陈规的视野
孙氏的词学思想主要承继于浙派,在填词上有明显的宗尚南宋词人的倾向,将张炎所提倡的“清空骚雅”的词学审美范畴奉为圭臬。他在《高阳台·词集刻竟题后》自我评价日:“自评量、不学苏辛,可似姜张。”徐珂在《清代词学概论》中援引了一条钱筱南评月坡词的评语:“月坡词婉约清空,缠绵深至,无纷然杂出之语,有往复不已之思,是得力于碧山、玉田而不屑刻意求似者。”蒋敦复在《芬陀利室词话》中也肯定了月坡词“清空”的特质:“词博彩诸家者近杂,专主一家者近隘。余老友二人,皆致力于词,皆成一家,必传无疑。要各有病……其一,酷嗜张叔夏《山中白云》,心摹手追,寸步不失,工力积久,具体而微,如桓宣武学刘越石,终有一不似处,此病在爱好,长洲孙月坡《秋露》、《绣鸳》等词是也。”钱评和蒋评的共同点是都一语道破了月坡词师法张炎词,但从二人评语之间一扬一抑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词人对孙麟趾在填词上效仿玉田词的做法是有异议的。钱评认为,月坡作词虽然学习了玉田和碧山的词风,但仔细勘察其内在不难发现,是有“不刻意求似”之处的。而蒋评却认为孙氏填词的弊病就在于对玉田词的“寸步不失”,更举出桓温自比刘琨的典故来类比月坡词与玉田词之间的关系。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孙氏填词拘守一家,不能彻底摆脱浙派词之窠臼,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与浙派之间存有离合。
在《词迳》一书中孙麟趾曾有几句论词的创作之箴言,在提到填词后的“推敲”时,他认为“词须累改”,同时也给出了他认为切实可行的方法:“词成录出,粘于壁,隔一二日读之,不妥處自见。”此番言论不难让人联想到张炎在《词源》云:“改毕,净写一本,展之几案前,或贴之壁。少顷再观,必有未隐处,又须修改。”鸥孙麟趾提出的修改之法和张炎主张的观省法实则如出一辙,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是孙氏对后者论词思想的承继与重复,由此可见张炎对月坡论词观念的影响之深。正如蒋敦复所言,孙麟趾论词的弊病恰恰就在于“爱好”,以致难以跳脱出浙派词风的藩篱之外。
孙麟趾认为,作词之前需要“择韵”“择调”,只有“节奏与词意俱佳”才能称为上品。除此之外,在他看来,若是词中有拗句也不可妄易,恐“于音律不协”。孙氏对于“填词须协声律”的坚持其实也是同浙派推尊南宋词人的选择是一脉相承的。李清照在《词论》中坚持词仍是一种音乐文学,她极力倡导作词要合乎音律,将词体与诗体区分开来,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结论。浙西词宗朱彝尊也主张填词要协声律,批评明人杨慎、王世贞“强作解事,均与乐章未谐”结合前述来看,孙麟趾的这一坚持似乎并无不妥,但在仔细甄别之后仍可以窥见孙氏论词的局限性。《满江红》《沁园春》《水调歌头》《西江月》等常见词调,自古以来不乏同调佳作,但在孙麟趾看来,这些词调却不可染指。因其“音调粗率板滞”不能做到“细腻活脱”。如此言论,不免有些过于绝对。此外,孙麟趾在《词迳》中尝试将词分为四家:高淡如李白、姜夔;婉约如周邦彦、张炎;艳丽如温庭筠、吴文英;苍莽如周密、王沂孙。各种风格都分列一家,却对苏、辛未置一词。究其原因,可能是认为苏、辛等人作词不合声律,填词有“长短句之诗”的缺陷;抑或是受词体“正变论”的影响,将苏辛一派划为“豪放”词风之下,认为其是与婉约词风相对的“变声”。然而在词学发展至已经进入总结阶段的清代中晚期,历代词坛大家的词作与词论到此时大致都经历过了“华山论剑”的阶段,部分作品早已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以看出孙麟趾在论词学观念的变革上仍旧没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反观同时期的浙派前辈词人郭唐在《灵芬馆词话》(卷一)开篇也提出了“词分四派”的观点,但与孙氏不同的是,郭唐认为东坡词“别是一宗”,至于辛、刘则认为“粗豪太甚”。前人时贤在评郭麐的词学思想时,认为郭麐不囿于一家,兼收并蓄。相对于孙麟趾的观点,郭氏的思想明显更进一步。
五、结语
总的来看,孙麟趾的词学思想集中在对词体美感的讨论上,论词重审美趣味也是其论词的一大特色。从孙麟趾的词学思想中不难发现,浙派词学已经进入到嬗变的转折点。在他的词论中也能看出他对变革浙派词风所做出的努力。虽然他更多的是坚持浙派论词的大部分观点,对于浙派的弊端他主张“改”而不是“变”,故而提出了一些观点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动,没能更深入究其内核。比之同时期主张作词“自抒性灵”的郭唐,“尊情畅情”的龚自珍,孙麟趾对词的思想内容上的要求则无明确表露。尽管在论词中存在一些缺陷,但不可否认孙氏“和而不流”的词论思想对清代词学多元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